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议记录:系统分享矛盾分析大法

 慧然 2022-04-10
长文(7500字)预警!矛盾分析法干货预警!建议有时间再看!

以下是4月7日腾讯会议,毛选共读学习研讨例会,舟哥关于求是学社“临在”同学提出的“如何理解矛盾分析法”这个问题的回答记录。想到哪说到哪,勿怪。会后做了一些文字整理。

正文:

毛主席在《矛盾论》开篇棒喝: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那么,矛盾分析法,是分析问题最根本的方法。

当想到用矛盾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大家在脑子里关于矛盾这块儿想到了什么呢?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思考矛盾时,我们脑海里有什么?

是一片空白,还是说只有矛盾这一个词?还是说像一个思维导图一样,有一个系统性的东西?

我们用矛盾解决问题时,如果脑子里没有一个系统,而是片面的、割裂的用散装的矛盾认识去分析问题,是分析不了的。

这个矛盾分析系统,主要分三大块儿。想一想是什么?

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不平衡性。

我们大家可以再想一想,他们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毛主席为什么在矛盾分析这块提出这三条规律来?为什么不少一条,为什么不再加上其他的?大家有没有想过?

我有的时候躺在床上是,一熄灯,眼前一黑,我就爱寻思一些问题。然后有一天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

主席提出这三条,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不平衡性,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它都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三个维度。好比画了一张图纸,X轴、Y轴、Z轴各自延伸出去,这是三个不同的维度。

我们先聊矛盾分析的第一个维度: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研究问题必须进行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什么是共性的、普遍性的?就是说从大量的个体中或者同一件事发生的很多次数中,去抽出共同的东西。

这个抽出来的东西,就是理论指导。书本上的一切的东西,都是共性。明白了共性你才有理论指南。

然后再进行个性分析。个性就是说一件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特质。这个就好像具有不同构造钥匙孔。

共性+个性分析,才能真正准确的把握一件事的规律。

刚才大家提到追女朋友是不是?

她首先是一个女人是吧?她有女人的一般特点,这是共性。那么你用跟男人相处的办法,跟她相处可以吗?最起码的有一点,你不要老跟她讲道理,不要老去教育她,对不对?多赞美、多抱抱,符合一般女性的心理特点。

她还有30岁女人的一般特点,还有30岁的大城市女性的一般特点等等。这个分析法,就好比毛主席提出的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先要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这个就像洋葱一样,事物的性质是一圈一圈的,越是外围,共性、普遍性就越大。外层相对内层都是共性、普遍性。

这是共性分析。

然后个性分析。她有跟她闺蜜不一样的特点,她也有跟你母亲不一样的特点。每个人都有特殊之处,不同的喜怒好恶,不同的兴趣,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理痛处和情绪兴奋点,这就需要精准把脉。

这是个性分析。

你用共性+个性,两头儿去分析,才能把握住她这个人的规律,对不对?

这个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我们干工作,同样如此。大家还记不记得李瑞环说的那段话?(下面图片为整理会议记录后补)

 Image

一个人的工作水平,离不开工作实践对不对?但是这和实践的次数不是成正比的!

不是说你实践的次数越多,你的认识能力就越强,你的工作能力就越强,不是的。

有的人一件事情经历过三次,他就把这个事看透了;有的人经历过十次八次,脑子还是一塌糊涂。这就需要什么能力?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能力。

就是说,他善于把经历过的事,从中找出一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遇到其他的事情了,他就把这个共性的规律给拿出来,他心里就有章程了,有谱了。

这个就是毕业后随着时间的奔腾,人跟人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毛主席是总结共性规律的绝顶高手。

毛主席打仗,总是能够从一些战争案例中,抽出一些东西来,用于指导无限的活动。比如,从战争实践的许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抽出来的“十大军事原则”

这个抽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共性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理论。一个人就拥有了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

这个理论水平他就是这么来的,能够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这个一般性,就是共性,就是普遍性,这三个东西它是一个东西。

那么,我们光强调共性,光去追求共性可以吗?不可以。

打了10次仗,总结出一套理论来了。打第11次仗的时候,你用你这个理论直接去套第11次行吗?不行,第11次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11次,还要分析它独有的特点。这是个性分析。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韩信用这句话背水一战,打胜了。马谡也用这句话,他就打败了。因为马谡没有分析到当时战场形势的个性问题、特殊情况,直接去生搬硬套怎么可以?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灵魂问题。

因为中国革命,用的是马列主义,他是外来的,是从课本中学来的,他是在国外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开始的。

这天生就面临着苏联经验、马列读本这些共性的东西如何和中国革命特殊的实际相结合。处理不好,就会白流很多血。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穿越时空的共性的东西,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何汲取你身边学霸的学习经验,如何学到村里成功企业家王二狗的发家经验?如何把2000多年前的经典学问如论语、道德经用于今天的工作生活?这些都需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矛盾关系。需要把他们的穿越时间或空间的共性规律抽出来,加在自己的个性特点上,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学习毛选同样如此。毛选有穿越时空的、普遍性的共性规律,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个性的东西。非要把上世纪前半叶的核心的个性特点——暴力阶级斗争,拿来硬生生放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只能说是胡扯。

不懂得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矛盾原理,就不懂如何学习。

总结一句。

我们分析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共性分析就是从大量的个体中或者一件事的很多次数中去提炼一些共同的一般性的规律,这个是理论指导的来源。个性分析就是分析一件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不同特质,这个是打开事物锁扣的关键。

共性分析+个性分析,就把一件事手拿把捏了。

下面我们聊矛盾分析的第二个维度: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即统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即对立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就是统一性,斗争性就是对立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对立统一的底层逻辑。

上面我们聊到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那么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怎么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呢?

我们从目的和手段这对矛盾中去理解就懂了。

目的和手段是存在矛盾的。正反两个手段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正反两个手段,从形式上看它们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在达到这个目的上是统一的。

这么说的有点抽象是不?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学习。你的目标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很自然的,你就要塌下心来去学习,把时间精力放在学习上是吧?

但是你只学习不睡觉行吗?没有一点点的娱乐放松行吗?不行。

你看这个娱乐,睡觉,放松,这些东西和学习行为本身是对立的。但是,在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上,这二者又是统一的。

这就是学习和休息的对立统一矛盾。光学习,不要休息,不行;光休息,不要学习,不行。他们俩对立就体现在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行为,甚至是相反的。学习的时间多了,休息时间就少了,休息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它们有对立性。统一性就体现在这两个结合起来,处理好关系,它们都可以促进学习成绩。

同样,刚才同学们提到追求女朋友这个例子。这里怎么来理解对立和统一呢?

你想和她在一起,那么首先你要去追她。但是,只一味的追行吗?不行,还要适当的保持距离,甚至有的时候还要矜持一点。最起码要保留一定的尊严,不要一直去跪舔。

这就是追求异性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追,一个是不追。不追有的时候反而能达到追的目的,一味追反而追不到。追和不追,擒和纵,对立统一,有机结合。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一味的管也不行,管与放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刚才“临在”同学分享了,对孩子要管,要有正常的教育引导。除此之外,还要陪孩子去外面玩,要多陪他,让孩子身心舒畅。

管与放,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手段,这是对立性;但是它们统一于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这个目的。

还比如,处理在单位的人际关系。你可能跟某位领导或同事有点矛盾,然后您明火执仗地就去干,可以吗?多数时候不可以。

从某个意义上,其实战场里的战争相对简单,就是两边对打。真正难的是政治,政治一定是又打又拉。打和拉如何结合,就考验政治艺术了。往大里说,中美也是如此。

所以主席说过,高明的政治家一定是军事家,军事家未必是政治家。

再比如,毛主席打仗。

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长征,毛主席和博古、李德,他们的打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毛主席是矛盾思维,博古、李德是直线思维。

反围剿时,博古、李德看见敌人过来了,怎么办呢?我就守。守不住啊。他往前一点,我就往后一点,我还守,这叫什么?节节抵抗 。

这也是常人的思维,90%人都是这个思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是不是?

这就是直线思维,他脑子里只有挡。没有别的。那么,他还应该有什么呢?

人家攻来,你实力弱,只一味守是守不住的!

这个守中,还应该有攻。攻守结合,才能守的住。

攻和守,是一对矛盾。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是对立的,互相区别的,但是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你胜利,让你守得住。

这就是攻和守的对立统一。

我们看毛主席后来复盘,他提出怎样打破第五次反围剿呢?

起初,敌军围剿过来,但是他们之间的缝隙很大。毛主席提出两个办法。

其中一个办法是,把敌人引到湖南去,在湖南利用有利地形把敌军歼灭掉。

另一个办法,派出一路军队,到南京的腹地,到南京周边去捣它!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人之根本重地。这个可以理解为围魏救赵。就是从内线跳外线!敌军肯定要回援,对不对?那么中央苏区自然就解围了,第五次反围剿不就可以胜利了吗?

只一味的守是守不住的,你得去打他。你一打,他一疼,他拳头就缩回去了。

但是你只打,不守行吗,也不行。

所以,如果想要守得住,一定是攻与守的矛盾结合。

逃跑也是一样。

博古、李德在长征路上,一直被国民党追着打。40万大军追,他能跑得掉吗?后面追他,前面堵他,天上飞机炸他,他跑得掉吗?跑不掉。

几乎所有人的思维,都是这种直线思维。人家打过来我就挡。挡不住了,人家追我我就跑。想一想,如果我们穿越回去,绝大多数同学也是这样。

这是直线思维,也是形而上学的思维。

矛盾思维是怎么样的?你看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取得领导权后,是怎么带领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的?

关键在于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北渡长江。过了江,既能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又摆脱了被围剿的狭小空间,就有了生机。

但是如果直接过长江,死也过不去的。

因为敌人也猜到这个战略意图了。你要过长江,那我就在长江守着。这个难题不就来吗?

所以一渡赤水意欲过江,敌军闻讯集结河岸,我军无功而返。

对一般人来说,我想过长江,敌人重兵把手,我过不去,就绝望了。束手无策,只剩焦虑。

那么怎么来破解这个局面呢?

博古李德肯定过不去,因为它是直线思维,脑子里只有一点而不是两点,想要干啥就只知道干啥。到毛主席这,他就是攻逃结合

在逃的过程中,我还攻击你,就能逃出去。

具体毛主席是怎么操作的呢?

“将军”

对,就是象棋中的“将军”手法!“将”蒋介石。

一渡赤水为了在四川北渡长江,由于敌人集结重兵把手沿岸,于是二渡赤水折回遵义。

为把红军聚歼在遵义附近,此时蒋介石到了乌江以南的贵阳亲自督战。

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吓破胆了。但是毛主席嗅到了战略机遇。

此时,毛主席向西北三渡赤水,摆出又要在老方向上北渡长江的姿态,于是国民党主力也追到西边去了。

然后毛主席一边派出偏师虚张声势接近长江,一边带领隐藏的红军主力四渡赤水再次折回来,直接奔着蒋介石的老巢贵阳来了!

就是“将军”来了。

国民党的主力正在西边呢,贵阳现在是空的!

毛主席派出小部队虚张声势,喊出“攻打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的口号。

蒋介石惊慌之下,赶紧让云南军阀火速勤王救援。

滇军一出,这样云南就空虚了啊。主席立即指挥红军大部队直袭云南军阀的老巢昆明。

云南军阀惶恐,紧急调金沙江守军火速救援昆明。

这样金沙江守备又空了啊!

本来逃跑中的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却反而掌控了战场的主导权,敌军按照我的意图,为我所调!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守军一出来,毛主席带领红军主力兵锋一转,火速北渡金沙江!

这样不就实现北渡长江的战略意图了吗?

直接过,过不去;攻逃结合,绕个圈,调敌人出现空隙,一举而过!

再复盘一下。孙子兵法怎么讲?攻其所必救。攻打蒋介石老巢,旁边云南的军队为救蒋介石肯定要调出来。然后云南空了。我们趁机攻打云南军阀的中心昆明,那么旁边金沙江守军肯定也调出来。 长江守备空了,我们不就过去了吗!

这就是说在逃跑的过程中,再加上攻击这个手段,逃攻结合,你才能真正的逃出去。

这就是矛盾思维的厉害。我们干其他的事情,同样如此,一定是矛盾的两面交叉使用,不是一面的直线思维。

最后,我们矛盾分析的第三个维度:

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性。有的书中,也把它归为矛盾的特殊性的一种。我习惯单论。

矛盾的不平衡性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就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不平衡性这个问题,今天就简单说。因为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就是抓主要因素并兼顾次要因素。

先聊第一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提出主要矛盾这个认识,也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不解决主要矛盾,把其他的问题解决了,也于事无补、累死无功。

主要矛盾对全局占的权重最大。你把它解决了,就牵住了牛的鼻子,就打到了蛇的七寸。它的意义就在这儿。

咱们说一件事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样抽象的说,理解起来很抽象。直接抛给你一个问题,一眼看去,你也不知道什么是主要矛盾。你只有深入进去,就是说在这个局中,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且你还有意的去调查了解它各方面的联系,慢慢的才能摸清什么因素是最关键的,在全局中权重是最大的,它就是主要矛盾。

比如说,大家提到的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你通过跟孩子谈心,通过跟他的老师,同学们了解,通过你的观察——这个过程,就是调查研究。一段时间以后你就明白了影响孩子学习不好的因素有1234,其中哪一个是关键的?这个关键因素就是主要矛盾。

可能孩子上学的时候,脑子里就是在想玩王者荣耀,也可能有一些心理上的忧虑。等等。

你只要把症结找到就行了。但是不是通过猜测,是通过调查了解。

我们看《大学》怎么说?身有所忿懥(zhi4),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他心里整天想的是学习无关的东西或者是干扰学习的东西,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所谓“不得其正”。心思不在学习上,就好比心思不在吃饭上一样,吃了也不知道什么味道。那么就需要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主要矛盾。

之前大家提到的,追女朋友也是一样。你想跟她结婚,她不跟你结婚。那你就要了解一下她不跟你结婚的因素有什么?1234。可能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你丈母娘不同意,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是这个都需要调查研究

我们说分析一件事情的主要矛盾。人家问你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你“啪”一下就给他说出来了,这一定是扯淡。

找主要矛盾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是把这个问题的内外各方面的联系看清了,摸透了,才能知道哪个问题是症结,哪个问题是关键。你才能知道这个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们接下来说矛盾的不平衡性的另一个表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比如说,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朋友值不值得交,这个对象值不值得共度一生?你要判断

人是复杂的,是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如果是优点占主导,那他这个人就是个不错的人,就可以定性了。他的优点占主导,就是说它的主流是好的。他有一些小毛病,但是这些小毛病是次要的。

后来对教员的评价是不是要三七开?七分功绩,三分错误?功绩是占主流的,他是一个伟人。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一个人一件事的主流和支流,就是用于判断事物的性质。

事物的性质,取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在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个矛盾方面。

上面我们提到了矛盾的不平衡性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那么我们只抓主要矛盾、只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行了吗?不行。

毛主席把矛盾的不平衡性,天才地、创造性地,概括为两点论和重点论。我们分析问题都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对此,毛主席也打过比方,干工作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毛主席说: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很大。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

主席借弹钢琴的理,阐述抓工作的方法,深入浅出、入木三分,值得细品!这是干事方法论啊,同志们。请细品

总结

好,我们串起来了矛盾分析系统的三个维度。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不平衡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性质的不同圈层理解;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从手段和目的关系理解;

矛盾的不平衡性是从事物占全局的比重理解。

这三个维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分析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