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对徐州地名由来、对徐国文化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纪念徐偃王的徐山位于邳州境内,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武原县位于邳州境内,所以徐山位于邳州境内。 徐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西晋博物学家张华《博物志》云:“武原县东十里见有徐山、石室祠处。”武原县指的是武原县城,这座县城又位于何处?清康熙本《江南通志》记载:“武原故城在邳州西北百里,胜阳山西。” 胜阳山今改名盛阳山,此山今又分为两座山峰,北为禹王山,南为盛阳山,山上现辟为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 禹王山 禹王山上挖到的子弹头 胜阳山西的古城即现在叫梁王城的地方,这座城池就是古老的武原县城。许多史料还把此城写为良城,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变迁,武原县城和武原县名都有了变动,王仲华《北周地理志》云:“武安郡,开皇十一年(592年),县更名为良城。”良城一度迁至泇口。 同邳州政协原副主席刘汉超、解儒祥老师一同考察泇口古镇 徐山位于梁王城东侧,今名倚宿山,至于地名演变,邳州方志有详细解释,民国本《邳志补》:“倚宿山山后有石室,传为韩信宿处。按《隋地理志》良城有徐山,《博物志》云徐山在武原城东十里,有偃王石室祠,今此山距武原故城道里方位与博物志合,邳人读徐、宿音相近,疑即此山,后世倚山为集故名倚徐,久乃因集以名山也,山后石室殆即祠偃王处,土人讹为韩信,又附会为倚山而宿,盖齐东野语也。” 邳州方言把徐念作宿,宿发“须”音,如宿州是县的时候,大家都叫“南须县”。徐山下的倚宿村,靠山而建,本应写为倚徐村。 石室祠 韩愈对邳州石室祠有一段叙述,其《衢州徐偃王庙碑》曰:“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依照韩愈的解释,徐国虽然失去原有的国土,但来到武原后又重整旗鼓建立新的方国,百姓拥戴徐偃王的子嗣为徐国国君,由此可以推断梁王城成了徐国国都。 武原亭 ![]() 谢谢收看
|
|
来自: 新用户8217759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