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新用户54657n8O 2022-04-13

三、“六淫”致病

六淫也就是“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

人类的生存与外环境息息相关。春秋四季,寒暑往来的时序变迁,南北湿燥,滨海高山的地理差异,造就了大自然气候的万千变化。在争取生存的斗争实践中,人类锻炼了自身对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并逐步认识到要想防病健身,益寿延年就必须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合理调摄起居劳作,休养生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一整套比较合理的“摄生”方法以颐养天年。

自然界的万千气候变化既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客观环境,同时也为人类的发病布下了灾难的种种祸端。这正如水能载舟也能夏舟的道理一样。万千气象大致可以归纳概括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正常的气候变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当自然气候发生反常的剧烈变异并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足以导致疾病发生的时候,六气才称为“六淫”。淫,含有侵袭淫害的意思,即指为致病因素,所以六淫又称为六邪。六淫是祖国医学范畴内所特有的病因概念。

(一)六淫的致病特点

六淫起因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异,所以主要是一些外因性的致病因素。明显的季性是六淫致病的最基本的特点。由于自然界中四季各有所司,六气隶属不同,所以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也有各自的易发疾病。大地春回之际,冰雪消融,暖风频吹,天气由寒渐温并趋向煊热,春季就多见风病、温病;夏至之后,炎暑渐盛,酷热炽人,便多见暑病、热(火)病;夏末秋初之际(长夏之时),濡暑未退而兼之湿盛多雨,则多见暑病、湿病;时至中秋,气爽天高,凉风萧瑟,又多见燥病;冬至来临之后,寒风凛冽,雪爱冰封,伤于寒邪的病证比较多见。这些都说明某些疾病在相应的季节内发病率增高,有的疾病甚至只发生在某一特定季节內。例如“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就明确划定了暑病

发生的严格季节时限。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却又不仅仅是“春温、夏暑、秋燥、冬寒”这一简单的固定程式。所谓“年年度寒暑,岁岁不相同”,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也常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动而产生一定的季节偏移。在不同年份里,同一季节的气候特点(即司令之气)既可以发生的或早或迟(即未至而至,应至未至),也可以表现为或盛或衰(即太过,不及),从而影响到疾病发生机率或性质的交化,导致某些疾病提前或延迟发生。謦奶,由于时令不正,始及早春本应春寒料峭,却一反常态而显得煊热异常,“未至而至”,春温早至,是为太过,便多见温病;若冬季无雪,春少雨,则春温兼燥’阳春已过却暖风迟来,寒气依然袭人,“应至未至”,春温晚至,是为不及,仍可以多见寒病;若阴云时布,淫雨霏霏,则春寒兼湿。其他各季节的六淫致病都有这种特点。因此,我们必颁依据实在的气候变异来估量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及其偏移。

六淫致病受地区环境的影响。东湿西燥,南暖北寒的地域性差异使同一季节的气倏特点又出现地理的不同,各种疾病的发生也就必然因之而异。此外还要注意具体的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如工作或生活居处环卑湿寒凉的,多见寒病、湿病;淋雨涉水也每易导致湿邪侵淫;虽值盛夏而在寒凉的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仍可以发生寒病;虽处严冬而在炽热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仍可见热病。总之,六淫致病的外因性所表现的季节和地理性特点是具体的容观的,不能理解为筒单的抽象程式。

六淫致病既可以单一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同时或先后致病。醬如临床上多见风温(热)、风寒、风寒湿、暑湿、燥火等联合发病的情况。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常因某些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病因性质的变化,如素体蕴热的病人,触冒风寒则容易出现风寒在表而内兼里热的“寒包火”证型;某些病人则由于风寒表证失于疏解宣散,延误病机以致风寒內传入里化热;基于六淫个性不同,寒邪内侵易兼湿盛,温热淫害易于化火化燥等。尽管其中有些本属病机因素,已不完全是外因性的六淫,但致病特点则大致相同,而且它的出现与六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六淫致病的外因性决定了它特有的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的发病形式和传变层次。中医学里的“卫、气、营、血”,“上焦、中焦、下焦”(三焦),“太阴、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等辨证方法,就其概念的内涵来说,都具有从病因病机学角度指明六淫致病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的发病途径和传变层次的意义。同时它作为辨证方法则供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疾病加以随宜选择使用,从而便于指导治疗和预测转归。

六淫致病的重要条件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作为外因性的致病因素,六淫侵害人体就必须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内因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如果正气充沛,就可以闭拒邪气侵淫,即使外环境中存在淫威胁也不易发病,否则疾病就很难防止发生。例如素体气虚、卫表疏泄的人,平时就怕风、多汗,俗谓“弱不经风之体”,一旦季节更迭,气候稍有变动便易发生感冒;素体阴虚,过度劳作的人,在盛暑酷热的气候环境下,比较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古人很早就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种认识在令天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

邪与正的矛盾斗争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规定着其发展的特有形式。譬如六淫致病的发病方式及传变层次(合病、并病、循经、直中、顺传、逆传等),证候的显现特点(寒、热、实、虚、表、里等)及其预后转归无一不和正气的强弱有关。同为感受外邪,素休阳虚的病人则容易出现风寒表证,而素体阴虚的病人比较容易出现风热表证。这种由于体质差异而見证各不相同的临床现象,启示我们必须把具体的病因和机体的反应性绪合超来,才能完整理解中医的病因学说,正确认识六淫致病的实在的临床意义。“审证求因”的分析疾病方法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六淫致病与相应脏腑有着密切影响。中医认为四季之中,五脏各有主时及主气,六淫致病常常表现为与相关脏腑有一定的“亲和性”。譬如心主火,主于夏,暑热火邪就容易伤害于心肺恶寒,恶燥,喜润,主于秋,温热燥邪及寒邪均容易伤害于肺;脾主长夏,恶湿,湿邪、寒邪便容易伤脾等。脏腑与六淫的互相影响有其生理病理基础,两者的彼此影晌是明显的。同时某些脏腑的病理变动还可以产生内游性的风、寒、湿、燥、火,尽管它们基本上是內在的病机变化的结果,但是也常常作为继发性的病因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致病特点,证候性质与外六淫又多相近似,所以依附在六淫范畴加以讨论。为了区别于外因性的六淫,这些内源性的病邪常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这些都说明,中医学里的六淫,已完全不是仅指自然界的实在的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现象了,它作为病因概念早已被赋于了新的内涵。

(二)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春主风”,这是中医学里的四季分主六气的分类归属方法,实际上四季都可以有风的出现,或和风徐缓,或狂风飞扬,或暖风煦人,或寒风刺骨,自然界的风有千姿百态,风淫致病更是变幻莫测。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起因于自然气候的变异,内风则与肝脏的理变动有关。

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因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六淫之首,百病之端。寒、湿、燥、火等邪多依附于风,常常以风为先导而乘隙袭人,如风与寒,风与湿,风与热等多是联合发病。至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导致经脉痹阻,关节疼痛的情况更是明显的例证。内因的风邪或虚风渐起,头癲眩晕,手足麻木或肝风上旋,卒为中风,昏迷僵仆;或风火相煽,状热神昏,手足抽搐,变证多端而且容易形成心肝、肝肾、肝脾等多脏同病。由于风邪致病的范围极其广泛,临床见证变幻多端,所以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

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开泄的特性。风淫致病多见病位浅表的病症,如外风侵袭多伤人的卫表肌腠,出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的表现。许多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都常与风淫有关。风伤于卫,腠理疏泄,故恶风、汗出,风邪在表,风性升发向上,放脉见浮象。诸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症亦多责之于风淫所致。如风疹、荨麻疹(风疹块)等皆是。

至于临床上将皮肤色素变异出现的白斑称为白癜风,将阴囊湿疹瘙痒肿胀称为绣球风等,也是基于病位浅表的特点加以命名。由于风性轻扬升发上浮,所以风淫致病还容易出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致病特点。诸如头痛、昡晕、眼疾、病、咽痛、咳喘、口眼歪斜、舌强不语等头面、五官、呼吸邀病症皆多风淫所致。

有的则直接冠以风名,如头痛日久不愈称为头风,眼疾迎风流泪俗称风流眼,口眼歪斜称吊线风,水肿骤起漫溢头面四肢,肌肤皆肿者称为风水等。因为肺为五脏之华,居至上之位,《内经》中理有“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说法。风淫所病必易伤肺而出现咳喘等呼吸道病症,所以小儿暴喘危殆者又称为马脾风。当然其中另有病起疾暴之意。

风性变动不居,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的重要特征是飄忽不定,变幻莫测,形无常态,病无定位。如痹证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临床上判定风邪偏盛时主要依据其关节串痛,发无定位,往来游走的特殊表现,并称之为风痹(行痹);荨麻疹的皮疹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发无定时,形无常态,因此又称为风疹块。因为风邪致病所出现的皮疹名数都有瘙痒明显的表现,又有“风胜则痒”的说法。这些都体现了风邪致病变动不居,善行数变的特征。同时善行数变还表现为风淫致病多起病急骤,迅即恶化,前面提到的小儿暴喘,病势危殆者称为马脾风,蕴含有此意。其他如风邪卒中,病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痉厥抽搐或移时复苏,神识虽清而偏瘫失语或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病势转化极速。

“中风”这个名称就体现了“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的发病特点。尽管多数并非外感风邪,而主要是肝阳亢逆,阳化风动的内风为患,冠以“中风”之名也主要是由于发病疾暴,变化迅猛的发病方式而定。

风性动摇不定。风为阳邪变动不居,风淫致病极易出现人体某一部位或全身的运动性症状。亦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所强调的那样,头晕目眩,手足震颤、两目窜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病症多由风淫而起。但是这种情况更多地见于内风致病,即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的生理功能主藏血,赖肾水的滋涵,系于筋而关于目,肝之致病不仅由于肝气、肝火、肝阳、肝风的相互影响,而且与心火炽盛,肾水亏乏有密切关系。诸凡热极生风,风火相煽,肝阳暴张,阳化风动,阴血不足,筋失濡润,都可以导致内风骤起。至于嶽痫一类的病症,虽然不是风邪直接致病,也常以其发病特点而称为羊痫风。

2、常见的风邪病证

外风证以头面、肌表或呼吸道的病症居多,通常有起病急、病程短、病无定位、形无常态、变幻莫测、时隐时现的特征。某些外感性疾病或呼吸道感染的初起多见外风证的表风伤于卫: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则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塞流涕、咽痒而咳,或见肢体酸楚不舒,苔薄白,脉多浮滑或浮缓。治疗方法以疏风解肌,调和营卫为主。

风寒在表:风邪夹寒若伤人肌表,则基本症状与伤风证相同。但因兼有寒邪侵淫,所以头痛项强、恶寒无汗、肢体疼痛等症明显,脉多浮紧。治疗方法以疏风散寒,辛温解表为主。

风热在表:风邪夹热(温)伤人肌表,其主症亦同伤风证。但兼温热侵淫,所以徴恶风寒,而且头痛目赤、咽痛口渴、咳嗽痰稠等症明显,舌红苔薄賓,脉多浮数。治疗方法以疏风清热,辛凉解肌为主。

风湿在表:风邪夹湿伤人肌表,除伤风症状外,由于湿性重着,阻滞气机,所以头身困雹,肢体酸楚、关节烦痛、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口淡不渴等症明显,苔薄白腻,脉浮缓或濡缓。治疗方法以疏风祛混、窨苦宣泄为主。

风邪中络:风中于络则气血痹阻,临床上多见头痛而胀、汗出恶风,面肌痉挛、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皮肤痒感,状若蚁行,苔戇白腻,脉浮缓或弦滑。治疗方法以疏风散邪,和血通络为主。

风痹(行痹):痹证初起,风淫偏盛,经脉不利,肢体关节呈游走性疼艏,恶风汗出或兼身热,脉多浮缓或弦。治疗方法以豌风懣络、蠲痹散邪为主。

风水:风淫于表,肺气壅滞,水湿浸溢肌肤,水肿初起以头面部明显,迅即蔓延仝身,可见于急性肾炎、肾病或慢性肾炎的水肿阶段。但是多具有发热、恶风、无汗、咳嗽喘促、小便不利等症,苔薄白微腻,脉浮。治疗方法以疏风散邪,宣肺利水为主。

风疹:风伤肺卫,血终不和,均可发生各种形态的皮疹,或细小如粟,或融合成片,此起彼伏,漫无定处,时隐时现,瘙痒明显,皮疹色洋淡红,可伴有发热、恶风、无汗等症,苔薄白,脉浮。此处所说的风疹不只限于小儿传染病范围内的风疹。治疗方法均以疏风散邪,解肌透疹为主。

内风证多表现为精神及运动性病证,起病可急可缓,病程或长或短,但以疾暴振动之状常见,以肝风内动为主而影响及于心、肾、脾等脏。

热极生风:可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因高热而致风淫骤起,形成热助风势,火借风成的风火相煽局面,病势危急。症见高热不退、骤发痉厥、牙关紧闭、两目窜视、惊呼谵妄、喉中痰壅、手足搐搦、角弓反张,或见神志昏迷,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治疗方法则以清热熄风,镇惊豁痰为主。

肝风恣虐:多由于素体阴虚,肝阳亢逆,阳化风动,临床见证有缓急之分。其渐起者,头痛而胀、眩晕耳鸣、心中烘热、烦躁颧红、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失眠多梦、盗汗遗精、腰膝酸软,舌红苔少或见黄腻,脉弦细数。如更年期综合征、某些内分泌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可以出现此证,治疗方法以育阴潜阳,熄风镇静为主。其骤发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涌,牙关紧闭,两目窜视,颈项强直,四肢抽搖,角弓反张,舌红苔膩,脉多弦急,治疗方法以豁痰开闭,熄风镇惊为主。此时多为中风的闭证阶段,风痰上扰,气血冲逆,蒙蔽清窍,闭塞经络,病势多较危急。若能复苏,则可能出现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舌强不语、神情朵滞等后遗症;若不能复苏,则由內闭而迅速发展为阳气脱,病多危殆。其治疗方法又当随证抉择。

血虚风动:肝主藏血而荣于经筋,若素体阴虚或失血过多,筋失荣养,或久病之后阴液亏粔,筋失濡润,均可导致虚风内起。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昏黑,手足麻木,肌肤不仁,肢体蠕蟠震颤,筋脉拘急挛缩,或兼午后潮热,形瘦颧红,失眠多梦,盗汗遗精,舌绛红而干,脉弦细数。临床上见于体质虚弱,动脉硬化,严重贫血或某些颅内感染的后遗症期,治疗方法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为主。

慢脾风:它是小儿慢惊风中的一种特殊证型。主要由于吐泻日久,导致脾气虚乏,阳气衰弱,肝风乘虚而起,凌侮脾脏而发生的惊风证候。按五行分类归属,肝属木,脾属土,脾虚之后,肝气横逆侮脾,所以又称为“÷虛木贼”。症见吐泻日久不愈,面色黄白或青黯无华,神情呆滞,睡中露睛,呼吸微弱,哭声低微,手足发凉,不思饮食,腹胀腹痛,手足抽动,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方法应予温阳补气,健脾柔肝为主。

(三)寒邪

寒为冬季的主气。四季虽然都可以有寒气出现,但徵甚悬殊,其夏凉送爽者沁心悦意,其冬寒凛测者冷彻肌骨。寒邪致病亦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以自然气候的变异为起因,内寒则由脏腑的阳衰阴盛而肇端。

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伤人阳气。寒在阴阳属性分类上隶属于阴,即所谓“阴盛则寒”。寒邪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以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为主要特征,所以有“阴盛则阳病”的说法。阴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外可以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害;在内可以资生气化,温煦气血,鼓动脏腑的生理功能。所以古人喻之为“阳气者,若天与目,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寒邪侵淫,损伤阳气,必然导致阳气温煦无力,从而出现一系列以脏腑功能衰退为特征的寒性病证。如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阻则出现发热、无汗、恶寒、体痛等外感表证。虽然“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说法是将“寒”作为一个包罗多种外感性病因在内的广义概念加以使用的,但是寒邪是引起外感性热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则是应该肯定的。某些体弱或中气素虚的病人,一旦感受寒邪还可能出现寒邪直中于里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寒喜暖、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身无大热、手足逆冷、脘腹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注:是“浊气”,不是“浊阴”,读经的时候,象这种关键字是一个也不能变的。)”胀,腹痛肠呜、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等症状,因而有“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认识。一般说来,凡是阴寒内盛,脏腑阳气衰弱的病人,都可能出现里寒证,但临床上以脾、肾二脏的里寒证多见。

寒性凝滞。人身的气血津液皆依赖阳气的资生气化,并偺助于阳气的温煦鼓动而通达于经脉之中,输布于周身内外。寒为阴邪,其性凝敛而阻滞阳气畅达,以致气滯血瘀,津液不行,经脉闭阻,从而容易发生各种痹痛之证。如寒邪客犯脉,痹阻气血,常出现关节疼痛而位置多固定不移的寒痹;寒邪客犯肠胃,气凝血涩,阳气失其冲和温煦,则出现脘腹䐜胀、肠鸣腹泻、时腹自痛的中焦寒证寒邪痹阻胸阳,阳虚不能化饮,寒饮停踞在胸胁,或由于“宗气不行,血为之泣”,发生心血瘀阻,脉络不畅,均可以导致胸痹而出现胸胁肋疼骟、气短、咳嗽或难以平卧等症状。正是基于寒性漩滞的认识,人们认为寒邪阻滞气机而发生疼痛症状的机率比其他因素要高得多。

寒性收引。收引与凝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特性。寒邪侵袭人体凝滞气机,很容易岀现一些收缩牵引的表现。醫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寒冷的环境里或在水温过低的水中游泳,腿部往往会发生“抽筋”的现象;由于天气寒冷衣着过于单薄时,人们也常会作出缩首踡身的样子,就都是“寒则气收”的表现。正是基于这些生活实践的体验,古人总绪出寒性收引的致病特点。寒邪侵袭肌表则卫阳阻遏,毛窍收缩,从而出现恶寒、无汗,毛囊粟起,身体战栗以及骨节疼痛等症状;寒邪客犯经脉关节则经脉收引,拘急而痛,关节屈伸不利;寒邪客犯肝脉则小腹部拘急痉挛,疝气冷痛等症便容易发生。

2、常见的寒邪病证

外寒证以某些外感病的初起,呼吸道及四肢关节病变多见。寒邪直中于里比较易见胃肠道的病证。外寒证多由劁冒风寒而起,尤以冬寒季节发病机率最高。

寒邪在表:寒邪伤人肌表,阻遏卫阳,壅滞营阴,导致太阳经脉不利,气血流通受阻,经脉拘急,病人多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痛、肢体关节疼痛、脉浮紧等症。

如太阳病伤寒证即是比较典型的寒邪在表证候。由于寒邪多与风邪联合致病,故一般症状与风寒在表相同。治疗方法以辛温发表,疏风散寒为主。

寒湿在表:寒湿均为阴邪,都易伤人阳气,寒湿伤于肌表,容易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而沉重感或如物束缚、肢体困重酸楚或肢节腰背酸痛等症,苔白腻,脉浮缓或弦。治疗方法以辛温解表,散寒祛湿为主。

寒痹(痛痹):寒邪侵袭经脉,阳气温煦无力,气血凝带,经脉痹阻或筋脉拘急,均可导致痹痛。临床上以寒湿合邪留滞关节的更多见。病人关节疼痛剧烈或拘急屈伸不利,痛处固定,畏寒喜暖,得热则舒,過冷加重,季节或气候变动对寒痹病情影响十分明显,苔白腻,脉沉迟或弦缓。治疗方法以温经散寒,通络蠲痹为主。

寒伤脾胃:多由于外寒直中于里或过食生冷所致。寒伤脾胃则中阳不振,气机凝滞,中焦升降枢机失其常态,或呕、或痛、或泻,或数症并见。这类病人平素脾胃阳虚气弱,是其重要内因。临床上多见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食欲不振、肠鸣腹泻、恶寒喜暖,也可以外兼发热、身痛等表证。其呕吐物及粪便多为清淡稀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臭味不大,小便清长,这些都符合“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特点,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治疗方法以温中散寒为主,可根据不同情况配伍降逆和胃,理脾止泄,芳香化浊,调气止痛,辛温解表诸法兼治。

内寒证主要是脏腑阳衰气弱,生理功能衰退而发生的“阳虚阴盛,寒自内生”的病理变化。内寒证也可以在外寒內侵,阳气虚衰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各脏腑均可以出现寒证,但临床所见仍以脾、肾二脏居多。

肺寒证:肺为娇脏喜温恶寒,《内经》中就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主一身气化,肺气不足,则寒饮内踞,而发生肺寒证。肺主呼吸,肺气不足则肃降失调,必然导致气道通行受阻,津液泛为痰饮。常见病症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恶风自汗、鼻塞不畅、涕流清稀、咳嗽哮喘、痰多清稀或如涎沫,苔白腻,脉弦缓。治疗方法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为主。

脾寒证:气虚阳衰则阴寒内生,脾阳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焦阳气的盛衰,寒踞中焦也常以伤害脾阳为主。由于脾的病理生理特点是恶寒喜温,恶湿喜燥,脾阳不足则津液输化失常,寒湿困阻中焦。其常见病症为:面色苍白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时腹自痛、肠鸣腹泻、倦怠乏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或肢体水肿日久不消,按之深陷不起,小便清长或不利,苔白腻,脉沉缓或迟。治疗方法以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为主。

肾寒证:肾为先天之本,藏有真阴真阳,肾的阳气盛衰影响到全身各脏腑的阳气盛衰,各脏腑阳发展烈严重阶段莫不累及于肾阳。所以阳虚内寒证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就概括了这一特点。肾阳虚衰不仅影响人体的生殖机能,水液代谢,而且可以波及全身,元阳不足时各脏均可受到不同影响,其中以心、脾两脏为甚。

心肾阳衰时,阳虚不能主水,寒水上凌于心则心悸不宁脾肾阳衰时,火不暖土,肾失封藏,三焦气化受阻,则寒湿侮胆出现五更泻或水肿漫溢。当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时,其常见病症为: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呕吐消诞、脘闷腹胀、腹痛肠鸣、黎明腹泻或久泻不止、下利清谷、畏寒喜温、手足逆冷、水肿或腹水日久不消、按之深陷不起、腰膝酸软、阳萎精冷、宫寒不孕、小便清长或不利,苔白滑,脉沉细迟。治疗方法以温肾助阳,逐寒利水为主,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四)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性属火属热而兼湿,有严格的季节性,即所谓“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入秋之后暑气渐消,虽有“伏暑晩发”的特殊情况,但起病之因也是夏伤于暑所致。由于暑邪概因自然界的炎暑酷夏逼蒸而成,所以纯属外淫,并无内暑之说。心主火而通于夏,暑邪内迫则易于伤心。

1、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夏暑之季,正是四季之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若暑气过盛,炎热逼蒸,必然使人难以适应,发病之后常出现一些类似火邪、热邪致病的某些特征。如表现为高热、面赤、多汗、口渴、烦躁、谵妄、喘促、舌红或绛、苔黄厚、脉洪数等。由于早期主要的常见症以阳明(胃)的热证为主,叶天士曾提出过“夏暑发自阳明”的病理认识。既然炎热过盛为暑,发病又以热证为特征,那么暑为阳邪,就不言自明。至于所谓的“阴暑”之称,乃是指在夏暑之季,为了消暑避热而啖冰饮冷、露宿贪凉、风吹冷浴太过等原因而招致触冒风寒所发生的某些外感性病证,意在区别于暑热本证。虽然阴暑的称谓有混淆之嫌,但从反面却明确了暑为阳邪的基本特征。

暑性升散,易于耗气伤津。暑为阳邪,性易升散。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而汗出涔涔,大量汘液外泄不仅耗伤津液,而且由于气随津泄导致气虚。所以《内经》说:“炅(jiǒng热;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素问·举痛论》)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虚矣”。这就是临床上为什么感受暑邪之后常会出现倦怠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目眩、甚至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的原因。热伤气,是中医学病理中最基本的简明概念之一,所谓“壮火之气衰”就是指的炎热亢盛时对人体正气的耗损。暑热之伤津除汗出过多而外,还可以由于炎热之邪直接煎耗体内阴液,从而发生口渴喜饮、心烦、小便色赤量少等症。另一方面,中暑的发生从内因来看与体质气阴素亏,也不无关系。如《内经》在讨论煎厥的成因时指出: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暑多夹湿。由于盛夏炎磬之季,雨水频多,日晒热蒸,空气湿度很大,所以暑邪致病常兼有湿邪的特征。如头晕而沉、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止、大便溏泄等。暑邪既然是湿热合邪,有时候会因而出现暑热偏盛或暑湿偏盛的不同表现。

2、常见的暑邪病证

暑邪纯属外淫,与外界自然气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有夹湿兼热易伤气津的致病特点,而且有比较严格的发病季节,凡发生于夏至之后到秋分之前的温热性症证常与暑邪致病有关。

伤暑:感受暑热的轻症。病人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身不适、倦怠乏力、心烦口渴、低热、多汗、胸闷、食欲不振、小便赤涩等症状,舌红苔薄腻,脉多濡数。治疗方法以芳香宣化,清暑泄热为主。

中暑:感受暑热的重症。在盛夏炎暑时病人卒然出现面赤高热、头晕头痛、多汗喘喝、呕恶胸闷、甚至猝然晕倒不省人事或手足递冷,舌苔垢腻,脉洪数或沉伏。治疗方法以清暑益气,泄热开闭为主。昏仆者先予芳香开窍。

暑湿:感受暑邪而湿邪偏盛者,多见气机阻遏,湿困于睥之证。病人面黄而垢,低热缠绵、头晕多汗、泛恶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色黄如糜或如水样胶体困怠,舌红苔厚腻,脉濡数。治疗方法以芳香化浊,宣暑利湿为主。

暑温:起病多急,病人常有高热不退、烦渴多汗、头痛呕吐、嗜睡或谵妄,舌绛红苔厚膩或黄糙,脉洪数或沉数。暑温有偏热偏湿的证候差异。当暑邪伤心,热入营血之后,可以出现神志昏迷、痉厥抽风、手足逆冷等症,即所谓之暑厥、暑风之证。暑温的治疗方法宜首用辛凉,继用甘寒,清暑泄热而敛气津;醫厥与暑风重症,治疗时应注意芳香开窍,清心豁痰,镇痉熄风。

(五)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四季均可有湿,但以夏秋之交湿气蒸腾,雨水频多,所以湿邪淫害人体以长夏为甚。湿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浸渍肌腠、经络、关节,多与自然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内湿困遏脾胃,多由脏腑功能失调而起。外湿与内湿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影响。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性重浊粘滞。湿淫所害,浊阴弥漫,清阳为之困遏,多表现为一系列特有的临床痘状。重,即沉重或重着,主要是指病人的自我感觉症状。如头部为诸阳之会,湿邪困阻则清阳不展,以致出现头重如裹、昏蒙不爽,或兼耳聋失聪等症;湿邪侵淫肌腠,阳郁不伸,气血痹阻,则见肢体倦怠困重乏力、肌肤麻木不仁,或水肿漫溢肌肤,或发为白瘩、水痘等症;湿邪痹阻经络,留连关节则见腰脊强直不利,困重沉着艰于行动,关节肿胀疼痛重着,故湿邪为痹又称为着痹。浊,即浑浊,主要是一些外现症状。如湿邪留滞,病人多见面黄而垢,如蒙灰尘之状,两目多眵;湿困于中大便溏泻,寒湿者泻如清水,湿热者粪如酱色,粘滞不爽;湿阻于下,小便淋涩不爽,尿液浑浊,或尿如脂膏,或妇人带下腥秽。由于湿性重浊,湿淫致病多见下部症状,所以又有“湿邪易伤人于下”的说法。粘滞,在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指其病理特征。如湿邪为惠,起病多缓慢,病程冗长,缠绵难愈,临床上湿邪导致的发热常表现为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日久不退;湿温之证,其症状层层抽剥,治疗难奏速效,病程迁延难愈,更突出反映了湿性粘滞的特点。

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之如雾,从阳则开,从阴则凝湿邪弥漫则阻滞气机,损伤阳气。人体的气机亓哗运布虽然由五脏分主,但以中焦脾胃为升降之枢机。脾主湿而恶湿,赖阳气而司运化。湿邪氤氲,气机为之痞塞,对脾的影响尤其明显。所以渥邪伤人,虽然可以漫布三焦,影响全身,但脾气困阻的症状最为常见。如腹泻的病机有“无不作泻”的认识,一些腹水胀满之疾亦多以脾湿论治,而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湿之在上,蒙蔽清阳则头重如裹,湿之在中,困遏脾阳则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厌食油腻、胸脘痞闷不舒、腹胀肠鸣、或泻或痢、腹水或肢体水肿,由于脾主四肢肌肉,湿困脾遏,阳气不伸则肢体倦怠,困重沉着;湿之在下,膀些气化受阻则尿少或淋沥不爽。此外临床常见的身热不扬,表情淡漠等症,与湿阻气机,损伤阳气亦不无关系。

2、常见的湿邪病证

外湿为息以漫淫肌腠、经络、关节为主,但也可以内涉营血或累及脏腑。湿从表入,除易兼风邪之外,还可以寒湿或湿热合邪。湿痹:湿邪痹阻经脉,留连关节,气血循行不畅,症见肢体关节烦痛重着,或关节微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過阴雨天气则诸证加重,舌苔厚腻,脉弦缓。治疗方法以疏风利湿,蠲痹通络为主。(蠲读juān 除去,免除:蠲除。蠲免。 显示,昭明:“惠公蠲其大德”。 古文同“涓”,清洁。)

湿阻:多见于温暖潮湿地区及长夏季节,症见面垢,头晕,恶心呕吐,口淡或甜腻,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方法以芳香化浊,淡渗利湿为主。

湿温:邪在卫气阶段,起病缓慢,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头重如裹、面垢而黄、恶呕纳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体表出现白痞,倦怠乏力、表情淡漠、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秽浊,脉濡数。洽疗方法以芳香宣化,清热利湿,淡渗通阳为主。

内湿见证以脾为主,或者旁及肝胆,累及下焦、膀胱或二肠。湿邪阻滞,气化不行,或湿从寒化,或湿从热化,临床见证不一。

湿热黄疸:可见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胆系感染、溶血性黄疸等病。湿热郁蒸,肝胆疏泄不利,则身热不扬、倦怠乏力、面目黄疸、汗多肤痒、口苦心烦、呕恶纳呆、厌食油腻、胸脘痞闷、胁肋胀痛、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疗方法以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为主。

湿困于脾:脾司运化而输布津液,主湿而恶湿。湿盛困遏脾阳,则运化失职,水泮不布,多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及水液代谢失调病症。如倦怠乏力,肢体困重,呕恶食少,胸脘痞闷,腹胀腹痛,肠鸣有},腹泻消稀或痢下粘滯秽浊,浮肿尿少或腹水胀满,舌苔厚腻,脉沉缓。治疗方法以燥湿健脾,行气利水为主,随证加减。

下焦湿热:湿热互结下焦,膀胱气化受阻,可见低热多汗、少腹胀痛、尿血、便血、尿频急而痛、小便浑浊黄赤、淋涩不利、下肢或足部浮肿、湿疮浸淫、妇人带下诸证。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为主。

(六)燥邪

燥为秋之主气。舯秋之后,万物萧索,凉风刚劲,空气趋向干燥,所以燥淫致病比较多见。但秋季之外,凡因气候煊热,雨雪稀少,多风丽干燥,都可以形成燥淫致病的条件。外燥有凉燥、温燥之分;内燥则山于热邪煎炼,误治劫夺,久病之后脏腑虚损以致津液精血过耗而成。

1、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于伤涔柢浟。燥为阳邪,其性于濕砡涩。“燥胜则干”,多表现为一系列津液不足,精血虚损的病证,如鼻干涕少、咽干而痒、声音嘶哑、干咳痰少或痰色白粘咯吐不爽、口唇焦裂、口渴思饮、大便干结、小便赤涩、肌肤不荣、毛发焦枯、舌红而干、苔糙或焦裂起刺、脉纽数等阴津亏损表现。所谓“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就明确概括了燥淫致病的基本特点。外燥致病主耍与自然气候变异有关,凡深秋或冬末、春初之际,由于雨雪稀少,气候煊热或风频刚劲,空气湿度明显下降时,便易形成燥淫而发病。一般来讲,温燥与凉燥主要以是否兼有热象为区别,多与气候的过与不及有关,可参照气候变化的特点而定。临床上温燥比较凉燥更多见,这与温热之邪易于伤津损液不无关系。至于内燥致病的成因则甚多,如温热病的过程中常见有不同程度的伤津损液表现,热邪愈炽,津伤愈甚,高热日久,或温热病的后期,各脏腑的伤津化燥之证更属常见。方如白虎加参汤、沙参麦冬汤、增浓汤、复脉汤、五汁饮等皆是为生津濡液,养阴润燥而设。误治也常是伤津化焯的重要成因,凡发汗、涌吐、利尿、攻泻等法使用不当,或过用苦寒,妄投辛热之剂,均可伤津劫液,导致阴虚化燥之弊。津伤于外者筋失濡润而拘急;津损于内者肠枯胃燥而便秘;津乏于上者肃降不行而音哑于咳;津亏于下者气化不利而小便短涩。凡此种种都因燥而干涸枯涩。

燥淫所伤,肺胃为甚。肺喜润恶燥,司呼吸之职,借口草而通于外界自然之气,所以外燥淫害,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燥邪所伤,津枯不润,必然影响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以致呼吸不利,发生各种呼吸道病症。如发热、恶风寒、鼻于涕少、咽干喉痒、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如白胶咯吐不爽、或呛咳而痰中带血、胸痛苦满、喘息。由亍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还可以出现便秘腹胀等症。肺燥起于内因者或由热盛津伤,或由肝火炽盛销烁肺阴,或由本脏虚损肺阴不足,则其临床见证不一。胃为阳土,居六腑之首,“泻而不藏”,在生上以通为顺,以降为和,以润为常,喜润而恶燥。所以各种原因导致的伤津损液、阴虚血少,都可以影响胃的通降功能。胃的燥热证是比较常见的,如潮热多汗、烦渴引饮、唇口焦裂、齿干舌燥、腹胀满痛、大便燥结、小便赤涩、苔焦黄起刺等症。由于肺胃生理关连十分密切,而且都有善润恶燥的特点,所以内燥证肺胃同痞的情况比较多见。

2、常见的燥邪病证

外燥证以某些外感性病证多见。燥而有热者为温燥,燥而兼寒者为凉燥,但都以伤津损液而表现为千湄枯涩的症状为共同特点。

温燥:燥而兼热,多见于久晴无雨或应寒反温,气候煊热的春秋之季。燥邪外袭,淫伤于肺,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眩晕、肤燥无汘、彝亍涕少、口燥烦渴、咽喉肿痛、咽痒而干、干咳痰少或痰色白粘如胶、咯痰不爽、或呛咳声嘶、或痰中带血、咳引胸崩、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而千,脉浮数或弦数。治疗方法以潸热润燥,宣肺化痰为主。

凉燥:时至深秋,或未及中秋但雨水稀少,秋风刚劲,未至而至天气早寒,易见凉燥之证。燥邪伤肺症见发热、恶风寒、头痛眩晕、体痛无汙、肌肤枯燥、咽痒、鼻干涕少,咳痰少或咯痰不爽、口千唇裂,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或浮紧。治疗方法以疏表宣肺,润燥化痰为主。

内燥证依其成因及所伤脏腑不同而见证各异,以津液消亡,精血内夺比较明显,因此临床所见其于涸枯涩的特点尤为显著。

肺燥阴虚:邪热销烁,久病伤阴或痨瘵(瘵 zhɑi (1) 病。多指痨病 [disease] 念其服劳之久,悯其撄瘵之深。--宋·王安石《乞退表)虚损,以致津液耗损,阴虚不足,肺燥而虚火内燔(燔fán焚烧:“燔诗书而明法度”),肃降失职,呼吸为之不利。症见潮热颧红、形体消瘦、肌肤枯燥、毛发不泽、口燥、咽干、干咳或呛咳、咳声嘶哑无力、痰少或痰中带血、咯翦胸痛、喘息气短、昡晕耳鸣、盗汗失眠,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或细弦。治疗方法以清燥肃肺,养阴生津为主。

燥热内结:邪热炽盛,劫夺津液,多易化燥而内结胃肠。伤津轻者。燥热无形,症见壮热多汗,唇干口燥,烦渴引饮,苔黄燥,脉洪数。治以清热生津为主;伤津重者,燥热有形,症见潮热多汘,唇裂口燥,烦躁谵妄,腹瀇胀痛,大便燥结不通,小便赤涩而短,齿千无津,舌红苔黄褐或焦黑起芒刺,脉沉数。治法以润燥软坚,急下存阴;若热邪已衰,阴液损伤较重,以致肠枯便燥者,治法当以养阴增液,润肠通便为主。具体方药更须随证斟酌。

精枯血燥:由于失血过多,误治劫夺,久病虚損,以致肝肾阴虚,精枯血燥,则可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汘、肌肤干涩、毛发焦枯、神情疲惫、腰膝酸软、气短心悸、声嘶息微、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或经闭不行、或大便干结状如羊失,舌红无苔,脉细数或细弦。治疗方法以滋肾填精,养血润燥为主。

(七) 火(热)邪

火热为夏季的主气。火热同属,在自然界中火本有形,热则无形,热只是火的一种能量释放形式。在祖国医学范畴内,火有其特定的含义,生理上它是阳气盛衰的具体象征,病理上它又是一种炽烈而变幻多端的致病因素。温与热,只是微甚之别,但两者都专指为致病因素。一般来说,作为病因概念,火邪多由內生,起因于脏腑阴阳失调s温邪慨因外感,柴端于自然气候变异;热邪则外感内伤均可以发生。所以内则火热并称,外则温热同名。虽然火热同属,温热相近,但是温邪与火邪在某些特性上则相去已远,还须注意其间的区别。火热致病易伤于心,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外肝、胆、胃、肾等脏腑在火邪致病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为阳邪,其性上炎。火热之邪皆由阳气亢盛而起,所谓“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最终则表现为火热淫害。临述见证如高热不退、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渴多汗、声高气粗、谵语妄动、腹满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实大等,都体现了“阳盛则熟”的致病特点。此外火热之那内迫于心,侵扰神明,热闭心包又极易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心烦、失眠、躁扰不安、谵语妄动、嗜睡、昏迷、痉厥抽风等,所以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说法。同时过度的精神活动也可以影响五脏阴阳失调而形成“五志化火”,如怒则肝火炽盛,气火上逆而出现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心中烦热、呕血、中风、昏厥。火性燔灼升腾,炽烈于上,因此火证多见于上部。如心主火,心脉络于舌本,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浸淫溃烂、红肿而痛。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胃之络起于目内眦,夹鼻循齿而行,口舌又皆属于胃,胃火炽盛炎腾于上则目赤、彝干、鼻衄、呕血、牙齦肿痛、口舌生疮;肝胆内寓相火,其经脉过胸胁,环耳后,上入头巅肝胆火热冲逆于上则胸胁苦涝、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耳鸣耳聋、眩晕头痛、目赤肿痛。

热极风动,风火相煽。火为阳邪,炽椉升扬,火腾风动,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每易釀成燎原之灾。中医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心主火,肝主风,火热燔灼心肝,潆蔽神明,激荡肝风,其病情变证多较凶险。火热内闭心包,神明受阻,轻则谵语、躁扰、嗜睡,重则昏迷、不省人事;肝火内炽,阳亢风动,筋脉拘急,在高热之时可见目晴窜视或震颤、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搐搦、痨涎雍盛等症。所谓“诸热瞀瘛(瞀mao音茂,目眩、眼花或心烦闷乱、神识昏糊。瘛 (chi) 音翅,四肢抽搐。多由于火热上扰心神,亢阳伤血灼筋或引动肝风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盖瞀者,神昏也;瘛者,肉动也。”吴昆《素问吴注》:"瞀,音茂。瞀,昏也。瘛,手足抽掣而动也。火有内暗之象,故令瞀;火有焰揺之象,故令瘛。"张介宾《类经十三卷·疾病类一》:"瞀,昏闷也;瘛,抽掣也。"),皆属于火”就概括了这一特点。

伤津劫液,迫血离经。火热之邪对人体津液精血的消劫夺是十分明显的。火热炽盛既可以通过腠理开泄,汗出过多而伤津损液,也可以直接燔灼煎耗使津液消亡。所以火热为患时,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伤津或阴虚症状。如咽干口燥、烦渴引饮、肌肤干涩、口唇焦裂、大便燥结、小便赤涩、舌干齿燥等,具体的见证又因所伤的脏腑不同而有所区别。津液精血异名同类,都容易受到火热的戕害。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赖阳气温煦而营运不息,火热炽盛则迫血妄行,灼伤脉络,以致血液沸溢,离乱经道而发生各种出血病证,如肺络灼伤则咯血,胃热炽盛或肝火冲逆则呕血,热壅肠间则便血或下痢脓血,热结膀胱则尿血等。妇人崩漏月经过多而责之于血热妄行者亦时有所见。外感温热之邪化火极速,内陷营血之后常以不同形式的出血作为它的重要表现之如斑疹密布、衄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均可出现。此外由于火热聚结而局部腐蚀血肉,溃为痈脓,还可以发生肺痈(肺化脓症)、肠痹及体表的各种疮疖痈肿。

2、常见的火(热)邪病证

外因性的火热诸证,主要见于温热病,其次为风寒内传入里或湿邪郁结日久化热所致。温热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等区别,其发展过程可表现为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等不同阶段。由于温邪化热化火极速,兼证及变证比较复杂,所伤脏腑不同,临床见证不一。由于温病学中已有系统论述,这里只作简略介绍热在卫分:病在廊卫,温邪初袭,伤津亦轻。症见发热、黴恶风寒、头瘺、口潟、咽喉肭痛、咳嗽痰少或黄,舌红苔灣黄,脉浮嶽。治疗方法以辛凉轻剂,疏解清热为主。热在气分:病在肺胃,热炽津伤均较明显。症见高热多汗、烦渴引饮、喘咳气促、痰多黄稠、腹满便秘、小便黄赤、齿干∏燥,舌红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沉数。治疗方法以辛凉重剂,清热堡津,肃肺化痰,或通腑泻浊,急下存阴为主。热入营血:毒热内陷心肝,阴液耗伤严重。症见高热不退或入暮夜甚、烦躁、谵妄、嗜睡、甚则肢厥神昏、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抽搐、体表斑疹隐现或密布、色泽焮(xìn)红(发炎红肿:"一人患脑疽,面目肿闭,头~如斗。")、衄血、呕血、便血、尿血,舌绛苔少而干,脉沉数或弦细数。治疗方法以清营透热,凉血化斑,芳香开窍,镇痉熄风为主。

内因性的火热诸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阳气亢奋时,“阳胜则热”多见实火证;津液精血不足时,“阴虚生内热”多见虚火证。

实火证:以心、肝、肺、胃为常见,实火的主症为高热、口渴、烦躁、谵语、便秘、小便赤澀,舌红苔黄,脉数。治疗方法也各有侧重。

心火炽盛时,症见口舌糜烂赤肿、小便赤涩淋痛、心中烦热、心悸怔忡、惊惕不安、失眠多梦,或烦躁、谵妄、嗜睡、昏迷、舌红尖赤。治宜潸心安衲,泄热开窍或导赤泻火;

肝火炽盛时,症见头痛眩晕、耳鹍耳聋、目赤肿痛、吞酸口苦、胁痛胀漪、烦躁易怒、呕吐、咯血、妇人崩漏,或颈项强直、手足抽搐、痉厥动风。治宜清肝泻火、凉肝宁血或镇肝熄风;肺热炽盛时,症见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痰黄稠不易咯出或气味腥秽、胸痛咯血。治宜清肺泻火,降气化痰或宁绺止血;

胃热炽盛时,症见高热多汗、烦渴饮冷、呕吐、呕血、口臭、口腔溃烂、口唇焦裂、牙龈肿痛、腹胀腹灞、大便秘结。治宜清胃泻火通腑降浊或凉血止血。

虐火证:以肺、胃、肝、肾为常见。虚火的主症为潮热颧红、口干思饮、五心烦热、心悸怔忡、盗汗失眠、形瘦神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短涩,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治方法以滋阴清热为主。

虚火证各脏腑之问可以相互影响,临床见证错综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肺阴虚火旺时,肃降失职,肺绺灼伤,受肝、肾影响明显。症见午后潮热、形瘦颧红、咽燥口渴、干咳痰少、声音嘶哑、痰中带血、咯血鲜红、喘促气短、胸膺疼痛、盗汗失眠、舌红而干,脉细数。洽宜滋阴降火,清燥救肺或宁络止血。胃阴虚内热时,津液虚乏,胃尖和降,易见肺胃同病之证。症见低热不退倦怠乏力、心中烦热、盗汗失眠、干呕泛恶、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口渴思饮、胃脘隐隐作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治宜甘寒生津,养阴益胃或潸热润燥。肝阴虚火旺时,肝阳上僭,阳化风动,与肾精不足,水不涵木有密切关系,并易影响及肺、胃。症见潮热颧红、眩晕耳鸣、心中烘热、胁肋隐痛、呕逆食少、失眠多梦、手足拘挛、肢体麻木、痉厥抽搐、呕血、妇人崩漏或经閉,舌绛红而干,脉弦细数。治宜清肝降火,滋阴潜阳或镇肝熄风。

肾阴虚火旺时,精血耗伤明显,常会波及全身。症见潮热颧红、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虚烦不寐、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心悸怔忡、动则喘甚、腰膝酸痛、两足痿软、遗精滑泄、妇人崩漏,舌千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阵火,育阴潸阳或补肾涩精。

(八) 疫疠

疫疠之气在四季均可出现。在祖国医学范畴内还称作“瘟疫”,“时疫”、“疠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因为它不同于六淫,所以也称为“异气”。疫疗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它认为“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是专指天地之间一类特殊的,可以引起暴发性广泛流行的,互相传染的,危害及其严重的致病因素。我们的祖先远在细菌、病毒被发现之前,就科学地推断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疫疠之气,它是导致传染病发生乃至广泛流行的根本原因,并因此逐步形成系统的温病学说,认识到通过防疫和免疫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这些都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早在十六世纪已普遍应用人痘接种法进行人工免疫预防天花,其后才传入欧洲。为此,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赞扬说:“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1、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疫疠流行受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影响。痧疠的发病高峰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会出现很大差异。每年的气候特点不会完仝一样,如偏于少雨干燥、酷热炎暑、湿气氤氲都可能为某些疫病形成相应的流行发病的客观条件;疫病在四季之中也有易发的季节,如白喉、烂喉丹痧、瘟毒发颐等,多见于冬春煊热之时,疫痢、瘅dàn症又多发生在夏秋湿热交蒸之时。某些疫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病高峰及流行情况也不完全一致。互相染易,病状相似。疫病的发生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某一疫病在一方一域之内沿门历户遍相传染,凡与之密切接触或受其毒气者几无幸免。《内经》中曾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酿成普遍流行的疾病暴发〉主要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历史上为害最烈的天花、麻疹就是这样,无论老幼强弱,触之即病,病状相似。

疫气受自口鼻,内伏募原。温疫致病,自口鼻而侵入人体,并且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染而发病,这一点与六淫致病有明显的不同。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这个认识提出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病规律。疫毒內侵之后,有时候并不立即发病。《温疫论》曾指出:“温疫之邪,伏于募原,……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症渐显……”至少吴有性在这里就已经指出了传染病有一个潜伏期。虽然各病的潜伏时间长短不,但都必须经过“内伏募原”阶段以后,“邪毒渐张”,“诸症渐显”,才能进入临床发病阶段。这是疫疠致病区别于六淫的明显特征,也是传染病发病规律方面的重要特点。

化火极速,易犯营血,侵扰神明。疫疠之气性属温热,化火极速,耗津动血之烈尤甚于六淫。临床上多表现为温热病证,所以又称温疫、瘟毒、疫毒。温疫的传染性极强,发病迅猛、变证凶险,极容易出现毒热内陷心包,蒙蔽神明的表现。如高热烦躁、谵语、嗜睡、昏迷、痉厥、抽风等。叶天士指出的“逆传心包”正是概括了这个规律和特点。疫毒内犯营血之后,灼伤络脉,迫血妄行,所以体表各种形态的斑疹,以及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不同形式的出血,都是瘟疫病极为常见的症状。除上述诸项外,疫疠致病的免疫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如天花、麻疹、白喉等罹病之后可以永不再发,获得稳固的终身免疫,而且还可以通过人工免疫的方法预防其发病,这也是与六淫致病特点完全不同的。

2、常见的疫疠病证

疫疠致病的范围很广,如天花、麻疹、水痘、白喉、大头瘟、疫疹、疫毒痢等都是临床的常见病证,这里只略举一斑加以介绍。

疫疹:又等丹痧、烂喉痧、猩红热。这些名称的本身就已从不同侧面概括了疫病的特征。疫疹流行于冬春,起病急,高热烦渴,头痛,倦怠乏力,咽喉疼痛红肿溃烂,皮疹细小如脑猩红弥漫,压之退色。毒热炽盛时可出现脓毒血症,内陷心肝则伃迷、抽搐,环口可呈苍白,舌红绛起芒刺如杨梅状,脉洪数。皮疹消退后可见脱屑,指趾端可呈大片脱屑。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凉血透疹为主。后期应注意养阴清热

疫毒痢:多见于夏秋之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初起常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症,而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状在开始阶段常不明显。毒热內闭时可见烦躁谵妄、高热不退、反复抽风、神志昏迷等危急表现。治疗方法以清肠解毒,泄热开闭为主y若由于正气不支,则病情可怎剧恶化,酿成内闭外脱的垂危局面,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门或青灰,四肢发凉,呼吸浅促不匀,眼神凝滞,脉细数或沉伏欲绝。治疗时又必须邪正兼顾,急以扶正固脱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