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时宝官 2022-04-06

「蛊」卦中谈改革,看得是「利涉大川」的万象更新,因此,着重在创意发想和普遍接受的程度。在卦辞中「元、亨」就点出这改革的动力来源,得好好发挥才可以对抗旧势力的僵化和封建。而改革的成形,必然有其因果和酝酿,因此卦辞中谈「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就是在起事之院,得先有准备,而发动之后,也要观察反应,加以调整。「甲」字从「田」,在田地中向下扎根,有深入之意;又论等级排名,自然第一。

因此,要能有「甲」等绩效,必然要用力深根。又「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改革所费共七日之久,正隐合「复」卦中「七日来复」的要义;在《易经》中除了「蛊」卦、「复」卦卦辞中提到「七日」的时间周期之外,在「革」卦中也有「已日乃孚」时间点(到了最后阶段,下一步就是「七日来复」的「庚」日),及「巽」卦五爻爻群中「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都是基于「七日」的周期而来。这七日的节奏,在西方也符合上帝创世纪周期,算是一种意外的巧合。

在《彖》传中提出上而柔下」。在倡议改革之际,尚未成事之前,自然得小心行事,低调而深刻地掌握大环境的动向,同时设计好防火墙和明确的立场,自然是必要的措施。当然另一方面,「蛊」中的藏污纳垢和暗箱作业也是正、反两方角力的最大瑕疵,「巽而止」正说明这妖风不散的现象。而改革成功的美好,「利涉大川」的未来愿景,自然吸引人前仆后继,那怕有重重的风险,也义无反顾。在「乾」卦中就提出了用九「天下治」的理想,而突破九五「飞龙在天」的个人领导(「上治也」),这「天下治」与「临」卦中「咸临」相通,谈得是「全民参与」的境界。而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利涉大川」自然必须勇于任事,故称「往有事」;「蛊」卦《彖》传中谈「往有事」与「往有功」不同,「往有事,特别指出与「主权」(或是执事权)有关;另外,「往有事」不代表一定「有功」,可能终极是白忙一场。另一方面来看,能够「利涉大川」就能掌握改革后的新局面,自然「有事」(「事」作主权解)。

而这样的努力,是循环不已,没有终止;今日的创新,可能是明日的包袱,所以「蛊」和「随」,永远是进行式,不断生灭相依,故「终则有始,天行也」。在《易经》中谈「天行」者还有:「乾」「剥」及「复」三卦,都是象征自然的循环生灭,「乾」的创生、「剥」的衰败和「复」的再生,就是自然界生物延续不断的现象。「蛊」卦为此变化加上了「时间」轴的因子;若以「随」、「蛊」两卦为「始」「终」的角度,所追求的就是人生中「善始」与「善终」的圆满境界。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