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好习惯却总是半途而废?关于坚持你想知道的这本书全都有

 岛上拾趣 2022-04-17


2022/1/29

想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你需要坚持行动。而在行动之前,你需要知道,所谓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科学养成的习惯。——古川武士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1月29日,我们坚持共同读书的第29天。感谢关注我,希望我们在彼此陪伴中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实现自由。

最近又听到身边一个朋友弯道超车的故事。

这个朋友A和另一个同事B,负责的工作都差不多,虽说A能力略差于B,但是就他俩的工作内容来说,压根还没有动用到能力差距的地步。

要说有不同的地方,就是A之前参加一个考试的时候,成绩不如B,B成了候选,而A没有。另外就是A不如B受boss喜欢。

在boss的帮助以及候选的加持下,B成功到下属公司当了小boss。

A因此很少萎靡了一段时间,但令人敬佩的是,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即使日日加班,他仍然坚持着学习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临时有一个更高级别的boss岗位选拔,A终于靠扎实的业务能力成功入选,职位比B还高那么些...

可见,只要坚持,生活终将不会苛待于你。

但是,客观的说,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如A一般有毅力,能够坚持下去。这也是今天分享这本书的缘故。

毕竟古川武士这本《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主旨意思就是,把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你需要的不是意志力,而是正确的方法。

那么到底作者掌握了什么方法,让他可以这么自信的说出这句话呢,下面我们一起概览一下吧~

关于习惯的那些小问题

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保持行动自动地持续进行,作者认为,这就是“习惯”。

也就是说,当身体学会某种行动,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轻松做出反应,这就是习惯。

一旦某种行动化为习惯,就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控制。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

顺着意识往下研究知道,人的意识分为表意识与无意识。我们的表意识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比如我们没办法一边念英文,一边念数学。

所以,习惯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自动化)。

对于重复的行动我们不使用表意识,而是将其化为无意识的自动状态,大脑设定的这套把固定而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重复动作,就是习惯的真面目。

因此,我们要了解的一项重点就是,对于大脑而言,没有所谓好习惯或坏习惯的分别。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无法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情转化为习惯呢?

对于人类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则会被视为是一种威胁。

作者认为,正因为身体对“培养新习惯”的变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而无法勤奋地持续,最后就容易导致失败。

但一旦大脑认为某项好习惯“跟往常一样”,坚持起来就简单了。

因此,若想要将某项行动转化为习惯的话,只要持续新习惯一直到大脑认为这项习惯“跟往常一样”就好了。这是迎合人类心理的方法。

那么,持续多久之后能够“习惯化”呢?

作者认为,如果身体觉得变化程度很大的话,伴随而来的就是较大的抵抗。因此培养新习惯,因变化程度的不同,习惯化所需的时间也各有差异。

根据作者的研究,行为习惯,即每天规律的行为,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

身体习惯,例如,减肥、运动、早起、戒烟、肌力训练等,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思考习惯,例如逻辑性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以及纾压思考等习惯,因为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最强烈,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行为习惯和身体习惯。

顺利培养习惯的三阶段

发射火箭时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穿过大气层。穿过大气层需要巨大的能量,这是因为火箭会被地心引力拉回地面的缘故。

不过,一旦火箭进入太空,脱离了地心引力的影响,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够前进。

作者认为,“培养习惯的过程”就类似发射火箭的过程。如同火箭穿过大气层一样,在习惯养成之前会有三大难关。

这三大难关分别对应培养行为习惯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反抗期(第1天~第7天),马上就想放弃,42%的人失败。

·阶段二: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被预定事项或他人影响,40%的人失败。

·阶段三: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逐渐感到厌烦,18%的人失败。

关于这三个阶段与应对的方法,作者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比如,阶段一反抗期,就是只要把重心放在“撑下去”上就好。比如用功念书,那能够是每天打开书本就好。这个阶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动量或结果。


克服反抗期有以下两项具体对策: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对策二:简单记录。

比如设定“婴儿学步”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可行:一是细分“时间”,比如5分钟整理、15分钟阅读;二是细分“步骤”,比如只整理一个房间、读一页书。

此项对策重点是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和抛开不足感。

而在不稳定期中,因为经常会被加班或突发事件等非固定事件所影响。所以若想度过不稳定期,就要“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

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会采取有弹性的计划,比如如果加班,则只阅读五分钟,如果突然有聚会,则换个日子跑步,以此度过不稳定期。

对策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项:模式化;设定例外规则和设定持续开关。

模式化,就是时间上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比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内容上决定数量与方法,比如每天花三十分钟听CNN的英语新闻。地点上决定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设定例外规则就是考虑例外状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最后阶段的倦怠期最容易产生一成不变的感觉。这时候可能会无法感受到持续行动的意义或会产生不满足感。

就是眼看着就要习惯这些行为了,但是却突然失去了热情,也感受不到持续的意义。

作者认为,其实这是因为你已经开始要适应“新习惯”了,习惯引力为了维持现状而设法抵制你所做的一切,做出最后的反抗。

因此,倦怠期的对策有添加变化和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两项。

添加变化就是改变内容、环境和使用“持续开关”,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就是把目标倒过来计算和拟订计划。

远离失败的方法和故事


作者专门针对前面提过多次的“持续开关”,系统归纳整理了其特色与使用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动力,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开关包括糖果型和处罚型。

糖果型开关(快感),利用快感(糖果),推动自己的行动。比如奖励、被称赞和仪式等。

奖励,重点就是奖励要优先考虑与习惯相关的。相关性越强,促进行动的力量也越大。

另外就是设定喜欢的事物,像培养某个习惯后,就可以得到喜欢的东西(蛋糕、啤酒、衣服等)。比如学英文的习惯,奖励可以是每周看一部自己喜欢的外国电影。

处罚型开关(危机感),利用危机感(处罚),推动自己的“行动开关”。比如对大众宣布,强制力等。
大众宣布,重点是对大众或特定的人“发表宣言”,建立“监视”自己的机制以避免偷懒。比如写日记,可以在网络博客对朋友宣告进展并每天更新。岛主每天的定时推文也类似采用了这种开关。
另外作者还给出了具体六个故事示例如何度过各个阶段。
这六个故事具体为:
故事一,五分钟整理。
故事二,学英语——利用“例外规则”减少行动的变动性。

故事三,节约——“习惯化原则”将引领你走向成功。

故事四,减肥——三个月后苗条不反弹。

故事五,早起——把成长“视觉化”。

故事六,戒烟——利用“去除障碍”的方式赶走香烟的诱惑。

作者除了给出培养习惯的建议,也具体介绍了如何度过反抗期、不稳定期、稳定期、懈怠期以及要花费的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