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精英系列谈之十九

 ldtsg1957 2022-04-05

二、陈毅元帅当年领导的3年游击战争地区,即在闽粤湘赣交界地的罗霄山脉,这一带是百分之百的纯客家聚居区。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下,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5个军区(含闽北军分区)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与红24师和红10军继续坚持斗争。

1934年秋至1935年春,国民党军以20多个师共20余万人的兵力继续向中央苏区进攻,红军和游击队在阵地防御作战中损失很大,苏区内的全部县城和大部分乡村被占领。1935年2月,苏区中央局决定所属机关和部队分九路突围。在突围中部队大部损失,余部分别到达闽西、闽赣、赣粤边和湘南地区。1935年3月,项英、陈毅、蔡会文、陈丕显率领300余人,突围后到赣粤边的油山地区,与先期到达的李乐天、杨尚奎会合,坚持游击战争。在此前后,坚持斗争的党的高级干部何叔衡、贺昌、阮啸仙、毛泽覃、万永诚、李赐凡、李天柱等相继在战斗中牺牲,瞿秋自、刘伯坚被俘,不久英勇就义。

在这个阶段,原中央苏区和闽浙赣、闽北、闽东、湘鄂赣、湘赣和鄂豫皖等苏区,均先后变成了游击区。确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革命新高潮的新方针。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中央分局的主要领导人在赣粤边活动后,曾3次大规模的“清剿”这一地区。陈毅在梅岭彼围二十余日,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梅岭·三章》。诗中写下了“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诗篇,表达了他在险恶环境中革命到底的坚强决心。当时,其所属红军和游击队在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下,遭受到严重损失,但在当地客家人的支持和保护下,不但最终都生存了下来,而且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

1937年10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中央达成的协议,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其他14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先后下山,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支队,共10329人。后来,蒋介石背信弃义,对新四军实行灭绝人性的血性屠杀般的突然围剿,对新四军一夜之间几乎全军覆没,军长叶挺被俘。这是后话。

这里特别提出的是,陈毅在3年游击战争中的5次化险为夷,客家人立了大功。

陈毅在这3年游击战争中,曾经有5次历险记:第一次转移途中遇敌,他钻进路边水沟芦苇丛中,当地客家老乡把搜寻的敌人引开,他得以脱险。第二次,叛徒引敌军进山搜剿,客家人的哨兵鸣枪报警,他以安全转移。第三次,被敌军重兵围困在梅山岩洞中20多天,“西安事变”才解了围。第四次,他受骗进大余县城与所谓的“中共代表”接头,在此做饭的客家人“伙夫(炊事员)”为其使眼色,他有机智地脱离险境。第五次,在下山找谭余保传达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指示时,被误认作叛徒。快要被枪杀时,一地下党员认出了他,得以获救。

可见,陈老总的这5次转危为安,有4次都是多亏有客家人的搭救。

陈毅元帅当年领导的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为土地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华中、华南地区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保存了骨干力量。其成功的基本经验有五条:一是保持了南方的许多游击战的支点,这些支点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略支点。毛泽东高度评价南方各地的游击战争,认为“这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二是保持了经10年血斗所锻炼的武装力量,这种力量在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中成为一个坚强的力量。三是坚持为实现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而奋斗,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卒至达到抗日战争的实现。四是3年的游击战争配合、策应了主力红军长征,起了推动机的作用。五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3年游击战成为抗战中一个实际的榜样,对于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们党在总结上述经验时,特别提出:3年的游击战争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一条,是依靠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武装与民众结成一片。南方3年游击战争的特质,是在于更加以群众作基础,我们整个斗争的主要方式,是以武装的小部队配合广大群众的动作。若是没有群众,离开群众,那么我们即不能坚持,不能存在。事实一再说明,我们的艰苦环境,在战术上不仅是小部队的战斗动作,而且更主要的是群众中的工作。依靠群众才能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和优势,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我们还得明白,陈毅元帅当年领导的3年游击战争的地区,即在闽粤湘赣交界地的罗霄山脉,其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地带油山,在江西赣州市的信丰县。油山为百分之百的客家聚居区;信丰县大部分为客家聚居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