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根本

 读原著 2022-04-02

    孩子从小读书学习假如没有一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大体先立在那里,只一味的“游于艺”,一味的在意术上的成绩,贪求广博,重知识,好虚名,到最后必定是空勤学一场,毫无建树,就如没有根的浮萍一样,参天大树对他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汉书·艺文志》中就讲:“古代学习经书的人,边耕作边修养品德,须三年才能精通一经,他们只是存人的大体,爱上读经典原文,然后以好玩儿的心学经文罢了。所以用于钻研旁杂的时间少,而用于修养品德的时间多,到了三十岁即彻底读通五经。后代经书的原文与注释已经完全背离,广泛学习的人又不考虑多听,对于不能理解的意思先暂时空缺,却致力于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说,回避诘难,花言巧语,割裂经书的整体,强作解释。竟至于解说五个字的经文,用了二三万字。后辈更加追随这种做法,自小就坚守研究一本经书,到头发白了,年纪大了才能说出经书的主旨,习惯于自己学习的知识,诋毁自己没有见到的知识,最终,固步自封。这是求学者的大患啊。”

   古人三十而立,到三十岁基本就能了彻五经的内涵,根本原因在于古人能“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

   什么叫“存其大体”?孟子早就说过,“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 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很明显,从其大,就是从一心致良知。为什么蓄养品德才是一切学问创造的根?《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也是孔子做学问“一以贯之”的核心,一切的学问,学习,本质上只有建立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根上,才可能成为真学问,真学习,也才可能激发出最多的灵感,最大的创造力,否则的话,一生都是浮于表面的瞎忙活,看似辛苦,实则全是自欺欺人;一生付出很多,奋斗到深夜为常,却依然平庸,这并不值得同情,因为多是其不知本,自作孽造成的。

  这世上,从不是什么“知识改变命运”,而是“道德改变命运”,《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对此诠释得最为透彻——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

   夫子尝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是犹孟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义也。此言正所以明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耳。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诸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见闻之知为次,则所谓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窥圣门致知用力之地矣。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使诚在于“多学而识”,则夫子胡乃谬为是说,以欺子贡者邪?“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

“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之心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唯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