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曼海姆 第一讲: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花间挹香 2022-04-13

马克斯 舍勒是“知识社会学”一词的创用者。并写成了《知识的形态与社会》一书,他将知识社会学视为文化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知识社会学主要研究群体的精神。舍勒意识到,人类的精神活动受着社会结构的约束。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建构受到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一文的影响。总之,曼海姆是知识社会学这一开创性领域的领军人物。

理论体系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乌托邦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他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随着中世纪统一世界观的崩溃、思想多元化的加剧到来的。所有思想都与人们的现实利益有着密切联系。

意识形态
01

【周+刘】概念:

反映了源于政治冲突中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想中受到利益的强烈限制,以致他们无法看到某些将会破坏他们统治的事实。该词语中包含了一种洞见,即一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自己又对他人掩盖了社会的真实状况。

分类:特指的意识形态、全指的意识形态

特指的意识形态:

常用于表示我们对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点和陈述的怀疑,这些观点和陈述被认为是对某种状况的真实性的有意无意的隐瞒或歪曲。这种歪曲包括有意的欺瞒到半意识和无意识的伪装,善意欺骗到自欺欺人。

全指的意识形态:
指的是某个时代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如阶级)的意识形态,此时我们关心的是这一时代或这一集团的整体思维结构的特征和组成

图片

图片

历史角度看,意识形态发展阶段: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自在意识”——“民族精神”——“阶级意识”。

依靠知识分子超越政治意识形态:

曼海姆主张,依靠知识分子,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和知识教化来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

曼海姆与马克思等人意识形态论的比较:

曼海姆在贬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同马克思本人没有太大不同,但同马克思的后继者却有很大不同。

①在马克思那里,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大部分是针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或封建贵族的思想意识而言的,意识形态被看成限制革命、误导人生的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思想因素。

②在马克思的继承人卢卡奇等人那里,意识形态不仅用来指谓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而且也指谓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前者被看成反动保守的,而后者则被看成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科学真理。

曼海姆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看法有所保留:一方面,他基本同意时代的混乱预示着资本主义的我末日,革命和上升的无产阶级是代表着历史未来的决定性力量;一方面不同意卢卡奇的观点,认为不仅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或政治斗争中产生的,没有超越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它们都具有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共性。

【但实际上曼海姆视知识分子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真理,只是用知识分子代替了工人阶级】

补充

曼海姆的全部理论受到德国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多重影响。就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尤其是其中的意识形态论,马克思以及新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的意识形态论是其奠基石。

其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因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

乌托邦
02

概念:

只有那些付诸行动时旨在或多或少颠覆现存主导事物秩序的超越现实的意识取向,才被我们称之为乌托邦意识。【沃思指出意识形态即指导维护现存秩序活动的思想体系;乌托邦则是那些倾向于产生改变现行秩序活动的思想体系】

构成乌托邦概念的两个前提


(1)乌托邦本身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或者说是处于非统治地位的意识;

(2)还必须具有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变革性作用,并被其属的社会集团付诸现实的行动之中。

(如马克思主义则有典型的乌托邦性质,因其具有革命功能的意愿)

乌托邦的社会缘起和传播


总趋势是现存秩序产生乌托邦,乌托邦反过来又打破了现存秩序的纽带,使它得以沿着下一个现存秩序的方向自由发展。

具体:乌托邦思想总是先产生于个体思想家,他们代表了特定阶层的利益和愿望。接着当这种乌托邦概念符合并表达了现实社会中的潮流,并且这种乌托邦形式体现了群体的前景时,乌托邦才由群体转化为行动,现存秩序才开始受到为建立另一种社会秩序的努力的挑战。

乌托邦的形式


(具体论述了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

(1)再浸礼教徒狂热的千禧年主义     

(2)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3)保守主义思想                   

(4)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其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与其他三种乌托邦具有内在的继承关系,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终结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一种历史现象,有终结的一天。其原因在于,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科学理性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现代人主张用科学主义的态度看世界,强调准确、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这造成了在思想和理论界将一切具有价值判断和热忱成分的学说视为“非科学”的倾向,结果自然是有意识地排斥乌托邦学说,从而使变革社会现实的理论设计逐步消失。

随之曼海姆也指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终结后,带来了一种静止的状态,人成了物,人类虽然获得了对现实存在的最大控制,却也失去了理想,成为了仅凭冲动行事的生灵。

时代精神的诊断
03

现代社会中,教会解释世界的垄断性被打破了,形成了一个自由的知识界,它的主要特征是它越来越多地从那些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和生活情境之中招募成员,而且,它的思想方式也不再受某种类似社会等级的组织的调控。

这些知识分子使各种思维方式和经验方式都可以获得公众注意的机会,而这些思维方式和经验方式则在由其他阶层组成的更大的世界上公开地互相竞争。自由竞争便开始支配知识生产的各种方式。曼海姆所指的参与自由竞争的“诸神” 正是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出现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观念。

知识社会学所提出的根本性真知灼见之一便是:使这种集体无意识动机变成有意识的动机过程,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境中才发挥作用。曼海姆对时代问题的态度。他把“诸神纷争” 看成是一个问题,试图通过他的知识社会学克服这种相对主义的思想混乱状态,导向一种关系主义的、综合的知识社会学。

图片

冷峻诊断中的认识论困境及其应对


①曼海姆对他的知识社会学充满了信心

他认为在一个意见分歧、冲突迭起的时代,知识社会学注定要在学术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承担起重要角色。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相当于认识论在哲学中的地位, “专心致志地研究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可以为社会科学提供某种基础,并且回答有关对政治生活进行科学引导的可能性的问题”。然而,借助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曼海姆最终承认“一旦社会环境和与它相对应的方面之间的基本关系得到可靠的确立,人们便只能致力于坦率地暴露由此而来的价值问题”。这样,知识社会学就不可避免地牵连出它在“认识论方面的后果”。

②受到任何特定时期的科学状况的决定

认识论曾“根据其建设性要求,对所有专门科学都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为知识的类型及真理和正确性的观念提出了基本的正当理由”。但知识社会学的根本性“真知灼见” 恰恰在于揭示任何思想或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历史情境性,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本身的认识也不能幸免于此。这样,在原则上,认识论宣称自己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但事实上, 它受到任何特定时期的科学状况的决定。

③认识论困境

由于下述事实使问题变得更加困难:人们发现用于批判知识的那些原则,本身就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通常认为,这就是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所遇到的认识论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