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亿的徐州能否撑起淮海梦?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江苏和山东之间,存在着一个“淮海经济区”,而徐州就是这个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自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实业家张謇提出建立淮海行省以来,这个淮海梦就留在了徐州人的脑海里! 徐州能否撑起他的淮海梦?我们先来看看徐州这座城市。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2020年,徐州常住人口900万,实现GDP7319.77亿元,排名江苏第六,2021年百强市排名47名。单就城市实力在江苏可能比较中等,放在全国,7000亿的体量是否可以撑起一个都市圈中心城市? 我们可以看到,徐州撑起淮海梦,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在于区位和规划定位,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华东重要门户城市 ,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 交通区位优势加上不俗的综合实力,为徐州争取了比较高的规划定位,徐州都市圈成为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规划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某种程度上,徐州的定位高于苏州无锡等苏南发达城市,并且因为规划定位,徐州的地铁规划获批速度和建设速度,远远快于同等城市,翻开徐州地铁规划图,一个淮海大徐州已经跃然纸上。 徐州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定位,除了徐州本身的历史积淀和实力外,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徐州所在的淮海经济区的其他城市,都过于弱小,导致徐州一枝独秀。徐州要想撑起广大淮海经济区,在科教医疗层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徐州的科教医疗实力在江苏省内算是有不俗的实力,但是作为做一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依然还有方面要去完善提升。 而制约徐州撑起淮海梦的关键,依然是在经济,徐州七千亿的GDP,离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实力标准,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徐州的产业依然过重,传统行业比重依然过大,战略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产业转型步伐要加快,产业是一个城市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影响徐州未来前进的关键所在。 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以徐州为中心,不应是徐州一城独大,徐州的使命也不仅止于壮大徐州一城,而是以徐州一城的先强,带动周边广大地区的快速发展、均衡发展,这才是徐州的淮海梦的应有之义。 我们可以相信和期待,徐州这座古城,能跳出地级市思维,将规划定位照进现实,在带动区域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徐州,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未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