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6岁。头晕、视力下降1个月伴肢体抽搐1次。 头颅MRI扫描示:横断位示左侧基底节丘脑区囊实性肿块影,大小约4.4cm×3.1cm, 呈多囊状,信号混杂,在T1WI(图B)上以低信号为主,在T2WI(图A)上以高信号为主,夹杂斑点、斑片状反相信号区,在FLAIR (图C)上以高信号为主,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稍向右移。DWI示病变呈等低信号(图D)。SWI(图E)示病变呈等信号混杂少许低信号。增强扫描(图F〜H)实性部分呈不规则明显强化,部分囊壁欠光滑,可见小壁结节。 诊断:胶质瘤。 1.有无病变:在解读上述影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现病变即确认有无病变的存在, 没有病变解读为有病变即是过诊,有病变没有解读出来就是漏诊。本例病变明确。 2.定位诊断:解读病变的生长位置对于定性诊断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本例MR表现确认为左侧基底节丘脑区病变。 3. 定性诊断:本例MRI平扫示病变为团块状,有占位效应,可定性诊断为肿瘤性病变。 4.鉴别诊断:左侧基底节丘脑区肿瘤性病变信号不均质,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可见占位效应,容易诊断为胶质瘤,病变体积较大,可见坏死,占位效应较明显,并少许出血,可诊断为高级别胶质瘤。 间变型胶质瘤(图I)。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介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之间,WHO恶性 度分类为Ⅲ级。多发于40〜50岁。临床预后较差。 |
|
来自: 雨碎kvxtmntpy2 > 《读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