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4-05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不过是人为的。

赏析

这是荀子讲人性恶的一句话。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这是从根上解决不了的,只能借助于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人性本恶,如果放任这种本性,那么争夺就在所难免,谦让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性本恶,如果放任这种本性,那么忌妒仇恨的心理就就在所难免,残害忠良的事情就会屡有发生。长久下去,忠信也就不存在了。
人性本恶,如果放任这种本性,那么爱好声色的欲望就在所难免,淫乱的事情就会屡有发生。因为,没有哪个人不喜欢听好听的,看好看的。长此以往,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也就难以存在了。
既然这样,如果放任这种本性,顺着人的欲望,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出现违反忠信、礼仪、道德、制度的事,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正因为如此,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有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这样看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不过是人为的。
所以,圣人化“性”(性恶)而起“伪”(人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最后,“礼义”“法度”二者并循,圣人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性恶论”,是产生“礼法”思想的最根本的土壤。要去除人性中丑陋的部分,必须“礼法”并用,仅仅依靠儒家的“礼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法家。这就为韩非子、李斯“法家”学说的发扬,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是后世不承认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最大的分歧所在。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