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气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例临床观察

 学中医书馆 2022-04-01
     甲亢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其中最常用的药物为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但也有很多副作用,如治疗中出现甲减,并且复发率也较高,因而有人不断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为了减少治疗中甲减的发生,我们对甲亢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对停药后能随访3年以上的30例患者作了回顾性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符合甲亢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2],停药后能随3年以上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均测定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常规及肝功能。开始时口服他巴唑15~30mg/d,用药减至维护持量时,用他巴唑2.5~5mg/d,服抗甲状腺药物的同时,给予中药益气养阴方:生黄芪20g,太子参15g,五叶子10g,黄连10g,生地15g,麦冬10g,赤芍10g。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瘿肿明显者加夏枯草,浙贝等。服用1.5月后,停用汤剂,改用中成药贞芪扶正冲剂和知柏地黄丸,治疗3个月后停中药。继续服用维持量的他巴唑,全部治疗时间为1~1.5年。

    2 结果与讨论

    30例患者中,在服药期间出现甲减者4例,占13.3%。全部患者停药3年后复发4例,占13.3%。

    单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在用药期间有甲减的发生以及复发率仍较高,而甲减的发生与他巴唑的用量呈正相关[3],另一方面,细胞免疫异常在甲亢的发病机理中起决定作用,而抗甲状腺药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免疫抑制和调节作用,从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平衡,使甲亢得以缓解,但同样与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4]。益气养阴中药不但在调节人体细胞免疫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几乎无副作用。因此,我们用小剂量他巴唑与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甲亢,既减少了甲减的发生,又达到了治疗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出现甲减者占13.3%,明显低于单纯用他巴唑治疗的66.6%,说明小剂量他巴唑结合益气养阴中药,有效地防止了他巴唑使用过量导致甲亢向甲减方面转化。

    停药后随访3年复发率为13.3%,低于单纯用他巴唑治疗1~2年停药后随访3年的32.2%的复发率,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甲亢复发率。我们考虑可能与中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有关,详细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生津,据报道黄芪不仅显著地改善甲亢临床症状,并且对降低血清T3、T4的含量和改善亢时的甲状腺功能均有明显效果,治疗前E-花环值均值低于正常值者,黄芪组显著提高,无黄芪组未见明显变化[6]。五味子生津敛汗,有抗肝损伤和提高肝脏解毒功能的作用。生地清热凉血,益阴生津。麦冬养阴生津除烦。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黄连清热泻火,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黄芪、太子参、五味子、麦冬均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有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作用。(张前进 周永芬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