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学《问诊》第十四节 问二便(下)——小便和喝水、温度、出汗、年龄有关 9.10整理

 yncxtb 2023-07-21 发布于云南

  什么是问小便?

  什么是尿量异常?

  什么是尿次异常?

  什么是尿色质异常?

  什么是排尿感异常?

     ✨小便不同情况也代表不同病变?听老师一一讲来吧!






⭕【课程总结】

  【《问诊》第十四节、问二便(下)——小便和喝水、温度、出汗、年龄有关】

  小便为津液代谢的排泄物。

  小便与肺、脾、肾、三焦和膀胱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健康成人日间排尿3~5 次,夜间0~1次。

  健康人:尿量1000~1800 毫升尿量减少: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减少的变化。

  尿量过多: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增多的变化。

  尿次增多:亦称小便频数,简称尿频。

  石淋:热结膀胱,煎熬尿液成石,砂石阻塞尿道所致排尿感异常即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的异常感觉。

    🔔问小便是否正常,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功能和水液代谢情况。更多点击视频课程学习。 


第十四节 问二便(下)-小便与喝水、温度、出汗、年龄有关

二、课后思考题

(一)小便清长指的是什么?

指尿液澄清而量多。

(二)什么是尿次增多?

尿次增多:亦称小便频数,简称尿频。即小便次数明显增加,甚则一日达数十次,时欲小便。

(三)若尿频而短,色黄,兼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唇赤,腰酸耳鸣,盗汗等症是因为什么致病?

因肾阴亏虚,摄纳失职,且因阴虚生内热,影响膀胱气化而尿频。

(四)若患者夜尿增多,小便清长,兼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多是因为什么致病?

因肾阳不足,气化不力,开合失度,膀胱失约,故致夜尿频多。

(五)若小便点滴不通,或点滴量少,短赤灼热,兼见口苦,渴不欲饮,小腹胀满者多是因为什么引起?

湿热阻滞膀胱,或移热膀胱,湿热互结,膀胱气化失调而致小便不通。

(六)石淋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热结膀胱,煎熬尿液成石,砂石阻塞尿道所致。

(七)癃闭中气不足型是为什么?

多因脾气素虚,或劳倦伤脾,耗伤中气,气虚乏力,失于推动作用,则无力排尿。


 

三、知识点梳理

(一)什么是问小便?

小便为津液代谢的排泄物,与肺、脾、肾、三焦和膀胱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问小便是否正常,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功能和水液代谢情况。

(二)健康人的排尿情况是什么?

健康成人在一般情况下,日间排尿3~5次,夜间0~1次,尿量1000~1800 毫升;尿液清或微黄,排尿时无不适之感。尿次和尿量,往往受饮水、温度、汗量、年龄等因素影响。如果尿次、尿量、排便感觉等发生异常变化,统称小便异常。

(三)什么是尿量减少?

尿量减少: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减少的变化,多因津液受损,化源不足,或脏腑功能障碍,气不化水,以致水液下渗不足所形成,应详加鉴别。

小便短少而赤,兼见发热,面赤心烦,口渴喜饮,汗出等症,属热盛津伤。因热邪亢盛,损伤津液,以致化源不足所致,若发汗太过,或吐、下日久,津液托损,亦可出现尿少。

尿少,身体浮肿,按之凹陷,为水肿病。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

(四)什么是尿量过多?

尿量过多: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增多的变化。其病在肾,因肾主二便,肾虚下元不固则水液排泄太过,故尿量增多。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便清长:指尿液澄清而量多。若兼见面色?白,精神不振,形寒喜暖,气怯乏力,属肾阳不足。因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②尿量增多:饮一溲二,兼见口渴多饮,形体消瘦,为消渴病,多属肾阴虚。因肾阴亏虚,阴虚阳亢,阳亢则开多合少,故尿量增多。

(五)什么是尿次异常?

即患者小便次数增加或减少的异常变化。总由多种原因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若膀胱失约则尿次增多而频数;若膀胱不利则尿次减少,甚则瘾闭。

(六)什么是尿次增多?

尿次增多:亦称小便频数,简称尿频。即小便次数明显增加,甚则一日达数十次,时欲小便。尿频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膀胱湿热:若小便频数,兼见尿急尿痛,小便短赤,口干而粘,小腹胀满,尿道有灼热感,为淋证,属膀胱湿热。因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②肾阴亏虚:若尿频而短,色黄,兼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唇赤,腰酸耳鸣,盗汗等症,属肾阴虚。因肾阴亏虚,摄纳失职,且因阴虚生内热,影响膀胱气化而尿频。

③肾气不固:若小便澄清,尿多频数,甚至失禁,伴面色?白,腰膝无力等症,属肾气不固。因肾气亏虚,失于固摄,膀胱失约所致。

④肾阳亏虚:若患者夜尿增多,小便清长,兼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并多见于老年人及肾病后期,属肾阳亏虚。因肾阳不足,气化不力,开合失度,膀胱失约,故致夜尿频多。

(七)什么是癃闭?

癃闭:凡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瘾与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尿次减少,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难以严格区分,因此多合称为瘾闭。瘾闭亦称为小便不通,多因湿热、气结、瘀血阻碍气化;或中气不足、肾虚而致气化不行所致。

①膀胱湿热:若小便点滴不通,或点滴量少,短赤灼热,兼见口苦,渴不欲饮,小腹胀满者,为膀胱湿热。湿热阻滞膀胱,或移热膀胱,湿热互结,膀胱气化失调而致小便不通

②肝气郁滞:若小便不通或者通而不畅,兼见情志抑郁,易烦善怒,胁腹胀满,甚则腹大而按之不坚者,属肝气郁滞。因肝气失疏,气机郁结,气不行水,水液排出受阻所致。

③瘀血证:若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兼见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此属瘀血证。多因跌打损伤、气滞血瘀、血热煎熬成瘀等原因引起瘀血阻滞于膀胱尿道之间,气化失司所致。

④石淋:若小便点滴而出,或点滴不通,甚则小便时突然中断,兼见小腹拘急,淋漓刺痛,痛引腰腹,尿中有砂石或尿血,此为石淋,是因热结膀胱,煎熬尿液成石,砂石阻塞尿道所致。

⑤肾阳虚:若小便不利,排尿困难,兼见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等症,属肾阳虚。因肾阳亏虚,膀胱气化无力,排出困难所致;若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兼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症,属肾阴虚。因肾阴亏虚,无阴则阳无以化,乃致气化无力而成。

⑥中气不足:若小便不利,排出无力,神疲气短,纳食减少,脘腹胀闷,小腹坠胀,大便稀溏者,属中气不足,多因脾气素虚,或劳倦伤脾,耗伤中气,气虚乏力,失于推动作用,则无力排尿。

⑦肺气壅滞:小便不通,胸闷气急,咳嗽,呼吸不畅,为肺气壅滞,失于宣降,通调水道失职,累及膀胱而出现小便不利。

(八)什么是排尿感异常?

排尿感异常即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的异常感觉。常见排尿时尿道有疼痛、灼热感,余沥不尽和失禁、遗尿等情况。

(1)小便不畅尿道涩痛,伴有灼热,急迫等感觉,多见于淋证。因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2)小便余沥不尽,排尿后点滴不禁。

①肾气不足:小便余沥不尽,兼见腰背酸软,四肢不温,常见于老年肾气不足,固摄失权,膀胱制约无能,导致尿后余沥。

②中气虚弱:小便余沥不尽,时作时止,遇劳即发,面色皖白,精神疲惫,纳减便溏,小腹坠胀,属中气不足。多因饮食劳倦,中气虚弱,失于升举,而致尿后余沥。

③膀胱湿热: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色黄浑浊,伴尿道灼热疼痛,属膀胱湿热,气化失司。

(3)小便失禁:病人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溺出的症状,称小便失禁。

①肾气不固:小便失禁,兼见面白神疲,腰膝酸软,重听耳鸣,或兼小便频数而清,属肾气不固。因肾气亏虚则机能活动减退,以致膀胱失约而小便失禁

②肺脾气虚:小便失禁而频数,伴咳喘气怯,神疲体倦,纳减便溏,食后腹胀,属肺脾气虚。因久咳伤肺,肺气虚损而失治节,加之脾虚气陷,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此外,若病人神志昏迷面见小便失禁者,属病情危重之表现。

(4)遗尿:患者睡时不自主排尿,称为遗尿,以儿童较为多见。遗尿多见于肾气亏虚,失于固摄,以致于膀胱失约。常兼面色皖白,精神不振,或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等症。

若过于疲劳则遗尿,肢倦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属脾虚气陷遗尿。

(九)什么是尿液异常?

小便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称尿液异常。常见到的有小便黄赤、小便浑浊和尿血三种

(1)小便黄赤:指尿液颜色为深黄色、黄赤或黄褐,甚至尿如浓茶的异常表现。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肝胆湿热:小便短黄或黄赤,甚则色如浓茶,口苦纳减,恶心呕吐,胁肋疼痛,常见身目发黄,或兼发热,此为肝胆湿热小便黄赤。多因湿热内袭肝胆,或由脾胃湿热久稽,移于肝胆,疏泄不畅,下注膀胱,故尿赤而短。

②寒湿郁滞:小便黄赤如茶,但量不短少,面色晦暗,身目俱黄,神疲肢倦,纳呆腹胀,形寒畏冷,大便不实,为寒湿郁滞小便黄赤。因寒湿内壅,脾阳受损,气机郁滞,淫邪内停,故尿色暗黄。

③心经炽热:小便短赤,排尿热涩作痛,发热面赤,心烦失眠,夜寐多梦、或见口舌生疮糜烂,为心经炽热小便黄赤。常因情志失调,过食辛辣等引火之物,致心火炽盛,下移于小肠,泌别失职而小便短赤。

④胃肠实热:若胃肠实热,除便秘、腹胀、腹痛外,尚可见小便短赤,是因燥热伤津,尿液浓缩故也。若湿热下注膀胱之淋证,除尿急、尿频、尿痛外,也可见小便短黄或短赤。

⑤正常现象:天热汗多,运动昼过大多汗,较长时间的饮水不足,均可见小便黄赤,此为正常现象,属生理范畴。

(2)小便浑浊:是指尿液浑浊不清,而排尿时并无尿道涩痛的症状,简称尿浊或溺浊。尿色白浊如泔浆者,称为白浊;初尿时不浑,留登稍长,沉淀呈积粉样者均属于本症。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下焦湿热:小便浑浊如米泔,时夹滑腻之物,或小便黄赤而浑浊不清,常有尿频尿短,排尿时有热涩感,或伴轻度疼痛,口渴不欲多饮,属下焦湿热尿浊。湿热之邪下注,影响膀胱气化,泌别失职,脂液下流,故小便浑浊如泔浆,或夹滑腻之物。

②脾虚气陷:小便浑浊日久不愈,时作时止,或尿时不甚浑浊而沉淀呈积粉样,小腹下坠,尿意不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大便溏薄,为脾虚气陷尿浊。劳倦伤脾,脾虚气陷,约束无力,精微下流,故尿液浑浊。

③肾阳虚衰:小便浑浊,尿频数量多,伴有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属肾阳虚衰尿浊。因肾阳虚衰,膀胱泌别失职,脂液失约,故小便浑浊,但色淡不浓。

④肾阴亏虚:小便浑浊如泔浆,尿量不多,烦热口干,腰膝酸软,为肾阴亏虚尿浊。因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热移膀胱,气化失司,清浊不分,故小便浑浊如米泔。

(3)尿血:是指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之淡红、鲜红、红赤,甚或夹杂血块,或为淡酱油色。尿血又称为溺血,溲血或小便出血。

①热结膀胱:小便短涩带血,色鲜红或暗红,伴有尿道刺痛或灼热感,小腹胀满,腰酸痛,间有发热,口渴喜饮,为热迫膀胱尿血。因邪热由表入里,结于下焦,迫及膀胱,损伤血络,故而尿血。

②阴虚火旺:小便色赤带血,伴头昏目眩,咽干,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属阴虚火旺尿血,肾阴亏虚,则虚火内动,灼伤血脉,因而血随尿出。

③脾肾不固:小便带血,面色萎黄,精神萎顿,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纳减便溏,腰腿酸软,为脾肾不固尿血。因饮食劳倦等原因伤及脾肾,脾虚则统血无力,肾虚则不能固摄,以致血溢脉外,渗入水道而成尿血。

④气滞血瘀:尿血,血色较暗,少腹刺痛拒按,或可触到积块,时有低热,为气滞血瘀尿血。气机阻滞,瘀血凝结于肾或膀胱,瘀久则络破血溢,而致尿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