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夷大炮究竟有多好用?为引进它,明朝有多拼?3方面让人颠覆认知

 思明居士 2022-04-17

1、红夷大炮传入中国的背景

16、17世纪欧洲火器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火器理论的创新、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大型兵工厂的建立等方面。

文章图片1

理论上,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发现在真空中以45°角发射炮弹射程最远,为炮兵学理论奠定了基础,16世纪后期,英国已经采用铸造整体炮身技术,并且得出炮管长度为口径的十七至十八倍时火炮发射性能最佳的结论,由此列出火炮各部与口径之尺寸比例表。

根据火药性能而调整火炮管长和壁厚的理论也已提出。

1638年,伽利略发表《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讨论抛物体运动,为改进枪炮制造技术和弹道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不少火器研制者还改进了射击方式和射击装置,新的瞄准射击方法已经使用。

制造技术上,17世纪的欧洲火药制造工厂已经使用以水为动力的机械装置碾捣搅拌原料,配制出发射性能更加良好的发射火药。

燧发枪和多管枪在不断创新,火炮形制规格亦趋于相对统一。

英国已经开始将火炮区分为攻城炮、岸防炮和野战炮,其中野战炮又有重型、中型、轻型之分,其口径为2.54~21.6cm,炮重为300~8000磅,弹重0.5~66磅,装药量为0.75~30磅,射程为30~2600m。

天启年间向澳门葡人购买的第一批西洋大炮正是这类火炮。在此期间,英国为了与西班牙展开海上争霸,已经建立大规模的火药、火炮和造船工厂。法国也迅速在全国建立十一个火器制造工厂和仓库,垄断了全国的军火工业。

文章图片2

西班牙为保住其海上强国之地位,亦建立全国性的兵工工场。不甘落后的瑞典和俄国也建立起许多大型兵工场和造船场。至17世纪中叶,欧洲主要国家已经进入火器时代。红夷大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欧洲传入中国的。

2、红夷大炮传入途径

红夷大炮,又称西洋大炮,也称红夷炮、西洋炮,有时单称大铳。

陈仁锡《陈太史无梦园初集·漫集一·纪採神炮》曰:“神炮出自红毛夷国。”《明史》卷2《兵四》云:“其后,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日红夷。”

称红夷炮,因其首先得自荷兰人,而荷兰人曾被明人蔑称为红毛夷,此乃以人名之。称西洋炮,乃是因为明人亦称欧洲为西洋,此乃以地名之。

文章图片3

红夷大炮是16世纪后期产自英国的加农炮,该炮设计先进,结构合理,炮身各部皆按与口径之比例科学设计,达到了较高水平。

如炮管长度为门径的22~28倍,炮口之管壁厚度、炮耳之长度直径,都与口径相同。具有身管长、管壁厚、弹道低伸、射程较远、命中率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优越性,比佛郎机炮要先进得多。万历以后通过种种途径传入中国,因其形制大体相同,明人遂把此一形制之欧洲火器通称为红夷大炮。

明末红夷大炮传入中国之途径主要有四:

(1)欧洲来华传教士。

万历三十五年,利玛窦又向光禄寺少卿李之藻详细介绍西洋大炮。

李之藻《制胜务须西铳敬述购募始末疏》云:

“昔在万历年间,西洋陪臣利玛窦归化献琛,神宗皇帝留馆京邸,缙绅多与之游。臣尝询以彼国武备,通无养兵之费,名城大都,最要害处,只列大铳数门,放铳数人,守铳数百人而止。其铳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臣尝见其携来书籍,有此图样,当时以非素业,未暇讲译。”

文章图片4

徐光启还曾向利玛窦学习西洋炮台的制造方法。五月,徐光启上《台铳事宜疏》,称铳台为城守之第一要务,曰:

“此法传自西国,臣等向从陪臣利玛窦等讲求,仅得听分之一二…百闻不如一见,巧者不如习者,则之藻所称陪臣毕方济、阳马诺等,尚在内陆,且携有图说…今宜速令玛窦门人丘良厚见守喝茔者,访取前来,依其图说,酌量制造。”

可以想见,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在向中国人介绍西洋炮台知识时,必然会把相关之火炮知识转入中国。

崇祯四年,传教士陆若汉自澳门进京,“续进西洋盔甲刀铳等式”,再一次将西洋大炮之图式传入中国。以后汤若望更是帮助朝廷铸造了不少西洋大炮,将更多的欧洲火炮知识传入我国,这在《火攻挈要》里有具体反映。

(2)东来荷兰殖民者。

明人得识红夷大炮是因为荷人东来。

泰昌元年九月,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沉没,地方当局派人下海打捞,捞得大小荷兰铜炮二十余尊,后经修整,令习火器者演放。天启元年五月,荷兰海船在福建近海再次触礁沉没,居民泅水取其大铳,献给福建地方当局。为了达到互市通商之目的,荷兰殖民者也以火炮为诱饵,诱使明朝地方当局就范。

文章图片5

万历三十二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澎湖,经浯屿把总沈有容游说而悻悻离去,“行时,携铳器及土产别谢将军,将军受其器,还其产”。由此可见,荷兰殖民者是红夷大炮传入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3)旅居澳门之葡人。

徐光启说:

“窃照大铳之法,来自海外西洋诸国。东事以来,澳夷屡次献铳效劳,流传入于天朝”。

澳门葡人在明末红夷大炮东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或经他们主动敬献,或经明朝廷遣人向他们购求,以澳门葡人为媒介,更多的红夷大炮得以进入中国。

明人购买红夷大炮发生在天启,崇桢年间。其时建州女真崛起东北,明军屡为后金铁骑所败,为抵御后金进攻,收复辽东失地,朝野有志之士乃遣人赴澳购买。第一次购买是在天启元年。由徐光启联络李之藻、张焘、孙学诗等,以私人捐资方式向澳门葡人购买四门西洋大炮,并于天启元年十二月运抵北京。

文章图片6

三年四月,朝廷将从澳门二次购买的二十二门西洋大炮运至北京。后来又通过其他方式购买大炮四门,并将其中之一部分奏准调往山海关备用。

(4)经闽商人之手传入。

如经闽广商人之手传入佛郎机一样,他们也将红夷大炮传入国内。其传入之红夷大炮既有实物,也有铸造技术和使用技术。天启元年四月,徐光启上《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言及西洋大炮之使用需要铳台护铳时说,有关西洋铳台之造作,“闽商民亦能言之”。这说明闽广商人已将大铳之保护使用方法传入国内。

崔景荣《题为制胜务须西铳敬述购募始末疏》中提及的吕宋大统,实际上就是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使用的西洋大炮,明末所得实物或仿制技术也是来自经商吕宋的福建商人。

3、红夷大炮的广泛应用

红夷大炮传入中国后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

天启六年之“宁远大捷”、天启七年之“宁锦大捷”,红夷大炮皆发挥过巨大威力。北部边防重地更是多多使用红夷大炮。

文章图片7

崇祯二年,大同巡抚张寀衡清理大同现有火器,云:

“以言乎火器,除臣未任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彝大炮一门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枪一千余杆,大炮十余位,战车百余辆,火药四余万斤,仅可备时下之用耳。”

可见大同守备也用红夷大炮。崇祯二年十一月,从澳门运抵涿州之红夷炮参予涿州城守,后金军队不战而退。崇祯三年正月,崇祯帝命京营总督李守绮同提协诸臣将西祥大炮安设都城冲要之处,精选将士练习西洋点放之法。

都城守御亦资红夷大炮。

崇祯三年五月,

“直隶巡按董羽宸等以福建运到红彝二号炮一百二十具,已在通州城下,请念通州重地,需用甚急,准留二十具于通州,留十具于张家湾,以为保御之计”。

兵部候补主事管通州知州事卢承业亦“请发红衣大炮四具,灭卤大炮三四百具,硝黄火药三五万斤,铅铁子三五千斤,以为济胜之需”。

崇祯四年,督治昌平镇侍郎侯恂请发澳门葡人所造红夷大炮数具,以加强防守,命有司酌情发给。崇祯三年,孙元化就任登莱巡抚,在澳门葡人和欧洲传教士帮助下,登莱守军制造并装备了大量红夷大炮,登州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火器研制中心。

文章图片8

崇祯五年,叛将孔有德攻陷登州,城中“红彝大炮二十余具,西洋炮三百具,其他火器甲杖不可胜数”,皆为叛军所有。

官军镇压正农民起义时也大量使用红夷大炮,如崇祯三年十一月,“山西总兵王国梁追贼于河曲,发红彝炮”。

海盗郑芝龙则凭借红夷大炮称雄海上。崇祯三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梁廷栋称:“至芝龙则所资者皆彝舰,所用者皆彝炮,”郑芝龙所用红夷大炮乃得自荷兰殖民者。甚至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中也装备不少西洋大炮。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