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概念是人为定义的还是自然赋予的?

 般若波罗蜜多8 2018-01-07


(亚里士多德)

感谢邀请。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许多权威的书籍都可以查到权威的答案。

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要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说清楚其实不容易。

所有对“概念”的权威解释中,大都包含了这样一条——“概念”无不例外既有内涵又有外延。

“概念”的内含不妨就按照权威的解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抽象化。那么,概念的外延呢?只能说是“一切事物”么?好像仍然模糊不清。外延边界的不清晰,是定义概念的失败。就是说,不把“概念”的“概念”的外延搞明确,其他的讨论意义似乎不大。

这个事情,其实中外的古人已经探讨过,并且比较好的解决了。

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研究过“名”的问题。孔老夫子说:为政“必也正名乎”。“名实关系”,恰恰涉及的是“概念”。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对“概念”的研究理论化、体系化了,这就是形式逻辑。他要解决的事情,是“概念、判断、推理”如何遵循规律,以保证人们的思维符合逻辑,不出差错。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概念”和人的思维有关,和逻辑有关。

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赖尔(Gilbert Ryle ,1900-1976),在研究之后,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点——“概念”是逻辑问题,不是心理问题。

“概念”是逻辑的范畴,不是心理学的范畴,也不是哲学的范畴。

进一步说,“概念”是人们用来思维,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最小语义单位,也是思维得以进行的的最小单位。与“概念”对应的是词和词组。

那么是不是所有词和词组都属于“概念”呢?不是。请注意,前面已经说到,“概念”是最小语义单位,就是那些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就汉语来说,即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等的所谓实词。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既有的、新创的,只要是实词,就是“概念”。包括所有实词在内的“概念”,能单独充当句子(判断和推理)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

实词还包括区别词,如男女、中西、正副、阴阳等等;副词,如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等;特殊拟声词,如沙沙、哗哗、嘀嘀、兵乓等等;叹词,如哈、啊、呀、喂等等,这些也属“概念”。

虚词中的介词,如从、在、按、把等等;连词,如和、跟、与、及等等;助词,如之、乎、者、也等等;语气词,如的、呢、么、了等等,这些不属“概念”。因为虚词仅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判断、推理)的成分。就是说,“虚词”是“概念”,但虚词的成分不是“概念”,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元素”。

所有实词,这就是“概念”的外延。


(皮亚杰)

“概念”不属于心理学范畴,但心理学研究“概念”——是从“概念形成”角度来研究的。在这方面成果卓著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他着重研究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他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四阶段理论”。他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在2-6岁的心理活动是感知阶段(表象图式);7-11岁的心理操作则着眼于抽象概念(运算图式),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11岁以后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可以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

皮亚杰的实验揭示了如下重要事实——“概念”是人脑或心理的“活动内容”;但“概念不是天生的”;只有伴随儿童的成长,经历了感性认知阶段之后,才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抽象的“概念”,进而才能进行抽象的判断和推理。

生物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实验,实际上也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

既然儿童(其实也包括人类)掌握“概念”需要学习,就肯定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幼儿先知道自己的“妈妈”、“爸爸”,逐渐才懂得还有抽象的“妈妈”、“爸爸”。抽象的“妈妈”“爸爸”是概念,那具体的是不是概念呢?当然也是。所以,把“概念”定义为“抽象出实物的共同本质”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概念”是分层次的。“马”可以指所有马;“白马”不代表所有马,但仍然是马。

在“概念”当中,凡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客观存在的,其内容肯定来自于客观事物,只是人们概括的准不准确的问题。汉语说“狗”,英语说dog,法语说chien,德语说Hund,西班牙语说perro ,其实都是说的“犬科,犬亚科,犬属的哺乳动物”。但在哥伦布登陆之前,美洲没有猪马牛羊狗,当地人也就没有这些动物的“概念”,只能借助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的“概念”。

但是,正因为“概念”是人的主观活动——“想”和“说”的基本单位。所以,凡是和人的主观意识中的道德评判、心理体验、身体感受等等相关的“概念”,就带有了相当的主关成分。如“好坏”、“是非”、“美丑”、“快慢”、“冷热”等等。“环肥燕瘦”,可以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典型。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对冷或热的评判也不相同。

不妨概括一下。

“概念”是人们用来思考和表达的最基本单位。属于逻辑范畴。

“概念”是通过后天学习在人的头脑里建立起来的。

“概念”是分层的,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概念”的对象属于不依赖人的意识存在的,其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特性。

“概念”和人的主观因素相联系的,会包含主观的因素。

“概念”的外延是所有实词。

或许这可以解答前面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