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

 和和2002 2022-04-02

由于“双下肢水肿”收入院,查来查去,最终有可能是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这个老年女性患者,让我们看到了开始,却未曾想到这样的尾声!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患者今年74岁,因“发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加重1月”于半月前就诊于肾内科。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已经多年,平素口服缬沙坦、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血压、血糖都控制得还算可以。从当时的就诊记录可以查到,肾内科门诊安排患者做了尿常规、大生化及腹部B超检查,尿检发现尿蛋白(+),生化检查提示肌酐轻微增高(128.5umoI/L)、尿酸增高、总胆固醇及LDL-c增高,B超考虑肝硬化、腹水,接诊医生当时给患者开取了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口服治疗。应该说,肾内科医生并未局限于本专业的范围,及时让患者行B超发现了肝硬化腹水,但为什么患者没有继续去肝病科或消化科就诊,是肾内科医生没有嘱咐,还是患者怕看病烦琐而放弃,一时也难弄清。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患者服了利尿药物之后,觉得治疗效果不佳,再诊时听了导医护士的建议,这次掛了心内科的就诊号。

按理说,患者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一旦出现双下肢水肿,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肝硬化可以合并腹水,但一般不会出现双下肢水肿,除非合并严重的低蛋白血症。那么,患者是心功能不全吗?从临床表现来看,患者并无心悸、气短等心衰的主观症状,体检亦无心率明显增快、心界扩大的阳性客观体征,有的只是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伴有腹胀、纳差。尽管如此,最为重要的还是寻找心衰的相关证据,于是,给患者开了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CT及BNP检查,希望能从中寻找出“心衰”的一些蛛丝马迹。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很快,患者就携带检查结果回到了诊室。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率也无明显增快;心脏彩超提示左房扩大(43.2mm)、二尖瓣退变并返流(中量)、三尖瓣返流(少量),但左室不大、EF正常(64%);BNP仅轻微增高(199.2pg/mⅠ)(正常范围0~100pg/mⅠ),且不说我们平素诊治的那些心衰患者BNP动辄要升高若干倍,若该患者确有心衰,这BNP结果也与患者如此严重的双下肢水肿根本不符;胸部CT虽然显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但无明显肺瘀血征象,显然,患者不能诊断为“心衰”,双下肢水肿也就不能用心衰来解释。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胸部CT平扫显示肺纹理粗乱、透亮度减低,可见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

然而,患者急查电+肾的结果显示尿素氮(10.19mmoI/L)和肌酐(176.6umoI/L)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这点毫不奇怪,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合并肾功能不全也在意料之中,结合之前的尿蛋白阳性及肝硬化,患者肯定有低蛋白血症。看来,患者的双下肢水肿应该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先收入院查查再说。

患者入院后一边给予利尿剂治疗,一边完善检查。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有低蛋白血症,白蛋白为33.49g/L(正常范围40~55g/L),其它异常结果除上腹部CT显示肝硬化、脾大、腹水,下腹部CT及泌尿系B超提示双肾慢性病变、双肾缩小外,其余检查结果包括心肌标记物、肝功、乙肝六项、丙肝病毒核心抗原、盆腔CT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方面边补蛋白、边利尿,最初三天患者净出液体量达2700mⅠ,双下肢水肿有所减轻,但再往后治疗,白蛋白已补至正常,利尿效果难见起色。凭多年的诊治经验来看,患者的双下肢水肿似乎难以用心衰、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来解释,诊断一时陷入僵局。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患者肝硬化腹水是明确的,那么,此病何时开始起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双下肢水肿有没有关系?关键时刻,是该请相关专业医师来会诊了,或许,消化内科和肝病科会诊医师可为我们指点迷津!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然而,两个科的会诊意见都是浅尝辄止,似乎没有提供多少有用信息。甚至,会诊意见都没有对导致肝硬化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给出诊疗指导意见。不过,现有的检查结果显然不支持肝硬化系心源性、乙肝相关性、胆汁淤积性及肝脏肿瘤所致。

肝硬化、腹水、双下肢水肿、补白蛋白后利尿治疗效不佳,这些线索汇集在一起,犹如灵光一现,脑中突然闪过了一个疾病--布-加氏综合征!心内科可是好多年都没有遇到过这个病了!会是这个病吗?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于是,马上联系B超室,安排患者进行下腔静脉B超检查,结果提示:下腔静脉内径约4-12mm,入右心房处管径细约4mm,流速增快,最快达184cm/s,高度提示布加综合征不能除外,建议进一步检查。假如进一步检查明确,或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治疗效果不言而喻。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腹部B超检查发现,下腔静脉入右房处管径明显变细,管腔测量仅4mm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接下来,立即请了介入放射科会诊,建议行下腔静脉造影或CTA检查。但是,不管哪种检查都要用到造影剂,患者已有肾脏损害,自然会有一定风险。尽管用造影剂很少、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很低,但患者及家属听说有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坚决不同意进一步检查。这就犹如登山运动员一步登顶,就是这一步之遥的时候败下阵来,前面的努力都白白浪费了!这也好比西天取经,历经千难万险,眼看就要取到真经了,可此时唐僧却意外打了退堂鼓,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一行人也是干着急!毕竟,我们不能强迫病人,我们要尊重患者的选择!

不过,我们还是感到有些欣慰,毕竟是抽丝剥茧、拨云撩雾,马上就要见到真象了!当然,也有些许遗憾,好像我们来到了藏宝阁的门前,藏宝阁的钥匙也已经握在手中,可就在开启藏宝阁的门锁时,钥匙却意外地滑向了深渊,此时此刻,我们站在藏宝阁门前,一脸懵逼……

注:文中部分图片截图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在讨论区留言予以删除。

附:布-加氏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入院,本以为是心衰,没想到竟然是布-加氏综合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