分享

杜鹃声里斜阳暮

 爱语文红泥火炉 2022-03-28



有些事常忆常暖,有些景常赏常在,有些诗常读常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最初读秦观的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就觉得最后两句从形式上看很有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像小孩子发牢骚:郴江啊,你本来应该绕着郴山流的,你为何到流向潇湘去呢?

后来读,又觉得前两句写的有意思“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起先,我也云里雾里的,以为是浓雾失了亭台楼阁,月光迷了渡口。“失”与“迷”莫非用了拟人的手法?楼台本不属于雾,津渡也不属于月,如何拟人?细细玩赏,觉得应该是楼台失于雾,津渡迷于月。这种错位的句式,表达很有新意,让人在品读之中获得很多额外的乐趣。“雾”与“月”在前,一上来给读者呈现的就是浓湿的雾气与迷蒙的月光,有视觉的冲击力,因而“楼台”与“津渡”退居幕后,他向往楼台高阔,憧憬津渡的自由,但是这两者都被遮蔽了。心不能至,目不能及,诗人的惆怅迷惘也就可以想象了。

近两天,又读到这首词,这回接触到了写作背景,知道这是秦观因党争遭贬,运气太差,接连被贬,来到郴州这个在当时看来荒远之地时写的。在春寒料峭的时候,他客次旅舍感慨万千。环境凄冷,加之身世之悲,心思敏感,失意感伤可想而知。重读“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倍觉亲切,那种迷蒙凄凉的画面也浮上心头。再往下去,读到“杜鹃声里斜阳暮”,我又停下来,觉得这个句子很有嚼劲,虽说不上好在哪儿,但就觉得从言语的表达上来讲很新鲜。他该是在沉沉的暮色中,听到杜鹃的悲啼。可是,他偏偏不写“斜阳暮里杜鹃声”,却写成“杜鹃声里斜阳暮”。他的师傅苏轼也写杜鹃啼,写法就很常规——“潇潇暮雨子规啼”。诗仙李白也这样写——“杨花落尽子规啼”。到这秦观这里,他把“子规啼”给提前了,杜鹃啼本是斜阳暮色中的小小点缀,这下成了主角,斜阳暮色却成了寂寥无边的背景,有意思!这仅仅是我主观的臆断。可是,这种形式上的表达究竟比“斜阳暮里杜鹃声”好在哪里呢?


我首先想到了词语的陌生化。可是他比提出这个概念的什克洛夫斯基年长多了。不过这个无妨,也许什克洛夫斯基的研究就是从咱们中国文人身上汲取的灵感呢。这种表达不太符合常规,很稀奇。这是好处之一。

第二,这种表达更契合当时的作者所处的情境。前一句“孤馆闭春寒”交代了作者被料峭的春寒“锁”在郴州孤馆里了。他心事重重,凄寒交迫,似乎不愿意走出孤馆半步。日暮时分,寒气加重,他更不想走动。这时,杜鹃叫了,“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唉!能归哪里去?归不去了!不过这一声杜鹃啼也打断了他的思绪,不觉望窗外,原来日薄西山,余晖惨白,暮色已至……于是,就有了“杜鹃声中斜阳暮”这句。说不定,这两句就是意到笔随。并非像贾岛那样“推敲”而成。

杜鹃声凄切感伤,较之苍茫的“斜阳暮”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更契合作者的心情,更能还原当时的情境,而且“杜鹃声里斜阳暮”这种表达更有新意。

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窃喜,像考古学家有新发现一样。尽管浅俗,贻笑大方,但是我沉醉其中。错也错出点诗意来。这就是玩味文字的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