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咳嗽之辨证论治》)

 任我游129 2022-04-16

功用:温经扶阳,发汗解表;凡一切阳虚感寒之咳嗽、哮喘,皆能治之,并为治各种伤寒引起之寒痛要方。

药物组成:麻黄9g,制附片31g,细辛3g桂枝15g,干姜、甘草各31g。

方解: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本方乃针对表里同病而拟订。麻黄、桂枝,太阳证用药也;附片、干姜,少阴证用药也。恶寒发热,无汗而脉沉,是表里同病,故用麻黄以发汗解表,附子以温经扶阳,麻附配伍,可使体力增强而表邪易解,并使汗出表解而无损于心阳;更益以细辛配麻黄,能祛痰利水而治咳逆上气,配附子能温经散寒而除一切疼痛;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干姜辛烈温散,能祛寒邪;甘草之甘平,调和诸药,兼以润滑喉头气管。加入桂、姜、草三味,温通散寒之力更强,且有和中而顺接阴阳二气之效,而三味又俱有治咳之功。故凡一切阳虚感寒之咳嗽、哮喘,皆能治之,并为治各种伤寒虚弱咳嗽、哮喘,以及因伤寒而引起之寒痛要方。

例案:

1.咳喘:续某,女,45岁。面容浮肿,色黄而黯,两眼无神,恶寒,两膝以下冰冷,如泡水中,通夜睡不暖两腿随时发抖、抽搐,肌肉疼,气短,心累心跳,总觉精神不支,喜静坐而恶活动,胸部苦满,不思饮食,口虽干而不饮茶水。经期推迟,量少而色乌黑。平日易感冒,恶寒发热,喉管发痒即咳嗽喘促,吐白泡沫涎痰。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半月或一月告愈,不久又感冒咳喘,如此循环不已。近又感冒,咳嗽喘促吐痰,嘴唇乌白,满口津液。舌质淡红,苔黄白,脉浮紧而细。

此阳虚为病之本。阳虚卫外不固,不能抗风寒入侵,故易感冒。因感冒引起咳嗽喘促,亦不一定是慢性气管炎复发,此为肺有沉寒,外之风寒入而附之,发为咳喘,非清热解毒一类方药所能治。此为外感风寒,由太阳而入少阴之咳喘,法当温经散寒以平咳止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麻黄9g,制附片31g,细辛3g,桂枝15,干姜、甘草各3lg,苏叶12g,防风15g。上方服2剂,服第1剂时用童便为引,使虚热下行;第2剂可不用。据云服第1剂后,咳喘大减;2剂咳平喘止(《咳嗽之辨证论治》)。

2.咳喘:刘某,女,58岁,农民。素有咳喘病,每次发病严重,晚上不能平卧。此次发病,饮食减少,心累心跳,咳嗽气紧,吐白泡沫清痰,整夜不能安眠,全身强痛,背上及两脚冰冷面容微红而现水肿,嘴唇乌白。

舌苔黄腻,脉浮紧而细。此乃肺阳虚弱复受寒邪侵袭。宜表里兼顾,温肺散寒以利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重用姜、桂温补肺气麻黄9g,制附片31g,细辛3g,桂枝、干姜各31g,生姜62g,甘草31g服药1剂后,痛证悉除,咳喘减轻,已能平卧,继续用附子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治之:制附片、白术、干姜各31g茯苓24g,炙甘草31g连尽2剂,不复怕冷,咳喘大减。咳时右胁微胀痛,面容苍白无神,此肺阳偏虚。姜桂汤加味扶肺阳,肺阳旺而咳自愈:生姜62g,桂枝31g,茯苓24g,半夏18g。尽剂后而咳嗽愈(《咳嗽之辨证论治》)。

3.小儿咳喘:李某,男,3岁。患咳嗽已经月余,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百日咳,服药无效。一咳就连续一二十声,头倾胸曲,有时涕泪俱出,吐泡沫涎痰,出冷汗,喘促气紧,晚上尤甚。面色青白,唇乌黯。舌质淡红,苔白带微黄。此乃阳虚而寒重,以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麻黄3g,制附片18g,细辛2g,桂枝3g,生姜、甘草各15g服药后,喘咳有所减轻,但里寒重,必须扶阳以散寒止咳,四逆加麻黄汤治之:

制附片24g,干姜、炙甘草各18g,麻黄6g。尽剂后咳喘更减,冷汗已敛。舌苔微黄去,略现红润,涕泪俱无,四逆汤加味治之:

制附片24g,干姜、炙甘草各18g,茯苓、白术各15g

连服2剂,喘平咳止。嘱禁食生冷瓜果,巩固疗效(《咳嗽之辨证论治》)

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