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思维品质,减轻学生负担:这八大思维工具不可不知

 wangzh311 2022-04-04







本文整理自李霞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

思维型教学主题培训中的分享。

图片

李霞
本文共3460字,仔细阅读需9分钟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即将在近期颁布,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科核心素养。

其中,学科核心素养第一维度指向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第二维度指向学科思维体系,第三维度是应用知识思维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四个维度是对事情的态度。这四个维度的素养陈述方式也代表了我们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大方向

学科课程素养的核心是学科思维,我们把它抽象概括为20种思维方法,这20种思维能力发展的抓手就是思维工具

图片

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为学生减轻负担

思维工具由爱德华诺于1972年提出来,他把思维工具定义成一套用来引导人类思考方向和侧重点的思维策略方法。乔纳森在1980年时提出,思维工具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心理设备和外部计算设备。内部心理设备是把内部思考的一套策略建立内部设备,把想的东西表达出来,就是脑子里的那套策略。

比如说,我们上“学思维”课的时候,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动机,在整个课堂推进过程中,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学生学到的东西没有迁移应用和反思,学得就不扎实。我们不能只在脑子里想,一定要有一套操作工具。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设计一个阅读报告,科学学科可以设计实验表格,这些工具都能帮助学生学习。

思维工具主要可以分成两类:思维可视化工具和思维策略性工具

1

思维可视化工具 

可视化工具是帮助学生学习思维策略的工具,是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思维工具中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是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辅助技术进行展示。大部分动物都靠视觉来直接感受外界世界,所以视觉是支持人脑思维的重要器官。所有问题、一切思考都来源于观察

图片

目前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有三类

第一类是八大思维图示法,包括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和桥形图;

第二类是思维导图,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性表达,能够对应学思维课程中的20种思维方法,形象生动,认知负担不高;

第三类是概念图,通过连接词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确地描述,形成概念连接词,图上的每一个词和每一个连接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概念。

图片

思维导图用于整理思维过程,概念图更加凝练,精确率和抽象程度越来越高,专门用来理清概念关系,综合表示多种思维方式。

思维可视化工具有助于思考,可以为低层次的认知活动提供支持,能够分解思维的难度。年轻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认知图示判断认知难度,这个非常有价值。

思维可视化工具能够有效降低无效负担,让学生将注意力专注在内容之间的联系上,尽可能地通过简单直观、有效的呈现方式,将思维聚焦在核心任务上,让学生建立起旧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图片

2

思维策略性工具 

我们分析一个事情常通过三个点: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兴趣与能力。外部分析法可以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帮助我们把纷繁复杂的事情整理清楚。

第一步是整理、排整齐;

第二步是分类;

第三步是清扫;

第四步是把清扫后留下的东西再整理清楚。

图片

这几步要形成习惯,而后才能成为能力、成为素养。最后还要安全心理为前提,包括外部环境安全,和同事之间的交往安全,人际关系安全。

思维的策略性工具可发挥的空间非常之大,教师设立课程可以以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开发为抓手。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工具整理思维,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的作品是外显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工具,学会思考的方法,并愿意把这些想法展示出来,让他们感悟到自己能做这么多事情,能找到事情最关键的地方

 图片

掌握八大思维工具,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八大思维工具,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八大思维工具中,圆圈图可以用来进行头脑风暴和联想,要求很低,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气泡图主要用来描述和想象;双气泡图用来比较和对比,中间是共同部分,两边是不同的部分;树形图用来分类;括号图可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用来分析和综合;流程图可概括事件之间的顺序关系;复流程图可概括因果关系;桥形图用来类比。


1

圆圈图

圆圈图根据中心词相关信息进行头脑风暴,主要用于回顾知识,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主题放在中间,相关内容放在周围。

我们上课的时候,要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情境。比如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甜甜圈,上面有很多巧克力,同学们可以把我们学校放在甜甜圈的中间,把由学校想出的想法放在巧克力豆上。你的想法越多,吃到的巧克力就越多。”最后对联想的关键词进行筛选,保留三到十个最有价值的关键词,形成对学校的整体感觉。通过几次引导,常年累月地积累,就会形成思维素养。

图片

2

气泡图

气泡图主要用于描述事物各特征,以便全面认知和了解中心关键词事物特征,各特征是形容词类。

图片

3

双气泡图

双气泡图主要用来比较两个主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中间写出两个主题的共同点,旁边写上不同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能够找出最本质的相同点,能够对不同点进行解释、做出选择。

图片

4

树形图

树形图在学生分类能力训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对零散和数量繁多的事物进行分类,从一个主题、到若干类别、再到对应类别下各具体事物的罗列,使事物从复杂变简单,从无序到有序,使难于归纳到便于管理。

最上层是子类别,子类别一定要穷尽主题里所有内容,并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下面的部分则为子类别中的具体项目。

图片

5

括号图

括号图用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是对事物进行分解再综合的工具。比如,我们学校可分为教学部、德育部、后勤部等等,这些部门都作为子项目指向学校。

图片

6

流程图

流程图能够表示事件展顺序和步骤

图片

7

复流程图

复流程图用来表示因果关系。最好尽可能多地把原因列出来,再尽可能多地把结果列出来,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

图片

8

桥形图

桥形图主要表示事物内部之间的关系,能够连接新旧关系,建立整体。思维导图可将多种思维方法混合起来,以一个中心关键词或想法来辐射,连接所有元素。

由中心点向外散发出成千上万的关键点,每一个关键点与中心点都是有关联的,这种联系可以是总体与部分的联系,也可以是总体中的一个类别的关系,或者是对中心词的描述关系。

图片

概念图中的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节点连线就是连接词,这三个部分组成命题。

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存在一些操作方面的问题,但工具是越用越灵活的,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为提升思维提供价值和意义;

第三:结合思维策略工具,提升思维作品的思维含量

第四:要尊重学生。因为学生用思维工具去整理思维的时候,是不能受任何干扰的,是一个很自我、很安静的过程;

第五:找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定最佳发展点

图片

这也是我们思维型教学原理中的五个重要流程,希望教师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将思维可视化和思维工具作为一个有力的抓手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品质。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