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之心理学定义“认识自己无知”,思维转换为“知道如何做到”

 王明鹏 2022-03-29

认知的通常理解是“认识与知道”,但是心理学定义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认为是“认识自己无知”。

之所以说认知是认识到自己无知,因为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骨子里是极度自恋的,换个积极说法人性是积极向上的,这就导致人的心理活动容易固执。

固执在佛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相关词就是“空”,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事物形成、出现、消失都是因缘际会,所以不要固执,不要分别。

这个“空”非常接近哲学的发展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由于世界和事物“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因此打破“我执”就是关键,这个“我执”就是自命不凡的自恋,表现为没有自知之明,导致认知偏差。

最严重的认知偏差就是知道做不到,“懂得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就是这个意思,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塌糊涂。

无知的具体化表达有很多种,比如佛学说法有“五毒”和“八风”,心理学说法有“三个思维误区”“三个不合理信念”,心理咨询技术有合理情绪疗法。

佛学五毒说法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五点集中展现了人的特性,人人具有的原始欲望,却有意无意的否认躲闪逃避,则导致面对现实事情出现认知偏差与认知不合理。

比如股市中高抛低吸,贪心不足,差距一分钱就会踢飞或者被套,一旦如此就生气,固执在心,或者侥幸顺利,傲慢无礼,不屑与人。

这个认知战略方向上的错误,是战术上再多努力也无法弥补的。

再看佛学“八风”说法,苏东坡诗句“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里八风就是世人都有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苏东坡修行高深,却被佛印和尚一个“放屁”用词激怒,被点破后惭愧八风之难。

知道与做到之间,间隔千山万水。因此,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思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不是被事件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这就是心理学认知疗法的哲学渊源,在实践中从理论和操作上作了进一步揭示。

认知模型告诉我们,外界事情引发认知活动,认知活动引发情绪行为反应,依次类推,循环往复,互为因果。这里面,认知学家认为认知起到主导作用,理顺了认知,认知合理了,事情反应也就是合适了。

认识到自己无知,警惕知道的知识是否可以做到,这才是认知的终极目的。

举生活简单例子,知道家是讲爱不是讲理地方,自己在家里能化解情绪爆发吗,遇到祝贺节日能想到买一束花表达心意吗,知道父母挂念能主动打电话问候吗。如果知道做不到,就要正视自己无知所在,从认知层面加以调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