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赵之地,京畿重镇——河北博物院馆藏30件珍宝(上)

 文旅小胖 2022-04-09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又被称为燕赵之地。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以下就对河北博物院30件馆藏珍宝(上)进行盘点。

1. 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此器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胡须间露出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缠绕凤鸟双翅,曲颈回首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1966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采取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造型精致生动,布局错落有致,线条婉转细腻,艺术风格严谨,具有浓重的历史厚重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是中国第一大青铜宫门铺首,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国宝级文物。

2. 战国中山王铁足大铜鼎

此鼎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1977年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鼎在所有金文中仅次于毛公鼎,内容记述了中山乘燕国内乱,伐燕夺取疆土之事,可补史籍之不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国宝级文物。

3. 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此案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条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时期的斗拱造型。中山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这件铜方案的造型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与中原造型有着明显不同。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体现了鲜虞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堪称稀世珍宝,国宝级文物。

4. 战国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此器座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以虎为主体,虎双目圆睁,两耳直竖,正在吞噬一只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始终无法脱身。虎后肢用力蹬地,前躯下踞,整个身躯呈弧形。虎的右爪因抓鹿而悬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撑。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构思巧妙而自然,艺术效果鲜明,整体器物表现出虎、鹿的动态和身躯结构,增进了器物的艺术效果,堪称一篇弱肉强食的时代寓言,是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5. 战国中山王刻铭铜方壶

此铜壶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带顶形盖,盖顶四面坡各有一个镂空云形钮。壶为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高圈足。壶身周正,棱角分明,四角的肩部各铸有一条神采飞扬、昂首攀爬的立体夔龙。壶腹两侧各有一个兽面衔环铺首,兽面狰狞,双晶倒竖,眉须涡卷。据此壶铭文记载:中山王厝十四年,中山伐燕获胜后用燕国的青铜器熔铸此壶。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壶造型生动而富神秘感,四周刻有优美流畅的铭文450字,是一篇优秀的战国书法作品,铭文颂扬了中山国伐燕的战绩,阐述了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和立国安邦的道理,其中特别提到了“皇祖文武,桓祖成考”等中山国君的名号,填补了史籍中关于中山国君世系记录的缺漏。

6. 战国错银双翼神兽

“双翼神兽”出土两对共四件,四件神兽东库两件头朝左,西库两件头朝右。神兽长40厘米、高24厘米、重11.45公斤,造型奇特,有点像狮子,生有双翼,昂首向左或右,圆颈直竖,前胸宽阔而低沉,两肋生翼,身体修长,背部有脊,臀部浑圆隆起,足如钢爪,后尾斜垂呈花鞭状,尾尖上翘;头微上扬,阔口微张,做咆哮状,露八齿,长舌上扬,如意云钩形鼻,双目圆睁,桃形耳,双耳中间有独角后弯,角尖前勾;四肢弓曲,利爪抓地,两翼贴于身侧,跃跃欲起。器物周身用银线“错”出口、眼、耳、鼻、毛、羽之轮廓,体表以粗细不同的银片、银线“错”出变化无穷的斑纹,神态雄奇而灵秀,尤其背部错出两只蟠曲于云中的龙雀鸟纹,加之两翼长羽上扬的意态,更增加了威武凶猛神兽的灵动气息。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造型极富强健矫捷的力度美,在抽象、夸张、变形的艺术设计中,将飞禽走兽的特点集于一身,展示出2000多年前古中山国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这种形象奇特的双翼神兽,迄今为止,在国内其他地方尚未发现,是战国中山国一种特有的青铜艺术品。

7. 战国错金银兆域图铜版

此板长96厘米,为中山王厝陵区的建筑规划图,图与现地图相反,上面为南,下面为北。图版的中心部位,用金片嵌出五个享堂建筑的轮廓线,中心为王堂,两侧为哀后堂、王后堂和两个夫人堂。享堂的外围,用银丝标识墓的封土底边——丘(足欠)、再向外,用宽银片嵌出“内宫垣”和“中宫垣”二层宫墙轮廓线,其中内宫垣的北部嵌有“诏宗宫”、“正奎宫”、“执帛宫”和“大将宫”的标识,分别是陵园中主持祭祀礼仪、清洁、祭祀用品和看守陵墓的官员处所。图中标示出各个建筑的长度和间距,换算后得知图版的比例为1:500。王堂上部铸有国王命令修建陵墓的诏书三行42字。图版背面中腰两侧各有一兽面衔环铺首。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这件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的铜版建筑图,也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建筑平面规划图,为研究我国古代陵园建筑和建筑图学提供了珍贵而准确的资料。

8.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西汉玉衣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确记载,编缀玉衣的缕线质料的等级规定不明,已发现有金缕、银缕、铜缕,还有丝缕。目前两汉王侯墓出土玉衣(包括玉衣片)的墓葬有60多座,但玉衣完整的寥寥无几。刘胜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的外观和男子体型一样,宽肩阔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壮。腹下有男性生殖器罩盒,头部有高高隆起的鼻子,三个狭窄的缝隙代表双眼和嘴。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构成,袖筒、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长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最大的玉片长4.5厘米,宽3.5厘米,用在脚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用来表现手指。与金缕玉衣相伴的还有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玉握和18件殓尸用玉璧,组成一套规格最高的汉代丧葬用玉。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这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反映出玉师杰出的技艺和达官奢侈的生活,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弥足珍贵,2002年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

9. 西汉窦绾金缕玉衣

窦绾金缕玉衣全长1.72米,玉片为岫岩玉,多数呈纯绿色,夹有灰白、黄褐色。玉衣形式与刘胜墓的相似,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下腹部有肛门塞。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完全似人之体型。全衣耗用玉片、金丝巨多,做工十分精细。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玉衣玉片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着实令人惊叹,与刘胜金缕玉衣一同发现,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同样珍贵,国宝级文物。

10. 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

这件透雕双龙钮谷纹白玉壁高25.9厘米、壁外径13.4厘米,雕琢精细,艺术性高。玉质晶莹洁白,两面雕刻细密的谷纹,周缘起棱,璧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钮,双龙相背,昂首曲身,张口挺立在壁缘上,体态丰腴矫健。自龙尾部腾起对称的双股卷云纹至上端聚作一桃形顶,顶部有一小穿孔,可穿系悬挂。制作玉壁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抛光和砂钻法工艺技术,研究成果表明,为了抛光玉壁表面,当时可能采用了“砂轮”和“布轮”等先进的打磨工具。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造型生动,构思巧妙,线条流畅,雕琢精细,制作精美,为汉代玉壁中一件不可多的艺术珍品,存世稀少,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看,同类器型的汉代玉壁仅此一件,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11. 西汉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作跪姿宫女执灯形,通体鎏金,璀璨夺目。宫女穿宽袖长衣,梳髻,戴巾;灯盘、灯座及执灯宫女的右臂处可拆卸;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罩与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以保持清洁。灯上有九处刻铭,计65字,其中有“长信”二字,为汉文帝皇后窦氏所居宫名。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二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灯造型优美,构造精巧,其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其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堪称“中华第一灯”,国宝级文物。

12. 西汉错金银博山炉

博山炉,是中国古代烧香用的炉。此件博山炉通高26厘米,炉身的盘和座是分铸后用铁钉铆合,通体错金,炉盘饰错金流云纹。盘上部及盖铸出高低起伏,抵挺峻峭的群山,山间点缀以猎人和野兽,刻划出一幅生意盎然的狩猎画面。圈足饰错金卷云纹,座把透雕成三龙跃出水面,龙首顶托龙盘,勾画出沟通天人的神山图景。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工艺精湛,外观华美,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是博山炉中的代表作品,其高超的铸造技艺充分诠释了盛世时期汉代工匠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堪称旷世奇珍,国宝级文物。

13.西汉朱雀衔环杯

这件朱雀衔环杯通高11.2厘米、宽9.5厘米,朱雀衔环矗立于两高足杯之间的兽背上,通体错金。朱雀展翅翘尾,神采飞扬,喙部衔一能自由转动的白玉环。兽匍匐,四足分踏在两高足杯底座上。朱雀的颈、腹与两杯的表面嵌有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十三颗,色彩斑斓。出土时两杯内尚存朱红色痕迹,推测为化妆品。富丽璀璨的朱雀衔环杯周身嵌刻着潇洒畅达的写意纹,更显文采飞扬、超凡脱俗。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二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器造型丰满别致,制作精美,朱雀衔环可摆动,是一件精致华贵、典雅考究的高级化妆品奁具,为汉代出土文物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国宝级文物。

14.西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此壶高59.5厘米、口径20.2厘米、腹径37厘米,通体以鎏金、鎏银工艺装饰。口部和圈足有鎏银卷云纹装饰带,颈部为鎏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腹部饰4条独首双身龙,上下盘绕,中间以金色云纹为地。纹饰带之间用金色带状弦纹分隔。壶盖上面饰有3只鎏金凤纹。壶内壁髹朱漆,底部刻有铭文:“楚,大官,糟,容一石□,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第一”。据铭文研究,此壶原为楚元王刘交之物,后刘交孙刘戊参加“七国之乱”败死,朝廷没收此壶,转赐刘胜。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壶纹饰金银相映,富丽堂皇,为朝廷转赐刘胜之物,全器巧妙利用金银的色差,将构图的复杂和色调的平衡结合得异常完美,展现了西汉登峰造极的青铜装饰工艺水平,堪称绝品,国宝级文物。

15.西汉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此壶口径15.5厘米,通高44.2厘米,小口微侈,鼓腹圈足,上腹部饰一对铺首衔环。盖为弧形,盖缘下微敛,作子口纳入壶中。盖上饰三云形钮。通身用纤细的金银丝错出鸟篆文吉祥语和动物纹带,盖的中心错一蟠龙,沿及钮错云纹。壶的口、肩腹部微凸起宽带纹各一周,带上错出怪兽和云雷纹组成的图案,宽带分壶身为三段,错鸟篆文三周,颈铭;“盖圜四叕,仪尊成壶”。上腹部铭"盛兄盛味,於心佳都,撎於"。下腹部铭"口味,充闰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圈足上和腹部间各错出动物纹带。铺首用金银错勾勒,环上满饰云纹。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壶字体纤细流畅,做工精美,纹饰线条流畅、装饰性较强,工艺精绝,呈现出绮丽华美的面貌,铭文字体流畅严谨,是汉代金属细工的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