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38章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4-10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内容简要:

这一章是德篇的开始,德在老子的语言体系里,并不是有具体形象的被定义出来的德行,像诚实、勇敢、善良等等,而是指道在人身上的化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德就是道,只不过道在于天地万物曰道,而道在于人曰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之所以把德分为上德与下德,可以联系“太上,下之有之”,以及“大道废,有仁义”。

“上德”是德还无有名的时候,本于自己的天性,成乎自己的天性,由天性做出来的事情,并没有德行的概念,它的德行是全然的,是完全合乎道的。

因为上德是由纯然的天性而发,没有一个德的概念,所以它的所有言行都是合乎道的。就好比一个人心无杂念,由此而发,他就不可能做错任何事情,于是“是以有德”。

“下德”是指有道之人的言行被别人看见了,然后赞叹他,说他勇敢、善良、正直,有名有相的德行被记录下来,被描述出来,天下皆知其美。

我们就开始拿这些教育别人应该诚实、善良、勇敢、忍耐,每个德行都有了具体的标准,称之为“下德不失德”。

就好像我们拿着操作手册做工作一样,纯粹的复制,生怕做错了。像我们在网上买个东西,按照说明书一步步安装,生怕哪一步错了,这便是不失德。

因为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所以只能跟随着去做,这便是下德。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只知下德,而不知上德,上德在有道的情况下自然显现,那是一个终点,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但在此之前我们要不失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是无为的,是通过无的心在做,就像道篇所说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执大象,天下往”。都属于把心修到了无的状态。

虚则明,静则慧,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功名利禄全部虚化掉了,能够从窈兮冥兮中,知道万物的本来,而贵食母,称之为“无以为”。

下德是按照标准对照着来做的,我们这两步都要做。

《论语》有很多地方属于“有以为”,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不重则不危”“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色难、温良恭俭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

这些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性。三省吾身,每天晚上反省自己、内观自己;色难,与父母相处的每个当下,检索自己有没有和颜悦色;温良恭俭让,每一个都能对照;这些称之为“有以为”。

上德是目标,下德是修行路径,如果下德还没做到,就不要摒弃下德,“无以为”和“有以为”只是描述,没有讲谁高谁低。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良恭俭让”,也不一定是有以为,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是无以为,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但是“无以为”的德行做出来,别人看到之后把它描述出来,成了“有以为”,并不是孔子是“有以为”。

孔子跟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是无以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皆教化也,并非不明道,他们是要通过仁义的教化让人归道。

这一章客观描述了从道到德,到教,到礼,人心不古,步步沦丧的客观事实。

他们绝对是指向同一个大道,只是描述方法不同,因为他们所承担的使命也不同。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专门对于君王而言,或者对有德之人而言;孔子的教诲里,谈到“克己复礼为仁”,那是普通人的仁。

不管是君王,还是普通人,如果体会到了克己复礼,从本性而发做出来的仁,也就是“无以为”了。

孔子曾经跟仲弓讲:“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祭祀。”这个仁有一点相在里面,就是通过有来做的。

但是孔子对颜回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做。”是“无以为”。对两个不同的学生讲了两个不同的仁,一个是上仁,一个是下仁。

对颜回所说的是上仁,上仁虽然为之,但是往无里走的,因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清空我们的六根。即便有些是讲相的层面,也要逐渐从相的层面走向无相的层面。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讲到上仁已然是从德再往下了,如果仁也不能够明白,那就得讲义。所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并不是孟子的境界低,而是当时的世界变了,讲仁也没有人听,只有讲义了。(义是规矩。)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到了讲规矩的时候,是又往下,规矩就是条条目目,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诚有信,君礼臣忠,就是纯粹的义务了。

有规则就有人抗拒规则,这便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各种礼节,也是孔子所推崇的,因为礼可以正心,但是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和乐并不仅仅是礼和乐的表象,而是通过礼和乐把内心的诚敬之情展现出来。

如果光谈礼,人就会莫之应,不会跟上去,你说你的礼,关我什么事,我不认可你,这便是莫之应。我说的礼你不听,我还要强行让你去听,就是加上法律的制裁。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仁义礼。

这么一来,就到了互相比较力气的时候,人心越来越不古,离道越来越远,采用的方法也就越来越激烈。道、德、仁、义、礼是这样一个逐渐产生的过程。

如果有道就不需要德,有德就不需要仁,有仁就不需要义,有义就不需要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天下一乱一治,到了要强调礼的时候,说明已经乱得不行了,没有人谈忠信了,有忠信,不需谈礼;六亲和睦,不需谈孝慈。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面的道德仁义,礼之前,道之后,都是有德者,是道之华,是道散发出来的,同时也是被人乱用的开始。(前识是智慧,在礼前面的称之为前识。)

因为一旦从无相变成了有相,人就会争相效仿,这便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开始有人东施效颦,有人就刻舟求剑,是愚之始。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

“处其厚,处其实。”守道而行德,而不是行有相之德,权细密之礼,是让人逐渐恢复上古之治,人人内心都回归祥和,世界自然太平。

如果总是你争我夺,不断完善法律,制定更多的规则,把事情都弄得死死的,人的受压迫性就会越来越强,反抗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纷争就会越来越多。就是“居其薄,居其华。”

我们学《道德经》,要能够明白道德仁义礼发展的规律,有知而不用,有华而不用,这就是处其厚,处其实。

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是能够去彼取此的,所以这一章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要居于道。居于道,便是居于玄牝之门,便是无以为。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