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卫生间条件,决定了观察小便不怎么方便。人们通常是在排尿感异常和尿次异常时,发现身体出现问题。其实尿色和尿量,也会反映身体状态。 不管你是信中医还是信西医,你了解一些中医对小便的诊断知识,就可随时查看自己小便色、频、量、感的不同,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哪些排尿感提示身体有异常? 一、小便涩痛(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涩滞不畅。) 提示:淋病。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二、余沥不尽(排尿后仍有小便点滴不尽。) 提示:肾阳虚、肾气不固。常见老年人或久病体虚者,因年老体弱,肾脏阳气虚衰,肾关不固,开合失司所致。 三、小便失禁(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行溢出。)提示1: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所致。 提示2:尿路损伤,或湿热、淤血阻滞,膀胱失约,气机失常所致。 神昏而见小便失禁, 提示:病属危重。 四、遗尿(睡眠中经常不自主排尿。)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或老年人。提示: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或肾气亏虚,不能固约膀胱。 ![]() 小窍门:如果要仔细观察小便,可以自制一个小便器,取干净无色透明平整的塑料瓶瓶底部分,在小便时,截留部分或全部尿液进行观察。 不同颜色的小便观察难易程度不同 一、因为颜色特别,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主动观察尿液和擦拭纸发现。 尿中带血。(小便色赤,混有血液,甚至血块。) ①尿血鲜红,小便黄赤,心烦口渴。提示:热伤膀胱血络,或心火亢盛移热小肠。 ②尿血日久,兼见面色不华,少气懒言,或见皮肤紫斑者。提示:脾不统血。 ③久病尿血,头晕耳鸣,腰膝酸痛。提示:肾气不固。 二、因为颜色寻常易被忽略的异常小便。大家可能认为正常尿液就是呈黄色或是透明无色,两种都很正常。注意:这里分辨的是清且长,短且黄,加入了长短这个尿量。留意一下感冒时的小便颜色和量,可以辅助判断,你是寒感冒还是热感冒。 1.小便清长。(小便色清量多。)提示:寒证。因寒盛、阳虚,不能温化水津,水液下渗膀胱过多所致。 2.小便短黄。(小便色黄而短少。)提示:热证。因热盛伤津,或汗、吐、下太过,损伤津液所致。 三、因颜色被便器颜色影响或沙石粒小,被人忽略的异常小便。需要有意识观察,最好使用便于观察的小便器。1.小便混浊。 ①小便混浊如膏脂,或尿时疼痛,苔黄腻,脉滑数。提示:膏淋。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②混浊如米泔,小腹坠胀,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劳则尤甚。提示:中气下陷。脾虚不能升清,精微下泄所致。 2.尿中有砂石。(尿中夹有砂石,兼见小便短赤疼痛,或有尿血。) 提示:石淋,湿热内蕴膀胱,煎熬尿液,结为砂石,伤及血络所致。【像烧开水结的水垢】 ![]() 尿次异常反映的问题 健康成人通常白天小便4~6次,夜间0~2次。这个次数受饮水、温度、年龄、汗出等因素影响。 一、尿频。(小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 ①尿频、短赤、尿急、尿痛。提示:淋病。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②老年人或久病的人,尿频,色清量多,夜间明显。提示:肾阳虚衰,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二、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①实证:湿热下注、瘀血内阻、结石阻塞,引致尿路不通,膀胱气化失利。 ②虚证:年老气虚,或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减退所致。 尿量异常反映的问题 健康成人通常一天尿量在1000~2000ml之间。这个数量受饮水、温度、年龄、汗出等因素影响。 一、尿量增多(每天尿量较正常明显增多。) ①小便清长量多,形寒肢冷。提示:虚寒证。因阳虚寒盛,不能温化水液,水液下渗所致。 ②小便量多,伴多饮、多食而身体消瘦。提示:消渴病。肾阴亏虚,开多阖少之故。 二、尿量减少(每天尿量较正常明显减少。) ①高热汗出,小便短少,口渴。提示:实热证。因热盛津伤,尿液化源不足所致。若汗、吐、下太过,耗伤津液,亦可见小便量少。 ②尿少,肌肤浮肿。提示:水肿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津液输布障碍,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