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叙事 | 读《社戏》,跟鲁迅学叙事

 爱语文红泥火炉 2022-03-28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是经典篇目。

我上初中那会儿,它就在教材里。“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我还记得,当初痛苦地背诵这段文字的场景,真感受不到一丝“清香”。

而当我大三学习中教法后,要试讲时,选择的就是这一课。很奇怪吧?我已经觉出它的好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结尾这句话唤起了我深深的童年之恋与故乡之思。

如今,我又要和一班孩子随迅哥去赵庄看社戏了!他们会对 这篇文章抱有怎样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喜欢双喜、阿发、六一公公这些淳朴可爱的人物,也相信他们乐意读停船偷豆的情节。他们会喜欢“两岸的豆麦”吗?我还不确定。如果不让他们背诵或积累,只是读个两遍,我想他们不会排斥。如果让他们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兴许他们还会爱上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文字呢!不过,这是下一节课学习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时的任务。

这节课,我们另有任务。

我发现鲁迅绝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你看,他要讲和伙伴们看社戏的故事,原本这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故事,恐怕也没多少吸引力。可是,他却将看戏设定在一个特别的背景下——随母亲归省消夏,且只有几天时间。看戏是有时间限制的。可以说,错过这几天,只能等下一年。兴许母亲当家了,下年就不来了。如此这般,看戏才显得很重要,很紧迫。最终的结果是看了戏,还吃了豆,甚至那夜的戏与豆成了绝唱。这叫做“讲故事有因有果”。看戏一事看似平常,但是却被先生写的一波三折。戏前波折,大家解读得最多,什么没有船啦,有船又没大人陪着啦,外祖母与母亲不放心啦;之后又是转机,什么双喜打包票啦,伙伴们都是凫水的高手啦等等不再赘述。就是月夜行船、赵庄看戏、月夜返航、偷豆吃豆都有波折。说是一波七折或八折都不夸张。因为添枝加叶,所以我们又可以讲鲁迅讲故事“有枝有叶”。叶再美,也不能喧宾夺主,必须凸显枝干的分量。所以,有些与中心关联不大的事略写即可,而能凸显中心则要详写,这就是“详略得当”。是否还有其他技巧呢?且等这节课,与学生们一起发现“鲁迅的叙事技巧”。

我们先概括文中记叙的几件事。几个同学各有自己的主张,我请他们来黑板上写。结果,小侯闹了个小笑话。许是他对自己的思考没有信心,选用了参考书上的“答案”,结果撞到“枪口”上。他写的第一个就是“平桥概况”。“这个也算一件事吗?概括事件,可以没有主语,但不能没有谓语宾语啊……”我说。接着,就有人揭短了,说这是参考书上的。我说,小侯你要自信点。参考书,顾名思义是用来“参考”的。小侯笑了,脸红得有点像猴屁股了。他有气量,这点玩笑还是能开的。很快,他又调整好状态了。

仿照“月夜行船”的形式概括好八件事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跟鲁迅学叙事了。他们纷纷举手,说自己发现的写作技巧。什么“详略得当”“一波三折”“交代背景”等都被他们发现了。我说,我们就随堂训练“一波三折叙事法”吧!谁来试一试?

有好事者发话了:“让小侯试一试吧。他有话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到小侯身上。小侯的脸又红了。我说:“哪个提议让小侯讲的?提议得很好。”结果这个家伙就嬉皮笑脸地起来了。我说:“小侯来讲,没有挑战性了,对我们而言也没有期待感了。若是你讲,相信大家兴趣更浓。”这时,小侯抬起头来,带头为“好事者”鼓掌,结果期待的目光顺利转移。“我……我……不会讲。”他说。“你不会讲,偏让你讲,这才叫波折。”我说。

他先是支支吾吾,后来便大胆地自我剖析了,说自己多事,结果这多出事。讲得很接地气,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你也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节外生枝’。这也是一种叙事技巧哦。”最后,我这样评价他。

他抓着头,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做着鬼脸坐下来。

“同学们,想想看,鲁迅先生在写看社戏这件事时,有没有节外生枝呢?”

“有呢,偷豆吃豆。”

“六一公公送豆也算吧?”

……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

我点头认可,说放学后大家运用学到叙事技巧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吧!

他们已经不排斥写小练笔了,点点头。

“有字数要求吗?”有人问。

“哎呀,别问字数,字数不限的。”

是的,一般小练笔,我都不限字数的。有感觉的,多写点,没感觉的,少写点。

这一问惹来很多同学的“反感”——“别节外生枝。”

“是的,别节外生枝。”我附和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