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电器是我们最近买入的股票之一,在之前的《三元怪谈一:越涨越便宜》中分析了老板电器在业绩高速增长期越涨越便宜的真相,其后因符合三元核心策略卖出标准应该卖出,而现在我们却又买入,是何原因让三元如此钟情老板电器?老规矩,让三元为各位理清逻辑。 先来看看老板电器的业绩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老板电器是一家业绩增长持续稳定的优秀企业。符合三元核心策略选股标准。 经统计,老板电器历史PE合理估值区间为20-22,当PE估值到达这一区间时即可买入。 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均有买入的机会。
那么这几年买入后,是否需要卖出呢? 我们来看三元的卖出逻辑:基本面被破坏,或严重被高估。其中基本面被破坏是指净利润增速为负,严重被高估是指提前透支三年收益。
在业绩表中看出,2017年四季度之前,老板电器增速持续稳定。2018年2月26日公告显示2017年EPS增速为21.08%,增速大幅下滑,需谨慎测算。经测算老板电器四季度净利润同期比较负增长,因此需卖出。 2月27日跌停,无法卖出,按照2月28日最低价卖出,前复权价格为40.67元。 而在这之前的时间中,基本面未破坏,那么有没有被严重高估而需要卖出的时候呢? 我们以2017年买入为例,买入价格为27.8元(前复权),2018年1月老板电器最高股价为54.5元(前复权)。根据公式股价=PE*EPS可以推论卖价=买价*(1+PE增幅)*(1+EPS增速)。此时买价(27.8元)、预估EPS增速(40%)、卖价(54.5元)均已知,可以计算出PE增幅为40%,并未透支未来三年收益,应持有。 同理计算2014-2016年买入后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2014至2017年买入老板电器后,截止到2018年2月26日前均没有卖出的理由。 最终得出按照不同买入时期计算老板电器投资收益如下:
有没有发现什么?除2017年外,老板电器每年EPS增速接近45%,年化回报却稳定在50%左右,这么多年推动股价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来自于业绩,市场助力极小!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业绩稳定的企业给我们带来的回报有多稳定! 其后的下跌也警示了我们当EPS增速不及预期时可以出现的下跌幅度,其原因非常简单:(以2018年2月26日收盘价为例)
老板电器2011-2016的六年间,每年利润稳定增长40%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增速依然在40%附近,因此市场预期其能继续保持40%的增速,如果符合40%的利润增速,在2月26日的静态PE为27.9,偏离合理估值并不多,但实际增速和市场预估差距太大,且四季度单季度增长为负,按实际21%的增速计算,静态PE上升为32.6。业绩下滑,而PE上升,这显然不合常理。因此股价的下跌是市场的合理反应。 老板电器虽然增速放缓,依然是一家优秀企业。2018年一季度老板电器EPS增速为20%左右,结合老板电器所公告的企业自身增长目标,我们将其EPS增速从既往40%下调至20%,PE原合理区间20-22,因增速下滑取较低值20,计算出老板电器2018年一季度买价31.8元,二季度买价33.2元。这是我们重新买入老板电器的逻辑。 重新买入后,截止2018年5月7日收益10%。 三元说:清清楚楚买卖,明明白白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