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悦读 | 张宏:在路上,看风景

 新用户37829311 2022-04-10
图片

人物·成长三件事

我是一位教龄十七年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对海德格尔所说的“教育者要比受教育者更可教”笃信不疑,并以此时刻自我提醒、自我鞭策。

图片

张宏   西安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西安高新一中分校)教研室主任,曾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技术标兵。

人生最美的姿态,莫过于向阳而生,永葆生长。换言之,未完成、不完美的状态才是生命最美的姿态,它昭示着生命朝向的无限可能,它蕴藏着生命丰盈的巨大能量。佛家有言: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贴地飞行,一步一印,行走于“在路上”,沉醉于“看风景”。

世界第二十四届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让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曲折逼近“学以成人”。我是一位教龄十七年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对海德格尔所说的“教育者要比受教育者更可教”笃信不疑,并以此时刻自我提醒、自我鞭策。保持生长,是人生的至境;追求专业成长,便自然而然成了教师人生天大的事。

教师该如何成长?我想,找到成长的“内驱力”,是关键之关键。内驱力又从何而来呢?于我而言,它来自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实践。

图片

专业阅读,从“悟课”开始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已经倒逼我不敢再痴信“学生一碗水与教师一桶水”的隐喻。我更愿意相信:教师执掌教鞭、站稳讲台的底气,源自教师的精进与底蕴。教师,应该是“不竭水源”,给学生以“源头活水”。对教师而言,这样的源头活水,主要来自读书,或叫专业阅读。

书海茫茫,从何读起?这涉及人的阅读结构,一般来讲,就是三个“同心圆”。从外往内说,就是一般性文史哲的人文底蕴阅读、一般性教育经典阅读、教师的学科本体性阅读。

我想举三本书为例,来说明这个知识结构,也试着勾勒自己的阅读史。我是语文教师,最内核的知识结构,当是语文专业阅读,我要拥有关乎语文的根本认知和学科自信。我要介绍的第一本书是《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和小学教学卷)》,由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和郑桂华教授共同编著,收录了1978—2005年间语文教育最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的咀读啃读,是从其中的“中小学课堂实录”切入的。

我的一个最简单的认知逻辑就是:观千剑而后识器,悟百课而后成长。由此,我走上了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张宏悟课”。好课是要悟的。看,只能看到课的骨架、流程、环节;唯有悟,把一个课掰开揉碎,反复体察,才能明其要义精髓,窥其课理之一二:名师名家,缘何这么设计目标、重难点,又缘何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采用这样而非那样的教学策略,甚至小到一个设问,一个点拨、追问、理答的匠心,我都读了再读,品了再品,悟了再悟,如是循环往复,才可能猝然相逢于作者智慧下的“会心一笑”。真是他懂语文,你懂他,借由这种悟课的沉潜修炼,你变得更懂语文,更懂言说的秘密。几何学里无御道。最笨的办法,才是最真的功夫。

就这样,我硬是把上个世纪最优秀的语文名师名家的代表课例,读了过来,那种闯入宝山的欣喜,真是难与外人道也!博采众长,化为己用,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视野广了,教学灵感多了,教学方法活了,教学效果好了,我成了最大的课堂赢家。

我知道了太多闪光的名字,我在他们的思想与智慧里贪婪地呼吸,欲罢不能。于漪、钱梦龙、陈钟樑、魏书生、李镇西、黄玉峰、曹勇军、王栋生、余映潮、袁瑢、霍懋征、斯霞、左友仁、支玉恒、靳家彦、李吉林、王崧舟、干国祥,等等,都成了我的精神导师,我似乎成了他们素不相识的私淑弟子。重庆《星教师》杂志2020年第6期以《用最笨的方法学习经典课例,他获得了最大的“自生长”》为题,专文介绍我的“悟课”之旅。

当然,深刻参与并影响到我的语文教学观、教育观的人和书还有很多。在语文教学上,浙江的王尚文教授,上海的李海林教授,福建的孙绍振教授、陈日亮先生,南京的汲安庆教授、成都的罗晓晖先生,还有我的师父肖培东,无不对我产生过关键影响;在教育认知上,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怀特海、帕克·帕尔默、南明教育的魏智渊老师等等,无不成了我走进教育王国的“重要他人”。所有读过的书,遇见的人,都化入了我的精神长相,这才有了我今天的教育“面孔”。

图片

专业写作,必须提到陈兴才老师

厚积方能薄发,根深才能叶茂。读书的孤独之旅,便是“养根以俟其实”的“培土养根”的积淀过程。人是食物的产物。阅读,是与别人对话,呼吸别人的思想;写作,是与自己对话,流淌自己的声音。阅读,让你因持续存储而丰厚;写作,让你因精准表达而深刻。我们终究不能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而要做自我主张的“代言人”。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思。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有本书叫《不写作,枉为人》,书名吓人,所写启人。依我浅薄的认识,大抵要表达:人是言说的存在。所以说,写作就是一个人自我确证和实现的过程。因此,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走过“专业阅读的积累期”,走到“专业写作的推进期”,是一条绕不过的必由之路。

还是回到“张宏悟课”这个话题再说说。我读了不少课例,不仅读了,更写了自己的“系列悟课文字”,都发布在我的精神自留地“子衿心语”(个人官微)上。这里需要插叙一个小小的故事。

就在我全力汲取、几近“照单全收”地悟读的过程中,苏州陈兴才老师的一番留言,给了我提升和飞跃的转机、契机。他说:“最近见你读名师名家课堂著作,吸收很多,如能发现他们的文和课中有平庸、一般或是不太妥当之处,将会有质的飞跃。”这让我倍感鼓舞。

其实,同样的建议,汲安庆教授也给过我。我这样回复陈老师:“我明白,这是更高的站位与眼光。不过,在我力量不足之前,我还是先遵从陈平原教授的读书建议:先鉴赏,后批评。”陈兴才老师耐心地帮我打消认知顾虑:“陈教授的话是总体而论,或者说是品格,而不等于具体的学习行为,学习、鉴赏本就是不断辨析、评估的。”就这样,我的“悟课写作”,小心翼翼、跌跌撞撞地由几近“满眼是好”的第一阶段走进了“是其是,非其非”的第二阶段。

比如,当我悟读李镇西老师的经典课例《致女儿的信》时,我以《试着与文本相处一会儿》为题,提出了我的商榷性意见。关于这一课的亮点、可取处,我的看法是:“李老师的课,哪里有他的个人风采或是个人标签呢?就是他的语文生活化的切入,阐述。”

比如,他舍得时间成本用来聆听同为十四岁的学生对爱情的思考,聆听中国父母有别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解答;比如,他在情之所至、不能自已时,和学生一起哼唱《最浪漫的事》。

一分为二,这堂课的可商榷之处何在?李海林先生的评议意见里反复提及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和语文化”是有一些隔离的。依我的理解,李镇西老师存在不能“沉入文本”“与文本相处一会儿”的着急,急着倾听学生的感受、不同看法等,有意无意地抛开了文本……这是李海林先生的看法,我有近似感觉。

如果说更多的肯定、汲取需要悟读者的学术眼力,那么,审辨地扬弃,则不仅需要深厚学识,更需要一种“君子之争,和而不同”的学术真诚与勇气。我深知:迈向写作第二阶段的“悟课之写”,必定是我专业成长的“进阶之途”。写作,终究是要在别人那里和自己这里,去发现自己,确认自己,建立自己。

当然,这个阶段的我,秉持语文看教育,跳出语文看教育,也写过很多教育随笔,比如《谁更懂语文,谁就更懂教育》《善慧双修,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校长的“四力”修炼》《为我心中的理想学校画张素描》《努力走近“一整个孩子”——我的家访随记》等等,其中有若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专业刊物。

所有的写作,无滋养着我,刻写着我,不断丰富和提升我的认知和价值观,让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点一点地改善。

图片

专业实践,以身载道

学习一定是有阶段和层次之分的,起始阶段的学习,更多是吸收输入。过了起始阶段,如果还是学而不化,站在了巨人和先辈的肩上,却没能站得高、望得远,没能化育自己、建构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品课相”,那样的学习,着实意义不大。一言以蔽之: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这便有了“张宏讲课”的应运而生。简言之,我要把“悟读悟写”融入课堂,提升课堂效能与课堂品质。

比如,因悟读陈钟樑先生的课例《人类的出现》,我对教学内容的选定,尤其是“学科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精准把握,据此,我以《该教的与最该教的》为题,设计了《周亚夫军细柳》的教学思路,让教学更加聚焦,更加“语文”。

再比如,因悟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时的“曲问之法”,我以《“记”在前,“游”在后》为题设计了《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思路,尤其是巧设了“随文学言”的环节。

另如,因悟读陈日亮先生对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一文“汪氏散文笔法”的点拨,我发现了潜藏在汪先生《昆明的雨》一文里同样的“抑扬笔法”来写“美食”的“特有笔法”。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设计,竟让我得以在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教育之道,教师以身载之。此教师专业实践之意趣也。


 · end · 

文案 | 林茶居 程晓云   编辑 | 陈凯

复审 | 李永梅   终审 | 王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