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唐僧,最后是怎么死的?

 laohan818 2022-04-05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676期

  ——野史纲目——

历史上的唐僧,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硬汉”。

提到唐僧,不少人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个弱不禁风,且胆小怕事的唐长老,另外,还会想到他相当啰嗦的碎碎念。

但实际上,历史中真正的唐僧,不仅不是这个模样,反而完全相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

他的经历,堪比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更重要的是,他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了西行取经的壮举。

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唐僧那“彪悍”的一生。

图片

一心向佛的少年

唐僧是一个泛称,他在历史中真正的称呼叫做唐玄奘,又称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俗家姓陈,全名陈祎,乃是古洛州缑氏(今洛阳偃师)人,其父名为陈惠,而玄奘大师则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

得益于隋文帝杨坚的倡导和支持,佛教在隋朝建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并且,杨坚的继任者隋炀帝杨广,同样也十分笃信佛教,因此佛教当时在中原可谓是极为昌盛。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对于佛教的接受程度自然就相当高,出家为僧也在当时十分流行,不少人家都会把孩子送往寺庙里修行。

玄奘大师的家中也是如此,他的父亲陈惠原是隋朝的一名县令,对佛学经典研究极深,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包括玄奘大师在内的几个孩子,从小就对佛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像玄奘大师的二哥陈素,就是在10岁左右时,就被父亲送到洛阳的净土寺进行修行。

而玄奘大师与佛家结缘,也是因为他的二哥,在玄奘大师11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前去净土寺投奔二哥陈素。

此时的陈素,已经是净土寺的长捷大师,在长捷大师的引荐之下,聪慧异常的少年玄奘,被当时洛阳的度僧考官郑善一眼看中,准许他在净土寺出家为僧。

自此,玄奘大师踏上了他追求一生的求佛之路。

图片

史料中记载,在进入净土寺后,少年玄奘师从慧景、慧严两位师傅,在他们两位的精心教导之下,玄奘深入研习了《涅槃经》、《严华经》等佛学经典,很快就小有所成。

时光流逝,转眼玄奘在净土寺已经呆了足足六年,这六年让他成长为一个丰神俊朗的美男子,而长期研习佛法,也让他的气质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原本,按照这个剧情发展,假以时日,玄奘大师会成为净土寺的一名高僧,甚至是主持也说不定,但命运似乎不准备让他就这么平凡下去,而是给他了一个丰富自我认知的机会。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被杀的消息传回洛阳后,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包括窦建德、王世充以及李渊等人纷纷寻求自立,天下顿时烽烟四起。

由于洛阳是混乱的中心之一,因此,玄奘大师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和哥哥长捷大师一起离开净土寺,前往相对安稳的川蜀地区。

几经辗转,玄奘大师一行人最终来到了四川益州的空慧寺,在这里,玄奘大师接触不少为了躲避战乱来此的僧人,而在这其中,就有不少全国各地的得道高僧。

利用这个机会,玄奘大师虚心地向高人请教,由此获得的极大地收获,自身也得到很大的进步与成长。

到了武德年间,也就是唐朝开国之后,玄奘大师已经是当地有名的高僧,由于他对儒家经典和佛经都研究很深,因此在讲解经义时,往往能引经据典,且深入浅出,获得了不少人的尊崇和认可。

之后,不满于现状的玄奘大师开始踏上了游历之路,他希望通过游历四方,一是来增加自己的见识,二是能让自己对于佛经的理解更深刻一些。

带着这种目的,他前后游历了约有五年左右,在这五年时间里,玄奘大师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而对佛经的理解与造诣也更加深刻。

那么,他是如何踏上西行取经之路的呢?这还要从公元626年地说起。

图片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公元626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当年的长安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该起事变,导致了唐高祖李渊退位,而李世民也因此登基,是为唐太宗。

除了玄武门之变外,当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天竺的僧人团来到了中原。

天竺是古代对古印度地区的统称,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曾被叫做“身毒国”,而到了唐朝建立后,才正式称其为天竺。

而天竺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位于如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有一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即释迦牟尼),是他创建了佛教,而经过他的传道,佛教在这里极为昌盛。

因此,天竺就被视为佛教的发源地,而天竺的僧人来到中原,同样也是为了宣扬佛法。

而在这次天竺僧人在中原宣扬佛法前,玄奘大师经过游历,就发现中原流传的佛法讲义,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千差万别,基本上是各有各的说法,这背后有语言翻译的原因,也有个人理解程度的因素。

而天竺僧人的到来,让玄奘大师看到了佛法经义统一的希望,更促成了他西行取经的决心。

为了寻求心中真正的答案,玄奘大师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天竺求取真经。

不过,与《西游记中》不同的是,玄奘大师计划取经的时候,没有唐皇李世民的殷殷期许,更没有李世民的不舍相送,相反,李世民根本不同意这件事。

倒不是李世民对玄奘大师有什么过节,而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登基后,为了应付来自突厥的威胁,因此就实行了禁边政策,不允许私自出关。

所以,玄奘大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出去。

如果是寻常人,可能因为这个困难就会放弃,但对于玄奘大师来说,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他一个包袱一匹马,靠着混成难民的方式,离开了玉门关,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出关只是他旅途中遇到的小问题之一,而之后的旅程,才算是真正的地狱模式。

图片

首先,从相关地图上来看,古代的玉门关之外,是一望无垠的荒漠,这里人烟罕至,并且时不时地还有各种野兽出没,最重要的是,昼夜温差极大。

每一项,都是在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把这个条件放到现在,一个全副武装的野外探险家都会感到困难重重,何况是在古代没有什么生存设备的情况下呢?

其次,西出玉门,一路上尽是林林总总的西域国家,这些国家对大唐的态度不一,甚至还有不少是充满敌意的。

一个孤身上路的大唐僧人,经过这样的国家,那可真的是成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

还有,也是最致命的,随身生存资源的匮乏,现实中的玄奘大师,没有齐天大圣那般神通广大的徒弟,风餐露宿,甚至忍饥挨饿,都成了家常便饭。

他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但是靠着惊人的坚韧意志,他达成了最终的目标。

在荒芜的沙漠里,玄奘大师曾经在四五天的时间内,没有喝上一滴水。

“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大唐西域记》

路过高昌国时,高昌国国王执意要玄奘大师留下来弘扬佛法,甚至派兵包围了玄奘大师的住处,不准他离开本国国土。

无奈之下,玄奘大师只能绝食抗议,最终对高昌国国王晓之以情,这才得以离开继续西行。

凡此种种,在他西行的路上,几乎是每日都在上演,而玄奘大师也经常处在生与死的边缘,但前路即使是再艰难困苦,也没有阻止他的坚定脚步。

终于,在长途跋涉数年后,玄奘大师几经辗转来到了佛教圣地,也就是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那烂陀寺,在这里,他遇到了圣僧戒贤法师。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戒贤法师已年过百岁,并且,对佛法造诣极高,他年轻时,曾靠着深厚的佛学功底,以辩论击败南印一大外道,获得了国王的极高赞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戒贤法师先后担任了那烂陀寺的住持、长老等职务,而在玄奘大师来到那烂陀寺时,戒贤法师已经是该寺的首席大长老。

图片

而戒贤法师在第一眼看到玄奘大师,并得知他来自遥远的东土大唐时,竟然当场泣不成声。

戒贤法师为什么会泣不成声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戒贤法师在三年前,曾患上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正当他因为痛苦而一心求死时,有一个云游到此的高僧告诉他,他之所以患病痛苦万分,是因为在他的前世,曾做出不少坏事,因此才会报在了今世。

接着,那位高僧告诉戒贤法师,让他再忍耐三年,只要等到一个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前来,并倾其所学教授他佛法,身体就自然会康复。

所以,戒贤法师在看到来自大唐的玄奘大师时,才会泣不成声,也因此当即收他为徒。

不管这个故事是传闻还是确有其事,但玄奘大师自此开始跟随戒贤法师研习佛法则是真的,通过戒贤法师的倾心传授,玄奘大师在这里学习了《俱舍论》、《大毗婆沙论》、《因明论》、《声明论》等佛经论典。

五年后,玄奘大师学有所成,开始继续游历,先后来到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这次游历,让他对佛法的领悟更进一层。

并且,在游历返回那烂陀寺后,玄奘大师又主持了数次佛法辩论大会,屡次均以胜利告终,这就更让他在当地声名鹊起。

就连印度戒日朝的国王,在亲自听了玄奘大师的辩论后,也被他的风采所折服,并在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杰县)为玄奘举办无遮大会。

终于,在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后,玄奘大师踏上了返回故土的路程。

功德圆满后安然圆寂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大师回到长安,这次回来,距离他当初西出玉门,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之久。

在这十七年里,他旅程五万余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来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得知玄奘大师归来后,唐太宗李世民安排宰相房玄龄前去迎接,并将玄奘大师安置在长安城的弘福寺,到了当年二月,李世民由洛阳返回,亲自接见了玄奘大师。

这次接见,太宗皇帝与玄奘大师相聊甚久,对于玄奘大师的壮举,李世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当时李世民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认为玄奘大师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就提出让玄奘大师还俗,入朝为官。

想象一下,这种皇帝本人亲自提出的邀请,若是换做寻常人,恐怕忙不迭地就答应了,毕竟皇帝金口玉言,况且高官厚禄就在眼前,几乎是唾手可得。

但玄奘大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当场拒绝了太宗皇帝。

他的志向,是弘扬佛法,是为了佛法能够统一,而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完全是过眼云烟。

见邀请不成,李世民倒也开明,没有再勉强玄奘大师,只是提出,让他将多年来在西域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图片

这便是《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的由来,经玄奘大师口述,其徒弟辩机编撰,一部地理史籍横空出世,让当时的大唐人,从这部著作里看到了更远的世界。

在此之后,玄奘大师便安居弘福寺,开始他长达二十余年的译经事业。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玄奘大师先后译出佛经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包括《大般若经》、《大菩萨藏经》、《大毗婆沙论》等,另外,他还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为当时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的不少僧人也纷纷来到长安,拜入玄奘大师门下,成为他的弟子,像著名的唯识宗创始人慈恩法师,以及被誉为“海东瑜伽之祖”的圆测法师等人,都是玄奘大师的门下弟子。

然而,纵然弟子众多,朝廷派来帮助玄奘大师翻译经书的助手也不少,但精通梵文和佛理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玄奘大师一人在废寝忘食的工作。

而这样枯燥的日子,玄奘大师坚持了十九年,直到公元664年的一天夜里,他翻译完最后一卷经书后,放下手中的笔,对身旁的徒弟说,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力气几乎耗尽了。

一个月后,玄奘大师在玉华寺安然圆寂,享年62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而玄奘大师,就是一个舍身求法的人,所谓一生一事,一事一生,说的就是近乎完美的玄奘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