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次强调一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设计类型【必杀技】

 Nursing小班长 2022-03-29

社群通知

#护理学苑viper社群:端午节后上调费用至1599元。

#社群优势: 1.持续内容输出,不定期公开课(目前为大航海计划)。2.隐私提问,隐私回答。不用担心自己的问题被别人看到。做你身边的科研助手!

如果要加入社群的老师,可以点击上述图片,扫码加入!(加入之后,在本文末添加小班长微信!)

“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科研设计不是随便设计的!!这是有严格的一个思路。”

一般是按照3个步骤走 …

①先确定因变量,即先确定你的研究问题。这是我们最终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②确定自变量。即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我们之前就提到过,对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都是按照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思路去思考的,但是不同来源的“因素”,其具体影响因变量的机制是不同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对于因变量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③当我们挑选了一个自己感兴趣或者对因变量比较重要的自变量之后,我们就紧接着思考:这个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是直接影响还是也有间接影响?(如果有间接影响,那就说明一定是有一个中介变量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找中介变量啦。)

④最后才是去找调节变量,调节变量一般是认为是一种“条件”。

举个栗子 …

1. 我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个因变量很感兴趣,我就确定了这个作为我的研究问题了。

2. 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有内部的,有外部的...其中,比如一个变量叫“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就是它的其中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这个因素就是我想要做的。所以,自变量就确定了。

3. 我在想:“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而且文献中提到,“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正向的作用,即:“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越高,则学生的“学业成绩”越好。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就想x对y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呢?

基于一个理论,我就发现,“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可能存在间接的作用。

并且,可能“内部动机”就可能是解释其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一个变量。因此我就做出假设:“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

4. 有没有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这就是这篇文献的内容:[1]张丹慧,符定梦,刘红云,刘鲁曼.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自主心理需要、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1):79-86.

是不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图源网络)

小班长微信

请备注来意

注:主题图源pexels.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