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里的书斋都去哪了?

 弘雅书房 2022-04-12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书斋有诗

There are verses

 in the study

艺术与阅读系列

在“斯是陋室——中国书斋文化展”中,小编介绍自宋代之后的书斋。那为什么不介绍宋代之前的书斋呢?是宋代之前不存在书斋吗?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展览需要图像性的视觉材料向观众展示,而书斋绘画自宋代才开始大量产生。那唐代之前就没有书斋吗?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书斋自先秦便有,只不过垄断于政府和贵族大家之手,而且主要用于收藏、编辑、整理图书。随着私学兴起,私塾也开设书斋,供学员学习之用。其后佛教东传,寺院林立,出干宗教传播之需和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寺庙一度拥有了大量藏书。

虽然唐朝开科举取士,虽然向寒士敞开了参政之门,但中举之人极少。“书”之资源还是掌握在贵族之手,寒士和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能力拥有一间专属书斋,他们要获取知识,只能借阅和抄取于他处。于是,在唐代书斋诗文中,不难看见寒士们 在寺庙中饱受白眼以及誊抄书籍之苦。

今天这篇推文便是四首唐诗介绍唐代之前的书斋,当然唐代开创了山水书斋这一形式,例如王维的《辋川图》。这一形式也在元代的山水书斋绘画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本篇推文也将唐代书斋诗句的内容分为四类来给各位介绍。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名称:大树风号图轴

作者:项圣谟

材质:纸本设色

大小:115.4cmx50.4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明代

唐代既有盛唐气象的高潮,也有安史之乱的沦落。一定时期,由于朝廷的腐败奢靡,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官场的腐朽黑暗,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或被削职贬官,或遭排斥打压,因其正直清廉、两袖清风的品格往往造致贪官污吏的欺压,进而谗言诋毁,致使他们不被统治者赏识,无法得到重用,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却官职,回乡静养,以防被进一步的迫害,文人士大夫们虽然身处逆境,甚而无法自保,但仍心系家国天下、百姓疾苦,在远离官场黑暗后,寄居一隅书斋,依旧选择评阅史书、吟诗作词,借以抒发其忧国忧民的壮志气度。

如杜甫作为有“诗史”之称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无不是反映民生疾苦,抨击封建政治腐朽,揭露封建社会罪恶的,因而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一面镜子,于自己的书斋草屋“浣花草堂”寄居时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传承后世的诗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其身处自己寓居的书斋居室“浣花草堂”所作,诗中有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篇末的几句将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悲怆情感呼之欲出,为民呼号、体恤民情使其在草堂中愤懑作诗,以此抒发诗人报国无门、郁郁无为的悲壮之情。

悦目乐心以致知

书斋雪后

赵嘏【唐代】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欲静又未能,东山负芝术。

<<请横屏观看>>

名称:王维(传)江干雪霁图卷

作者:王维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8.8cmx117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艺术时期:唐代

当自己的仕途之路已绝,士大夫文人开始追求读书的已经所在,使其与斋主的情操融于一体。在他们看来,令人看其书斋,便如见斋主。诗人们追求古雅幽静高洁的读书环境,这样才算得上“悦目”。《书斋雪后》创作于赵嘏隐居生活的时期,全诗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甚至能感同身受到诗人愉悦洒脱的心境。可惜在流传的书斋图中,关于唐代雪后书斋并不多。

开篇两句创设了一个自然悠哉的大环境,身着粗布麻衣坐在山林里的茅草屋中,雪后刚刚升起的太阳温暖地照在身上,仿佛春日的晴天带给人温馨愉悦的欢喜,微风轻拂过桃花纷纭的小道,将一丝明朗凉爽的气息带给手中淡青色的书卷,虽然“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但依然能够感知到“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身居山林草屋中时常会感受到风雪的冷峻,但是伴随着这样美好的景致来整理盥洗,不也是一番别样的滋味吗?

树直直地耸立着等待着高飞的鸟儿来栖居于此,闲适的时候坐在书斋的窗前,还能够看到曙云自在的挂在天边,这场景岂不是妙得。乡野小道虽然难走,道路阻塞的时候更容易迷路,但是想要静下心来,去完善自己的学识,增进自己的才能,这怕是最好的宝地了。诗人身处书斋居室中,独享这般平心静气的氛围,明晰双眸、潜心向学,求知若渴,不论是与友人探求良知,亦或是自己格物致知,皆是咏书斋诗篇的旨趣所在。

闲适怡然以雅致 

南溪书斋

于鹄【唐】

茅屋往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落拥篱根。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名称:卢鸿草堂十志图三

作者:王原祁

材质:纸本设色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诗人选择出仕,结庐于深山之中,不单单是为了躲避纷争的朝局,还有追求一种与天地、自然相互融合的意境。正如白居易在其《草堂记》中所言:“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润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烽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覶缕而言。”重要的不再是书斋的建筑结构,而是书斋之地的环境能够让人与自然相互契合,从而达到闲适与怡然。

唐代诗人于鹄《南溪书斋》便是表达了这种情愫,其曾久居长安,应举不第后,隐居汉阳,其诗篇侧重描写闲适怡然的隐逸生活,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融于诗作之中。此诗全篇以其书斋为主要描写对象,运用动静交融的写作手法将书斋周边的景致描绘的生动形象。开篇两句以静景切入刻画书斋四周的环境,茅草盖的房屋已经住了很久,因为在山林深处所以没有安放前门,杂草丛生,长长的茎叶垂挂在井口边上,繁花似锦,与竹篱相纠缠,颈联“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一句以互动交流的状态使书斋的氛围活跃起来,进入院内便要携带着一只雏鸟,如果攀附着萝梗,就要怀抱着一只幼猿,足可见虽地处深山老林,但不乏与诗人交流往来的挚友二三,尾联“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一句升华主旨,总是碰到他人就宣扬自己的书斋,这风景就好似桃源圣地一般,篇末一句更见诗人对于自己南溪书斋的喜爱与赏识之心,只觉身处此地颇有宁静闲适、怡然自得的那份舒适罢了。

幽思戚戚以寄居

怀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

骆宾王【唐】

神交尚投漆,虚室罢游兰。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名称:柳塘读书图

作者:佚名(宋)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2.5cmx24.5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官场险恶,文人出仕便是要绝其志,带着自己的幽怨戚戚与思虑切切,在书斋中度过此生,有的立志著书立说,有的与琴棋书画为伴,有的与笔墨纸砚为友,借此颐养天年。书斋生涯,就是其终结之志,也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所在,寄居于书斋之中,不仅能重启他们迷失的本心,找到文人雅士应该追求的初衷,同时也能为他们辞官隐退找到一条合适惬意的后路,但这条后路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就如骆宾王在《怀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中表达的那样。“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窗户上早已落下了蜘蛛网,纷乱嘈杂,池边苔藓更深了许多,曾经的足迹也都只剩残余斑斑了,雪花纷纷,落地即化为层层积雪,雪景的光亮映照着夜如白昼一般,书斋内也有了些许冬日夜晚的寒凉,记忆中的水流声常常静悄悄的,清洗砚台的池水早已因为寒冷结成了冰晶,尾联一句高调抒情,一改前两联写景状物的精彩,独自一人在冬日寒夜里走上这往日的琴台,像流水一般的岁月光景又能为谁而弹呢?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

开放个人用户注册啦!

SPRING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彦青]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