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精解(五):阳溪穴、曲池穴

 仙源钓鱼人 2022-04-17

阳溪穴(别名中魁)

【定位】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手拇指向上跷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1)部位主治(近治作用):手腕痛。

(2)经脉主治(经脉循行);头痛,目赤,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

【操作】

直刺 0.5~0.8 寸,多施以泻法为用。可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本穴位于手腕部,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论,可用于手腕痛、手腕无力及拇指疼痛,是局部疾病常用之穴。

阳溪是阳明经脉之经穴,经穴皆具有疏通本经经气的作用。在五行中属火,具有清热散风的作用。若邪热壅阻于经脉,气血运行失调,瘀而生热,热盛则津亏,易发生孔窍红肿。本穴属于大肠之腧穴,所以在临床可用于痔疮,尤其对于急性疼痛发作患者疗效满意,笔者在临床每遇痔疾急性病患皆取用本穴,曾以本穴为主穴治疗数例相关患者,作用确实,值得重视本穴在痔疾方面的运用。

高树中老师在《一针疗法》中有阳溪穴贴大蒜可治牙痛的方法,疗效确实,笔者曾亲试过,也有数名学生亲试这一方法,其言不虚。阳溪治疗牙痛是阳明大肠经脉主要的功效,不需多赘述,其方法简便实效。长期喝酒的人,若突然禁酒,往往会出现震颤、妄抽搐、意识混乱及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于西医学中戒酒综合征,般治疗多乏效,本穴可以有效地改善。如笔者于几年前曾见一陈姓中年患者,戒后出现了严重的戒酒综合征,于某晚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四肢颜抖、烦躁、大大叫之症,即到当地卫生院治疗,未见其效,第2日来日症状全部消失。诊,针刺阳溪、内关太冲,疗30钟症状明显缓解。

曲池穴(别名鬼臣、阳泽)

【定位】在肘区,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主治】(1)局部主治(近治作用):肘痛。

(2)经脉主治(经脉循行):手臂痹痛,上肢不遂,咽喉肿痛,目赤痛。

(3)脏腑主治:腹痛,吐泻,痢疾。

(4)其他主治(特效作用):热病,头痛(高血压),眩晕(高血压),癫狂,瘾疹,湿疹,瘰疬。

【操作】

直刺1~1.5寸,临床以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为常用。可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曲池穴作用广泛,疗效肯定,涉及多系统疾病,是全身要穴之一。

曲池穴为手阳明经之合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阳明多气多血,故本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解肌透表、调和气血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各种皮肤疾患,尤其辨证属于热性疾患者,最为适合,如西医学中的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疥疮、带状疱疹、麦粒肿、水痘、各种皮肤脓肿、网状淋巴管急性炎、乳腺炎、淋巴结炎等,曲池穴皆是所用主穴。对皮肤病十分特效,故在临床有“皮肤病第一穴”之称。《太平圣惠方》记载“曲池:秦丞祖明堂云,主大小人偏身风疹,皮肤痂疥。”《针灸大全》也有“曲池:遍身风疙瘩,针后即时瘳”的相关记载,由此可见,曲池穴治疗皮肤病由来已久,是临床要穴之一。笔者临床每遇皮肤疾患,常以本穴为主穴,配血海、合谷、三阴交、膈俞、风市等穴,可获得显著疗效。皮肤病是历来治疗较为棘手的疾病,所以在民间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之说。现代临床所用药物不良反应大,并无特效之法,易于复发,难以根治。而针灸治疗这类疾病疗效多能获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其中本穴就是具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穴位。

曲池穴是历代治疗筋骨病之常用效穴,在古代医籍中多有相关记载。如《肘后歌》言:“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鹤膝肿老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杂病歌》云:“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肿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这些内容均是治疗筋骨病的记载,可见此穴是古往今来治疗这类疾患的要穴。曲池属于手阳明,阳明行气于三阳,四肢为阳故本穴能宣通经气、舒筋活络,既可治疗肘部拘挛疼痛,又能治疗上肢痿痹和全身关节的肿痛,是中风偏瘫后遗症之常用主穴。

在针灸临床常常会见到肘劳(网球肘)疾病,每遇这类疾病,笔者多是取用本穴治疗而获痊愈。如治一患者,厨师,因有肘劳4个月余来诊,经针刺曲池透少海,治疗5次而获痊愈。笔者在既往临床中,用本穴透少海曾治愈数例疾患,现在多用火针在此穴点刺,配用浮针治疗,一般1~3次即愈。仅用曲池还可以治疗膝痛,也具特效。正如《治病十一证录》载:“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相宜,左病针右右针左,依此三分泻气奇。”

由此可见,曲池穴行气活血、舒筋利节的作用非常确实。但是治疗肘膝痛时一般采用健侧取穴法治疗,属于古代之“巨刺”法。“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病右右针左之用。这样避免了对部病灶的刺激,减少了局部的水肿、渗出和软组织的损伤,调整了经络的左右平衡。尤其治疗肘关节痛的时候,更适合“巨刺”法。在针刺健侧曲池穴的同时,一定活动患侧的关节,这样能有效地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经络气血畅通,而达到活血止痛的目的。

高血压病已成为时下常见病,是众多疾病之罪魁祸首,在西医临床中一般属于终生用药性疾病。但在中医学中无高血压之病名,归属于头痛、眩晕等疾病范畴。以中医理论而言,本穴具有良好的清头明目之功效,对肝火、痰湿所致的头晕目眩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多能针之即效。通过西医学研究发现,针刺曲池穴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其传入冲动降低,使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从而使血压下降。

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具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是全身祛风退热的要穴,无论热邪在表,还是热入阳明或热在半表半里,本穴均能有效,是历代临床退热之要穴。如《难经》记载“主泄热气”《针灸甲乙经)记载“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身热……曲池主之”。即使内伤发热本穴也能有效,因为曲池具有调理胃肠的功能,也能鼓舞正气以达退热的目的。外感表证常与合谷、大椎、风池合用;内伤发热多与足三里合用从而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