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仲瑛颅内肿瘤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文炳春秋 2022-04-05
养生之家导读:周仲瑛颅内肿瘤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都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颅内肿瘤方

【配方组成】葛根15g,黄芪20g,川芎10g,胆南星10g,

竹沥半夏10g,制白附子9g,制大黄6g,桃仁10g,炙鳖甲(先煎)15g,炙僵蚕10g,炙蜈蚣3条,漏芦12g,枸杞子10g

【作用与功效】益气升清,化痰祛瘀,息风通络

【适应证】后脑颈项僵硬酸痛,脑积水,脑萎缩,脑梗死.

【周氏临证心得】曾治顾某,女,64岁,退休工人.因

头巅昏痛3个月,于1995年9月29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做MR1检查,诊断为脑脊索瘤,枕骨斜坡处大小约5.2cm4cm×4.6cm,伴有脑积水、脑萎缩、脑梗死.经西医综合治疗,收效甚微.初诊(1995年10月18日)患者自觉头昏眩晕,视物晃动,流泪,左眼睑下垂,后脑颈项僵硬酸痛,转动不利,晨起恶心欲吐,咳嗽有痰,口干饮水不多,周身浮胀,行路不稳,两手麻木,大便数日1行,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辨证为风痰瘀阻,清阳失用,肝肾下虚.先拟益气升清,化痰祛瘀,息风通络为主,兼补肝肾.

二诊:药后曾有2次腹泻,但泻后反觉舒适.服药15d,

头晕头痛显减,恶心咳嗽不着,目花少作,偶有肢麻,时欲哈欠,苔黄中腻,质暗红,脉细滑.拟从痰瘀上蒙,清阳失用,久病正虚治疗.处方:原方改用制大黄3g,加泽漆10g,炙水蛭5g三诊:继服1个月,头痛眩晕、目花、咳嗽诸症均平,惟咽干,大便稍结,苔黄中薄腻,舌质暗,脉细.法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扶正解毒.处方:葛根15g,黄芪20g,川芎10g,胆南星10g,炙僵蚕10g,天花粉15g,炙蜈蚣3条,漏芦12g,桃仁10g,枸杞子10g,炙鳖甲(先煎)12g,天冬、麦冬各12g,制大黄5g,制白附子9g,泽泻10g,炙水蛭5g,石斛12g四诊:调治1个月,症情稳定,自觉症状良好,无明显不适.嗣后守原法巩固治疗近1年,病情未见反复.1996年9月6日MRI复查示:右侧斜坡脊索瘤4.2cm×3.7cm×4.2cm较去年有缩小.继以上法出入调治,1997年10月9日MRI复查:鞍区、斜坡占位,肿块大小约3.0cm×3.5cm×4.0cm,幕上脑室轻度脑积水,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伴轻度脑萎缩.肿瘤又见缩小.至今观察治疗已7年脑胶质瘤患者体质往往瘦弱,故治疗在祛风化痰的同时,注意扶正补虚,因病久阳气受损,除益气养阴,培补肝肾外,尤其注重温阳散寒,此为常法中之变法,皆以辨证为依据,治疗中扶正祛邪兼重,既要化痰祛瘀,又要补益肝肾,通过长期治疗不仅病灶缩小,病情控制,且体质得到较好的调护,面色红润.

临床证治大法虽同,但又针对病情及体质的不同,治法同中有异,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原则的有效性.

【解读赏析】颅内肿瘤,即各种脑瘤,是危害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它包括颅腔内组织长出的各种新生物,以及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颅腔内的转移瘤.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他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产生中枢神经损害,危及人的生命.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寒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脑肿瘤患者的症状:如头痛、瘫痪、听力视力功能障碍等,大都是肝肾功能不足的常见症状.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至为重要.

治疗上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四诊八纲为主要手段,综合临床各种证候表现,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认识和辨别疾病的部位、寒热、虚实以及传变转归等,然后确定治疗的方法.一般讲,证是由病而产生,由于病在人体内可造成器质性的病变,出现人体抗病反应亢进或减退反应的现象,这即是证.证是有严格的阶段性,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证,有时只反映人体患病之后的某一方面的异常变化.

任何肿瘤都是复杂的病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都可同时出现几个不同的证.而各种肿瘤为病反映了其发生发展以至结束的全过程,是全面反映了一种疾病在人体各方面的异常变化.根据肿瘤不同部位病变和其细胞特性选择一些对其治疗作用较强的药物,如对脑部瘤痰湿内阻者,治以化痰开郁、消肿软坚,用温胆汤、涤痰汤、指迷茯苓丸;对肝肾阴虚者,治以滋肝补肾,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对气血瘀滞者,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并常选用蛇六谷、黄药子、昆布、海藻、夏枯草、生南星、冰球子、象贝母、天虫等.对胃部癌痰气凝滞者,治以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用香砂六君子汤;对瘀毒内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普济消毒饮、四生丸、消痈汤.并常选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等.

用具有抗癌活性的清热解毒药和活血化瘀药结合,很有效验.热毒和瘀血是脑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历代医家多指出,症积、石痈、痞癖、噎膈以及肚腹结块等与瘀血有关,恶性肿瘤常有邪热瘀毒蕴结体内,炎症和感染往往是促使肿瘤发展和病情恶化的因素之一.故中医学认为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也提示清热解毒药不仅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还具有消炎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清热解毒药能控制和消除肿瘤周围的炎症和感染或减轻其症状,在恶性肿瘤某一阶段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癌症患者大多呈高凝状态,癌细胞周围有大量纤维蛋白堆积和血小板凝集,而活血祛瘀之品可以阻滞凝集作用,使癌细胞暴露,从而易受免疫系统与化疗药物的攻击.

脑瘤的形成生长过程是一机体内邪正斗争消长的过程.

肿瘤的形成是正气先虚然后客邪留滞,起一系列病变后果.

人的正气是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乃正虚邪实之病,"损者益之""治积者,当先养正则积自除".

人体脑部复杂,是生命活动中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其中与脾胃肾的功能尤为重要.《医学心悟·论补法》谓:"胚胎始兆,形骸未成,先生两肾,肾者,先天之根本也.圃地一声,一事未知,先求乳食,是脾者后天之根本也.然而先天之中,有水有火,曰真阴,曰真阳,后之曰真,则非气非血,而为气血之母,生身生命,全赖乎此.…至于后天根本,尤当培养,不可忽视."脾胃居于中洲,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重视补益脾胃,脾胃之气得以充养,后天之本得固,方能使病情渐缓得效.

《景岳全书·补略》谓:"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善为医者必责根本.

脾胃虚弱常贯穿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久病入肾,日久导致肾阳的温煦作用失常,尤其是晚期患者呈现一派脾肾虚衰之象.古人说:"若先天坦气荡然无存,虽有灵芝,亦难续命."(《医学心悟·论补法》),《灵枢经·官能》亦言:"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类经附翼》中载:"所谓真阴之治者,凡乱有所由起,病有所生,故治病必当求本,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神气之本,本在元精,此即有真阴之谓也."王太仆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先天根本,有水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附桂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取附桂八味丸长服,可奏温阳补肾之效,同时配伍补益脾胃、温煦中土之剂,兼顾先天、后天,治脾肾为主.

治肿瘤,需认识积聚乃气滞之故,理气是治本之法.《类经》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作为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的作用,而气的正常调节,使人体构成为内外协调的有机整体.《内经》谓:"气者神之母,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人以气为道,道以气为主,生道两存,则长生久视."说明气机畅达,才能使人身元气得以固守,充达周身.

气的调畅通达是五脏六腑功能统一的基础,气的运动即是气机,其形式总括为升降出入,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是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而具体表现出来,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进行的根本.五脏各有其气,气在体内具体表现为脏腑之气,发挥其生理功能,五脏之气,上下交融,前后相贯,左右相济,则三焦通泰,阴阳燮理,生生不息,运化无穷,所以气机的升降出入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当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机体,致气机失调,影响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各方面的机能活动,从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

《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然概括起来不外乎"气不和"和"气不通",气不足或气余是气不和的表现,气滞或气逆是气不通的征象.《灵枢·百病始生》篇说:"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凝蓄,蓄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忧思郁怒,气机不和,日久聚而成积."说明气机失常是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之一.脑部肿瘤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常可见"气滞""气郁"之象.其他如胃癌、食管癌病人多见胸脘胀闷、嗳气、疼痛等症;肠癌症人常出现下腹部胀痛,大便时里急后重等;乳腺癌病人常出现肝气郁结、乳房胀痛等,凡此种种都不难辨出气机失常是最基本的"病因"和"病机,其中脾胃气滞、肝气郁积与之关系尤为密切.

脾胃之运化水谷的功能,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若疏泄失常,逆传脾胃,则升降失司,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障碍,致使气滞血瘀,水湿停留不行,饮食积滞不化,痰凝湿聚,日久积聚症瘕.调理气机是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治法,理气乃治本之法.通过疏肝理气、宽中理气、降逆理气等常法,以调整脏腑功能,使人体气机畅通,血脉通利,升降有权,出入有序,阴阳平衡.

可选择一些疏肝理气的药,适当加一些引入肝经和归肝经的药,如枸橘李、川楝子、广郁金、预知子、枳壳、广木香、佛手片、青皮、陈皮等药.这些药为疏肝调理脾胃气滞之佳品.用理气药时酌情与活血祛瘀、消导积滞、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法配合,既使气机通达,又能祛除病理产物,如气滞而兼血瘀者配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一起用;气滞而兼痰凝者配合半夏、南星、昆布、海藻、象、、、贝母等一起用;气滞而兼湿阻者配合苍术、白术、薏苡仁、茯苓等一起用;气虚兼气滞者就配合黄芪、党参、甘草、扁豆等共用.

治脑部和其他多种肿瘤,要特别注重调理脾胃,鼓舞胃气,以扶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强健,才能生化无穷.时时强调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亦谓之气血阴阳之根蒂.气机的正常升降,有赖于脾胃;脾气以升为宜,胃气以降为和,升清降浊使水谷之精气灌溉五脏,滋养周身,同时排泄糟粕,使脏腑精气上下流行,循环化生.脾胃气虚,升降失常,脏腑经络、四肢九窍失常,便会产生种种病端,所谓"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脾虚则九窍不通".增强胃气,提高食欲,此实为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重要关键之一《脾胃论》曰:"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一败,百病难施.

《医学集成·用药如用兵》谓:"如善医者,必先审胃气,然后用药攻邪…盖行军以粮食为先,用药以胃气为本,军无粮食必困,药非胃气不行."《医醇賸义·自序》云:"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缓治也.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缓治也.欲求近效,反速危也.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张氏医通》

指出:"苦寒过投,将有败胃之忧,甘平恒用,却无伤中之害."《折肱漫录·医药篇》亦谓:"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在源也,故人生以胃气为本.善养生者,勿轻伤胃气,苦寒之药不可多服,致损化源."可选药性平和之品,力求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以维护胃气为要.新病者,补偏救弊,宜用其偏;久病者扶元养正,宜用其平可取茯苓、炒白术、陈皮、砂仁、佛手、生薏苡仁、熟薏苡仁、皮尾参等平和之品调理脾胃;选当归、参三七等性温不燥而能活血养血之品消瘀止痛;可取石斛、玉竹、太子参、扁豆、莲子肉等平补之品补养气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