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及其历史地位概述(二)——南方八省各游击区的形成与坚持(上)

 村头月夜夏忠联 2023-01-11 发布于安徽

      国民党军队占领苏区后,他们采取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大肆烧杀等最残酷最毒辣的手段,实行反复“清剿”。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血流遍地,一片废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反复“清剿”和血腥镇压,留守红军和革命群众一起,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1935年春,从中央苏区突围的红军幸存部队,在敌我力量悬殊和强敌封锁下,分散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

图片

      一、赣粤边游击区

      赣粵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和广东省北部边界,中心区域在江西大余县、信丰县与广东南雄市交界的油山、梅山、北山地区。1935年3月底,项英、陈毅从于都县南部山区突围转移到贛粵边油山,与李乐天、尚奎领导的赣粵边游击队会合,并直接领导游击斗争。至1938年2月红军游击队发展有700余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2团2营。

图片

      二、闽赣边游击区

      闽赣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瑞金县和福建长汀县边界及其邻近地区,亦称汀瑞边游击区,曾是中央苏区腹地。从1935年初起,中共瑞西特委领导红军独立营和游击队在汀瑞边顽强坚持游击战斗,到1938年2月仍保存有300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3团2营。

图片

      三、闽西游击区

      闽西游击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毗连闽粤边游击区,中心区域在龙岩、永定、上杭地区,原系中央苏区腹地。中央红军主力战路转移后,在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分散在永定、上杭、连城、漳平、南靖、平和等地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到1938年1月红军游击队发展到2000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3团、第4团。

图片

      闽粤边游击区

      闽粤边游击区位于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濒海地区,其北部与原中央苏区闽西地区相连。开始时包括(南)靖(平)和(漳)浦、饶(平)(平)和(大)埔、潮(安)澄(海)饶(平)3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游击区。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正式成立后,在特委书记黄会聪和何浚、卢胜等人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游击区。至1938年1月红军游击队发展到300余人,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4团1营。

图片

      五、皖浙赣边游击区

      皖浙赣边游击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东北部交界地区,由原闽浙赣苏区演变而成,主要领导人为关英、唐在刚等。这个游击区地域辽阔,活动范围包括三省边界的几十个县,先后形成的赣东北、鄣公山、皖赣边、上浙皖、下浙皖、浙皖等游击区相互策应,游击战争得到广泛开展。至1938年2月红军游击队仍保持有300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2团3营。

图片

      六、浙南游击区

      浙南游击区位于浙江南部及闽北一带,其中心区域,先是在浙西南和福建浦城一带,后转移到浙南以及福建的福鼎等地。部队由原红十军团突围部队组成。1935年春,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共500余人由江西深入浙江,开辟了浙南游击区。至1938年春,红军游击队有5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4团3营。

图片

      七、闽北游击区

      闽北游击区位于福建省北部山区,以武夷山脉为中心,包括闽北、赣东北和浙南边境的20余县。部队主要由红军闽北独立师及地方武装组成,主要领导人为中共闽北分区区委书记黄道、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等。红军游击队充分利用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灵活地运用“走、藏、打”战术,使游击战争开展得十分活跃。1938年2月红军游击队发展到1200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5团。

图片

      八、湘赣边游击区

      湘赣边游击区位于湖南省东部、江西省西部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中心区域为武功山地区,北与湘鄂赣边游击区相邻。原是在井冈山苏区基础上形成的老苏区。游击队由红六军团长征后留下的部分部队与地方武装组成,主要领导人为彭辉明、谭余保。在中共湘赣省委和军区率部下坚持游击斗争,1937年11月红军游击队保存近400人。1938年1月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1团。

图片

文稿根据江西省大余县《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中的资料整理,文中图片拍摄于江西省大余县《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

(待续)

编辑、插图:韩新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