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41篇:读书有悟∣什么是SOLO分类理论?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4-10

什么是SOLO分类理论?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最近,我给一些学校老师进行本年度课题选题与申报的培训,其中提到了李生宝曾经主持的一项课题《基于SOLO评价理论的“分类层进式”高三语文阅读复习模式实践研究》。这个课题是2014年申报并立项的,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任何主持课题的意识。2016年我调入市教研室时,该课题刚好要进行中期检查,我也“冒充”了课题中期检查的专家,2017年课题结题。对其他老师来说,这是一个“从理论到课题”的范例,即有意识将某种教育教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对我来说,SOLO评价理论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此后几年,我经常在论文中读到关于该理论的知识,也了解了理论的框架及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不过了解得都是一些皮毛。当我阅读了布卢姆、安德森、加涅等人的著作后,再去阅读《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这本书,自然感觉到可理解与吸收的内容是很多的。

SOLO分类理论是澳大利亚学者彼格斯和科利斯提出的理论。不过两位作者一直强调,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理论,而是一种教育成果的分类方法。“SOLO”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首字母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可观察到的学习成果的结构”。对于学习成果,布卢姆、安德森是从认知领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角度进行分类,尤其是认知领域的知识分类,可算是学生认知成果的类型。他们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这就是认知领域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涅则将学习成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等类别,实际上与布卢姆的知识分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布卢姆、安德森、加涅等人是从“类型”的角度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的,而彼格斯和科利斯着重解决的是成果内部的结构,是对成果“内部要素构成”的分析。两条思路,对我们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SOLO分类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阶段基础之上的。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本书作者将“运算”翻译为“思运”,且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前思运阶段、初级具体思运阶段、中级具体思运阶段、概括型具体思运阶段、形式思运阶段等,与这个五个阶段相对应,彼格斯和科利斯提出了SOLO的层次,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五种。皮亚杰对认知过程的分析是历时性的,而彼格斯等对学习成果的分析是横向性的。彼格斯能够在历时性成果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横向性的结论与成果,我觉得还是很有创见的。

作者以历史教学为例,阐述了SOLO理论的具体运用案例。学生回答历史问题,有着不同的结构。其中,“前结构”是学生回避回答问题,同义反复;“单点结构”是回答只是一句所提供材料的一个相关点,结论有局限性且有可能是武断的;“多点结构”是学生为了得出正确的答案,选了素材中多个相互一致的方面,但忽略所有不一致的方面和矛盾;“关联结构”是学生接受大多数或所有证据,并试图协调它们,能够联系多个事件,能够建立起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信息的矛盾关系作出解释;“抽象扩展结构”是认识到给出的例子是更为概括的情况中的特例,考虑到为没有给出的例子所做的假设,结论是开放的。当然,学生的答案不可能完全与这五个层次吻合,为了让该理论层次更有普适性,作者又提出了“过渡性回答”的概念,即存在于前结构与单点结构、单点结构与多点结构、多点结构与关联结构、关联结构与抽象扩展结构之间的“中间层次”答案。我十分自然地想到学生回答阅读题,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题目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该理论框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并且指导学生的答案进行“层进式进阶”。如果学生的回答是空白或文不对题,很明显是“前结构”,教师就要指导这些学生向“单点结构”进步;如果学生只是回答了两个要点,但认识不到两个要点之间的关联,这很明显是“多点结构”,教师就要这些学生向“关联结构”进步。在阅读题回答方面,我觉得学生能够达到“关联结构”的层次就很不错了。

本书第五章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案例,从诗歌鉴赏、阅读和创意写作等角度进行详述,我觉得对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例如对于诗歌鉴赏来说,“前结构”意味着学生几乎完全不知道诗人在说什么;“单点结构”是学生只能从一个结构特征去分析诗歌,只是引用原文得出结论,而不对原文进行任何解释说明;“多点结构”是几个具体的观点支持一个较为随意的解释,这些观点之间没有逻辑性;“关联结构”是学生使用一致的框架来解释诗歌大部分或全部意义,但这个框架局限于诗人创设的情境和诗人肯定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理解与创见;“抽象扩展结构”是学生认为诗人以诗歌为媒介做出一个完成的陈述,允许对诗做出其他的解释,诉诸于抽象结构但不一定是文本中固有的。如果用这样的框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学生目前对文本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多点结构”的层面,较为简单的篇目可能会上升到“关联结构”层面。作为语文教师,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多点结构”上升到“关联结构”,进而向“抽象扩展结构”前进,这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理论视角。

读完本书之后,我对作者说的SOLO分类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理解得不是很透彻,SOLO用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要和教师意向、课程分析、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我就觉得理解上有难度。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又将该分类理论应用于人格发展、社会交往、知觉辨认、进行决策、成人发展期等,更加说明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是认知方面的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