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主任来提问:股骨头坏死的5个问题.股骨头坏死验方妙药

 H珠Q 2022-04-18


本文为作者原创
股骨头坏死的定义是什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曾被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特发性坏死、无血管性坏死等,是指股骨头的活组织成分(骨组织的细胞、骨髓内细胞)因缺乏血液供养而导致股骨头因局部缺血而发生的坏死。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男多于女。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与多种基础疾病有关(图1),包括髋关节外伤或手术、皮质类固醇分泌过多、高脂血症、血压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内毒素中毒、吸烟、过量饮酒和血液高凝状态 。所有这些病理变化最终都会导致血管损伤、骨髓梗塞和缺血性坏死。

图1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是什么?1、病史:患者常有髋部创伤史,如股骨颈骨折;或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史,或嗜酒史。
2、症状与体征:疼痛: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部或膝部疼痛,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每个患者均会出现。
跛行:一般与疼痛同时出现,早期为痛性跛行。后期可因单侧髋关节不稳定而呈单侧摇摆跛行,双侧病变晚期可呈“鸭步”。
功能障碍:早期髋关节活动正常或仅有外展、内收轻度受限,随着病情发展,髋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严重者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甚至卧床。
体征:可见双下肢不等长,患髋周围肌肉及股肌萎缩。因髋关节屈曲畸形而出现托马征阳性。
3、X线影像:X线片是本病诊断、分期的主要手段与依据,双髋正位和蛙式为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基本体位,通常在早期表现为硬化、囊变及“新月征”,坏死区与正常区域之间往往可见硬化征象等,晚期股骨头因塌陷失去原有球面结构,以及呈现退行性关节炎表现。
4、MRI影像: 当股骨头血供出现中断2~5天后,骨髓脂肪细胞坏死,MRI就可显示股骨头信号减弱,反映组织学上的改变。在坏死早期阶断,坏死区内仍含有脂肪性骨髓,表现为高信号带(图像上呈白色),而周围的硬化带表现为低信号(图像上呈黑色),形成坏死的早期特征,称为双线征。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需要说明当髋部有金属内固定物时,不宜做MRI检查。
5、CT扫描征象:通常可见股骨头星芒征缺失,负重区骨小梁缺失断裂,骨硬化带包饶囊变区或软骨下骨断裂,坏死骨与修复骨交错存在等征象。
6、核素三相骨扫描检查: 早期表现为坏死区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即相对“冷”区或“冷”区;再生期可见局部放射性浓集,即“热”区。与X线检查比较,大概可提前6~9个月确定坏死范围,提早3~6个月显示坏死区的血管新生。
股骨头坏死分期与分型有哪些?
1、ARCO分期:详见2019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分期系统升级版(表1)。

2、Steinberg分级:
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
I期:平片正常,磁共振出现异常:A 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15%;B 中度15-30%;C 重度: >30%。
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A 轻度: <15%;B 中度: 15-30%;C 重度: >30%。
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A 轻度: <15%;B 中度: 15-30%;C 重度: >30%。
IV期:股骨头变扁:A 轻度: <15% 或塌陷 <2mm;B 中度: 15-30% 或塌陷 2- 4mm;C 重度: >30% 或塌陷 >4mm。
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A 轻度;B 中度;C 重度。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表2)。
3、中国分期:详见股骨头坏死中国分期表(表3)。

2、分型:选用MRI冠状面T1WI或CT扫描冠状面重建图像,选择正中层面,确定坏死部位。依圆韧带前缘及后缘划线将此平面分成三柱:内侧柱,占30%;
中央柱,占40%;
外侧柱,占30%。
中国分型(中日友好医院分型)依坏死灶占据三柱情况进行分型:M型,坏死灶占据内侧柱;
C型,坏死灶占据中央柱、内侧柱;
L型,坏死灶占据全部三柱。
依坏死灶占据外侧柱状态,外侧型又分为三种亚型:L1型,坏死灶占据部分外侧柱,尚有部分外侧柱存留;
L2型,坏死灶占据全部外侧柱,部分占据中央柱,内侧柱未受累;
L3型,坏死灶占据整个股骨头(图2)。

图2
股骨头坏死如何治疗?目前对NONFH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包括保护性负重、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的例子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为主的修复重建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的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截骨术、带或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等,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早期(ARCO1期)或中期(ARCC2~3B期),且坏死体积在15%以上者。如果方法有效,可避免或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有哪些非手术治疗方法?1、保护性承重:建议患者减肥,减少对患侧股骨头施加的力,避免相互和反向运动,使用拐杖走路,避免长时间坐在或躺在床上。研究表明,局部非负重可以通过增加血运重建和减少梗死骨骺中的骨吸收来减少缺血性骨坏死后股骨头畸形的发生,尽管它不会刺激新的骨形成。然而,它可以通过控制骨吸收速率来优化成骨疗法和坏死股骨头的愈合。因此,负重可以预防骨坏死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股骨头塌陷,然而,这种非手术干预对80-90%的ONFH患者无效。
降脂剂、抗凝剂、血管活性物质、他汀类药物和双膦酸盐已被用于预防和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双膦酸盐可以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疼痛并降低与ONFH相关的股骨头塌陷的风险,而不会产生显着的副作用。然而,双膦酸盐对皮质类固醇诱导的ONFH的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并且没有明确的治疗剂量和持续时间建议。总体而言,双膦酸盐药物可考虑用于治疗代谢紊乱引起的股骨头坏死。
前列环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和血栓素拮抗剂,通过防止血小板聚集来改善血流量。虽然短期使用前列环素与早期ONFH临床和放射学指标的显着改善有关,但长期疗效仍在评估中。一项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前列环素和核心减压的组合可以缓解骨坏死的症状。伊洛前列素是前列环素的合成类似物,常规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已被证明对骨髓水肿和ONFH有效。一项针对 30 例 ONFH 伴凝血功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表明,53% 的患者在接受抗凝剂依诺肝素治疗后未进展至 Ficat 和 Arlet I 期和 II 期。此外,依诺肝素,银杏叶提取物(血管扩张剂)和西地那非的组合改善了类固醇诱导的ONFH动物模型中的股骨头灌注。
3、脉冲电磁场:1974年,Bassett等人发现脉冲电磁场(PEMF)可以促进骨折修复,随后的研究表明,PEMF还可以控制炎症和修复骨关节炎和关节手术患者的关节软骨。Seber等人报告了两名患有ONFH的Ficat II患者的病例,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接受PEMF治疗10小时,并表现出显着改善的病情。Massari等人如上所述用PEMF治疗了66例ONFH(76个髋关节)患者,并随访了他们的进展28个月。虽然94%的Ficat I期和II期患者表现出改善,但大多数Ficat III期患者病情恶化,最终不得不接受THA治疗。因此,PEMF可能是早期ONFH的有效选择。然而,只有少数研究报告了PEMF治疗ONFH的疗效,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这种方法对ARCO I期和II期ONFH患者有益。
4、高压氧疗法(HBO):
HBO已被证明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阶段非常有效,特别是在亚洲人群。研究表明,HBO疗法可用于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前塌陷前AVN,因此可以使用非侵入性替代方案。2017年的一项系统评价发现,HBO疗法对早期ONFH有效,并且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外氧的浓度来减少细胞缺血。综上所述,HBO治疗可考虑用于预防和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图3)。

图3 与NONFH的部分非手术治疗方法相关的文献总结
股骨头坏死有哪些手术方式?1、髓芯减压术:DSA、MRI提示血运呈早期静脉瘀滞表现(ARCO分期1期~2A期),可选择髓芯减压术。该术式开展时间长,疗效肯定。主要分为细针多孔钻孔减压术和粗通道髓芯减压术,区别在干减压通道的直径。细针钻孔减压术的孔道直径为3、3.5或4mm38,粗通道髓芯减压术为6mm以上。目前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或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国内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因此在获得国家资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
2、不带血运骨移植术:应用较多的术式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质骨和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
3、截骨术:目的是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以及经外科脱位入路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等。以正常骨为负重,截骨后对股骨头血供不干扰,且不影响后期关节置换为原则选择术式。
4、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DSA、MRI提示血运表现为动脉缺血(ARCO2B期~3日期)选择该方法,自体骨移植分为髋周骨瓣移植及腓骨移植。
髋周带血管蒂骨瓣移植包括: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膜)辩转移术。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
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转移术。
股方肌蒂骨柱移植术。
对整个股骨头甚至部分股骨颈受到累及者采用的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升支髂骨(膜)瓣再造股骨头(颈)。
髋关节后方入路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等。
髋周带血管蒂骨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方法容易掌握,推荐使用。为增加股骨头内的强力支撑,在应用髋周带血管蒂骨瓣时可联合支撑材料植入,能够避免术后股骨头塌陷,中短期疗效好,长期疗效有待确定。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手术效果目前也较为肯定,推荐使用。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式的选择可根据其各自优缺点、术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5、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塌陷较重,为晚期动脉闭塞表现(ARCO3C期、4期)、出现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或中度以上疼痛,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一般认为,非骨水泥型或混合型假体的中长期疗效优于骨水泥型假体。
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要特别注意: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或有其他基础病需持续治疗,使感染的风险升高。
长期不负重、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髋臼及股骨骨折风险增大。
既往保留股骨头手术会给关节置换造成技术困难。
激素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不仅仅是股骨头的病变,其周围及全身骨质均已受损,因此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可能不及应用于骨关节炎或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张怡元 林焱斌.骨科医师查房手册,2014-11-01.
2.Liu N, Zheng C, Wang Q, Huang Z. Treatment of non-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Review). Exp Ther Med. 2022;23(5):321. doi:10.3892/etm.2022.11250.
3.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循环与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国际骨循环学会中国区.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20):1365-1376.DOI:10.3760/cma.j.cn121113-20200306-0013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定点及操作精要

2018-06-13  来源
一、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正常股骨头
股骨头坏死
二、为什么股骨头容易坏死?

1)负重大(Big Load):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行走时最大负荷可达体重的5.8倍。
2)剪切力(Shear Load):股骨头有颈干角和前倾角,重力由髋臼通过股骨头、颈移行至股骨干,力线不垂直,就形成了剪切力。剪切力导致骨头血供受到影响。



3)活动范围大(Big Movement Range):活动范围仅次于肩关节,损伤机会多。

4)血供少(Poor Blood Supply):血供不足是股骨头坏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血供少,血管的吻合支量少且薄弱。

三、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哪些?
1、创伤性因素(Traumatic Reasons)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运动不协调,加上骨质疏松,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骨折的患者也增多。其中最容易影响股骨头血供的骨折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的血供是通过股骨颈基底的一个动脉环供应的。股骨颈骨折不可避免地导致血管的损伤,有60%-70%的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成人当中,髋关节脱位导致给股骨头供血的血管损伤,从而引起股骨头坏死。除此之外,儿童的骨骺滑脱或脱位也会导致股骨头坏死。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脱位
2、非创伤性原因(Nontraumatic Reasons)众说纷纭。但从诸多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总结得出有两个最为肯定的原因:
(1)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一些病人需要进行激素治疗来控制免疫的异常;除此之外,部分人相信江湖游医的偏方,偏方有可能含有激素。
(2)酒精滥用:酒精量的多少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不成正比。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个体酒精代谢率有关。
激素使用
酒精的滥用
3、其他:痛风、减压病、Gaucher病、高凝状态、镰状细胞贫血……
四、股骨头坏死有什么症状呢?
1、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一般会通过核磁共振可发现股骨头坏死。所以,核磁共振是诊断股骨头坏死最敏感、准确的检查方法。
2、后期逐渐出现临床症状:
1)疼痛:最早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最明显的部位是大腿根部。
2)活动受限:早期正常或轻度受限,最先出现的是内旋(internal rotation)受限。
3)跛行:早期可有间歇性跛行,休息后好转,晚期持续性跛行。
五、股骨头坏死有什么体征?
a.局部深压痛:典型部位是腹股沟区的中点和内收肌止点。
b.叩痛:大转子叩痛和纵向叩痛。
c.Thomas征阳性:患者仰卧,当患者双下肢放平到检查台上时,出现腰椎前突者为阳性。又令患者双手紧抱住一侧屈膝的下肢,此时腰椎可贴到检查台,对侧下肢不能放平者,表示此侧有病变。
d.“4”字试验阳性:“4”字试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e.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外展、外旋、内旋受限以及肢体短缩
f.晚期头塌陷、髋关节脱位—Allis征、Trendelenburg征。
Allis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置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不等高为阳性,提示较低一侧股骨或胫骨短缩,或髋关节后脱位。
Trendelenburg征:在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如果站立侧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为单足站立试验阳性。
六、怎么治疗股骨头坏死?
【针刀适应症、禁忌症】
1、只要确立诊断,无全身和局部禁忌症者均为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无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应在用药物控制后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为相对禁忌症。
3、精神病人、因本病有纠纷的人为禁忌症。
【体位】
在髋关节不同部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定点要采取不同的体位来实施。
1、仰卧位  可做前外侧点、外侧点、内收肌点与闭孔神经点。
2、侧卧位  可做外侧点、前外侧点、后外侧点与外旋肌点。
3、俯卧位可做后外侧点、外旋肌点与外侧点。
4、“4”字位  可做内收肌点。手术体位选择的原则是、 体位稳定、舒适、暴露良好,且施术方便,必要时可用枕头等物加以辅助固定。
【定点标志】
1、腹股沟韧带    韧带中点为股动脉搏动点。
2、股动脉与股神经关系 股神经走行于股三角的肌腔隙内,位于股动脉外侧12mm处。
3、股动脉与股骨颈的关系  股骨颈中点位于股动脉腹股沟韧带搏动点的下外20~25mm处。
4、股骨大转子
它是连结股骨颈、股骨干的交汇点。它可分为上部的转子尖、前内侧的转子间线、后内侧的转子间嵴、外侧的转子突出部和大转子外侧下缘点。各点分述如下:
①大转子下缘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是股骨颈中轴的投影线(注意须去除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取此线的中点是为进入股骨颈关节囊的安全捷径,而且此处会有显著的压痛。
②髂后下棘至股骨大转子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股骨颈后侧中点的投影点,是进入髋关节囊后侧的安全捷径。
③转子间嵴,大转子前方的转子间线不易扪清,故不做为标志。大转子后方的转子间嵴扪得清晰,它是进入外旋肌和股骨颈后侧的最好标志。
④⑤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尾骨尖等均是显著标志。
【定点】
1、前外侧点
以腹股沟韧带上股动脉搏动处为基点,向下外各20~25mm处定点。或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应与股动脉搏动点相叠)与大转子下缘点连线取其中点,定1点。两种方法,一个结果,前者更便捷。
2、外侧点  大转子尖上方10~15mm处定1点。
3、后外侧点  髂后下棘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定1点。亦可以转子间嵴内侧缘的中点外5~10mm处定点。因髂后下棘肥胖者有时难于确定,故后者更便捷。
4、外旋肌点  转子间嵴内侧骨缘定1~3点,即定于转子间窝中。
5、内收肌腱点  耻骨结节下方,耻骨下支上方硬韧肌腱的骨面上定1点。髋关节外展位时,可更清楚扪及紧张的肌腱,应定点于肌腱的稍上方,即腱末端为佳。
前3点松解关节囊,4、5点松解内收肌和外旋肌。骨减压定点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但须做X线定位照片,将单独叙述。
【消毒与麻醉】
此处操作靠近会阴部,要求消毒严密,不可疏忽。选用7#长针。在各穿剌点都必须到达骨面方可进行麻醉。因各治疗点位置深在,松解面广,故局部麻醉应充分,每点可给予2~4ml,在退出的径路上再给1ml麻药即可。
1、前外侧点  快速刺入皮肤,垂直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2、外侧点    垂直刺入皮肤后改变角度,使与头侧皮面呈45°角,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3、后外侧点  与前侧点麻醉法基本相同。
4、内收肌腱点  此处皮肤较松弛,“4”字位可使皮肤和肌腱都呈紧张状态。扪清肌腱附着处的骨面并用手指压住,以5#针头刺入直达骨面。回吸无血便可注入麻药,因为操作面较大,故麻药要足够。
5、外旋肌点  用7#长针,麻醉法与前外侧点基本相同,麻醉针头指向转子间窝,即针尾向近中面倾斜5~10°。
【针刀操作】
1、前外侧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继续匀速推进直到股骨颈前面骨面。调整刀口线与股骨颈长轴垂直,与纵轴线头侧呈40~50°角。提起刀锋少许,切开关节囊全层3~5刀。此处无须剥离。如关节囊十分厚韧则可多切几刀。
2、外侧点  由于斜向入路,此处进刀较深。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头侧皮面呈40~50°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匀速推进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与股骨颈纵轴垂直。提起刀锋至关节囊表面后再刺入,行切开剥离2~4刀,切开关节囊。以松解为度,故可多切几刀。
3、后外侧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刀口线稍做调整,使与股骨颈纵轴垂直,切开关节囊2~4刀即可。
4、内收肌腱点  首先用手指扪清硬韧的肌腱并以手指下压固定,刀口线与躯干矢状面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然后刀锋沿着指甲边缘刺入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切开肌腱数刀,视外展改善程度而定。
5、外旋肌点  刀口线与转子间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针刀,直达骨面。调整刀锋到转子间嵴内侧骨面,沿骨面切开外旋肌腱3~5刀,如挛缩较重可多切几刀。
【手法操作】
针刀松解术后,行髋关节的各个方向的运动以增加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进一步松解关节囊、内收肌、外旋肌等。本病即可有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强直,并可合并废用性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因此,在手法操作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应以试探式、逐渐加大力度的方法,改善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及下蹲功能,以免造成失误。

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定点及操作精要

2018-12-25    来源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里难缠的疾病,为了能够减轻这种疾病对人们的危害,就应该全面去了解骨坏死的诊断方法并能及时地发现该病并给予治疗!
外伤。股骨颈骨折、扭伤、摔伤、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全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一般在75%-95%,骨折手术后大部分均可发生骨坏死。
髋部损伤(包括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转子骨折等)直接影响局部的血运供给,尤其是股骨头的供血不足,而致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坏死率高达90%。如超过24小时未整复的骨折脱位,股骨头会100%发生坏死。
激素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之类),均可造成骨质疏松、动脉血管阻塞,使骨细胞、骨髓细胞逐渐发生坏死。
脊髓异常空洞症。①外伤所致②病毒性感冒发烧③其它病所致,如脑膜炎等。在临床中见到脊髓空洞症,行走无力,肌肉萎缩、双髋疼痛加重,有时会发生骨坏死。
骨质疏松。因骨组织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骨小梁部分病变,骨的血液循环受阻,易致股骨头坏死。
髋臼先天性发育不良及扁平髋。由于髋臼发育不良,头臼不对称,使股骨应力分布异常,长期作用导致髋臼坏死。
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可致脂类代谢异常,临床资料证实,长期大量饮酒者,股骨头坏死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在于酒精可致血液粘滞度增加造成骨微循环障碍而坏死。
肝肾亏虚。大多与年龄有关,和以前患有内科疾病或外科手术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导致肝肾亏虚也有关,一般在40岁以后为多见。
骨结核。因结核杆菌侵蚀了骨组织,髋臼和股骨头部分发生囊性改变,股骨头易呈蘑菇样改变,塌陷,功能障碍,易致股骨头坏死。
骨营养不良。因长期饮食不佳,体内钙、磷的摄入量不足,不能满足骨组织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易致循环受阻,股骨头因供血不足,可发生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早期症状
主要症状为侧臀部或腹股沟或腰部疼痛、膝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这些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可能仅表现一两个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短期内消失。
中期症状
主要表现有跛行、行走疼痛、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功能发生障碍。拍X线片时,会看到硬化骨形成、囊状改变、骨小梁部分消失、股骨头软骨塌陷、断裂。
晚期症状
股骨头坏死患者跛行更加严重,行走困难、疼痛、下肢肌肉明显痿缩、下肢无力、畏寒,下蹲困难、外展内收困难;这时拍X线片会看到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囊状改变明显、硬化骨面积较大、股骨头软骨完全断裂、关节面高低不平、这时即是股骨头坏死晚期。
针对股骨头坏死而言,多数患者属于继发性,也就是由于股骨头骨折未接受科学的治疗、合理的营养摄入、积极适量的运动而引起。针对这一疾病,最好的办法便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股骨头坏死分期分型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
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
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
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
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
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这个时期的患者要多加注意,再发展下去就是致残期了,到时候只能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了。
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股骨头坏死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适应症、禁忌症】
1、只要确立诊断,无全身和局部禁忌症者均为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无论年龄大小
均可接受。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应在用药物控制后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为相对禁忌症。
3、精神病人、因本病有纠纷的人为禁忌症。
【体位】
在髋关节不同部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定点要采取不同的体位来实施。
1、仰卧位  可做前外侧点、外侧点、内收肌点与闭孔神经点。
2、侧卧位  可做外侧点、前外侧点、后外侧点与外旋肌点。
3、俯卧位可做后外侧点、外旋肌点与外侧点。
4、“4”字位  可做内收肌点。手术体位选择的原则是、 体位稳定、舒适、暴露良好,且施术方便,必要时可用枕头等物加以辅助固定。
【定点标志】

1、腹股沟韧带(图4-13-02)  韧带中点为股动脉搏动点。
2、股动脉与股神经关系(图4-13-02) 股神经走行于股三角的肌腔隙内,位于股动脉外侧12mm处。
3、股动脉与股骨颈的关系(图4-14-02) 股骨颈中点位于股动脉腹股沟韧带搏动点的下外20~25mm处。
4、股骨大转子(图4-14-02)

它是连结股骨颈、股骨干的交汇点。它可分为上部的转子尖、前内侧的转子间线、后内侧的转子间嵴、外侧的转子突出部和大转子外侧下缘点。各点分述如下:
①大转子下缘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是股骨颈中轴的投影线(注意须去除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取此线的中点是为进入股骨颈关节囊的安全捷径,而且此处会有显著的压痛。
②髂后下棘至股骨大转子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股骨颈后侧中点的投影点,是进入髋关节囊后侧的安全捷径。
③转子间嵴,大转子前方的转子间线不易扪清,故不做为标志。大转子后方的转子间嵴扪得清晰,它是进入外旋肌和股骨颈后侧的最好标志。
④⑤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尾骨尖等均是显著标志。
【定点】
1、前外侧点(图4-13-16)  以腹股沟韧带上股动脉搏动处为基点,向下外各20~25mm处定点。或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应与股动脉搏动点相叠)与大转子下缘点连线取其中点,定1点。两种方法,一个结果,前者更便捷。
2、外侧点(图4-13-16  大转子尖上方10~15mm处定1点。
3、后外侧点(图4-13-17)  髂后下棘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定1点。亦可以转子间嵴内侧缘的中点外5~10mm处定点。因髂后下棘肥胖者有时难于确定,故后者更便捷。
4、外旋肌点(图4-13-16)  转子间嵴内侧骨缘定1~3点,即定于转子间窝中。
5、内收肌腱点(图4-13-17)  耻骨结节下方,耻骨下支上方硬韧肌腱的骨面上定1点。髋关节外展位时,可更清楚扪及紧张的肌腱,应定点于肌腱的稍上方,即腱末端为佳。
前3点松解关节囊,4、5点松解内收肌和外旋肌。骨减压定点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但须做X线定位照片,将单独叙述。
【消毒与麻醉】
此处操作靠近会阴部,要求消毒严密,不可疏忽。选用7#长针。在各穿剌点都必须到达骨面方可进行麻醉。因各治疗点位置深在,松解面广,故局部麻醉应充分,每点可给予2~4ml,在退出的径路上再给1ml麻药即可。。

1、前外侧点  快速刺入皮肤,垂直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2、外侧点(图4-13-18)  垂直刺入皮肤后改变角度,使与头侧皮面呈45°角,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3、后外侧点  与前侧点麻醉法基本相同。
4、内收肌腱点  此处皮肤较松弛,“4”字位可使皮肤和肌腱都呈紧张状态。扪清肌腱附着处的骨面并用手指压住,以5#针头刺入直达骨面。回吸无血便可注入麻药,因为操作面较大,故麻药要足够。
5、外旋肌点  用7#长针,麻醉法与前外侧点基本相同,麻醉针头指向转子间窝,即针尾向近中面倾斜5~10°。
【针刀操作】
1、前外侧点(图4-13-19)  刀口线与躯干

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继续匀速推进直到股骨颈前面骨面。调整刀口线与股骨颈长轴垂直,与纵轴线头侧呈40~50°角。提起刀锋少许,切开关节囊全层3~5刀。此处无须剥离。如关节囊十分厚韧则可多切几刀。
2、外侧点(图4-13-20)  由于斜向入路,此处进刀较深。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头侧皮面呈40~50°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匀

速推进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与股骨颈纵轴垂直。提起刀锋至关节囊表面后再刺入,行切开剥离2~4刀,切开关节囊。以松解为度,故可多切几刀。
3、后外侧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刀口线稍做调整,使与股骨颈纵轴垂直,切开关节囊2~4刀即可。
4、内收肌腱点  首先用手指扪清硬韧的肌腱并以手指下压固定,刀口线与躯干矢状面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然后刀锋沿着指甲边缘刺入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切开肌腱数刀,视外展改善程度而定。

5、外旋肌点  刀口线与转子间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针刀,直达骨面。调整刀锋到转子间嵴内侧骨面,沿骨面切开外旋肌腱3~5刀,如挛缩较重可多切几刀。 【手法操作】
针刀松解术后,行髋关节的各个方向的运动以增加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进一步松解关节囊、内收肌、外旋肌等。本病即可有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强直,并可合并废用性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因此,在手法操作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应以试探式、逐渐加大力度的方法,改善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及下蹲功能,以免造成失误。
11个细节预防股骨头坏死!
1、一定要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
2、走路时要注意脚下,小心摔跤,特别在冬季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防滑摔倒。
3、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为度。
4、在扛、背重物时,要避免髋部扭伤,尽量不要干过重的活。
5、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在病伤未愈情况下过多行走,以免反复损伤髋关节。
6、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特别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药物。
7、尽量不要养成长期大量饮酒的毛病。
8、因为相关疾病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
9、应改掉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脱离致病因素的接触环境,清除酒精的化学毒性,防止组织吸收。10、对职业因素如深水潜水员、高空飞行员、高压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应注意劳动保护及改善工作条件,确已患病者应改变工种并及时就医。
11、饮食上应做到不吃辣椒,不过量饮酒,不吃激素类药物,注意增加钙的摄人量,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晒太阳,防止负重,经常活动等。

股骨头坏死的家庭调理方法

2019-03-27    来源
步骤一:着重按揉脚下的免疫系统反射区,主要是上身淋巴、下身淋巴、胸部淋巴这三个反射区,其次是通过刺激肾上腺和脾反射区来
消炎。另外,还要刺激甲状旁腺反射区,促进骨钙和血钙的形成,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从而调理股骨头坏死。

步骤二:从小脚趾的根部开始推,依次推向脚腕处的踝关节,每一根脚趾推9下。推完以后再揉小腿上的三阴交,再沿着膀胱经从承山一直揉到委中。

步骤三:做完足部的梳理,要在整个腿部推筋,包括整个小腿和大腿,对股骨关节的痛点采用五行生克补泻法,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步骤四:两手分别在委阳和阴谷两穴进行按揉,先在委阳穴按揉,逆36顺24,然后在阴谷穴按揉,逆36顺24。

步骤五:从委中到承扶分成9点,每一点都做顺9逆6。把9个点做完以后,让病人侧身,从股骨关节到阳陵泉,分成6点,每点顺9逆6。然后再在内髋关节,就是骨盆、耻骨和大腿根交的这个地方,一直到阴陵泉,分4点,每点做顺9逆6,这样就把整个下肢全疏通开了。

步骤六:全疏通开了以后,在环跳穴附近找一个痛点,做五行生克补泻法。先在痛点的上下左右按揉,顺36逆24,然后按揉当中痛点按揉,顺90逆60,再四边敲击,上下左右各敲击9下,中间敲击81下。

患有股骨头坏死同时腰不好的人,平时要多推按脚上的髋关节反射区,从前推到后。推的时候要用按摩油,否则皮肤很容易破损。
自己在家的时候要如法进行,每天做一遍。

胯骨痛,走路久了痛,坐久了也痛,这是得了什么病?2018-11-30 
本文来源:骨事汇
我们常说的胯痛即指髋关节及周围的疼痛,这个部位出现疼痛后,大家首先会想到,我是不是得了股骨头坏死?
判断是不是股骨头坏死,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以下危险因素:
1. 成年男性,长期喝酒,饮酒量每天平均50-100g(1-2两)以上;
2. 因为患有红斑狼疮综合症、肾病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3. 服用过成份不明的中药;
4. 髋关节附近有过外伤史,如髋关节后脱位、股骨颈骨折等。
如果有以上情况,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建议在出现疼痛后极早就医。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就可以不必过于担忧,因为造成髋关节痛的原因有很多。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供受损或发生中断,产生骨细胞及骨髓成分的死亡,发生股骨头塌陷、相应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1)疼痛: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或者是腹股沟区,钝痛、针刺样痛,活动后加重。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髋关节屈伸不利不能久站、下蹲困难、鸭步。
3)跛行:多为间歇性跛行。
4)活动受限: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会缩短,肌肉呈萎缩状态。
【保守治疗】:一旦确诊,要尽可能做到避免负重,即尽可能卧床或者拄拐,这样可以减缓股骨头坏死的进程,减少造成塌陷的机会。
【手术治疗】: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早中期及时手术干预可以防止股骨头的塌陷,从而保留髋关节,而一旦发展到晚期就只能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来恢复功能。
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或大量体育运动者,是由于关节在活动时发生不正常的撞击,而导致的一些列症状。在运动后、长时间行走或长时间保持坐位后,出现腹股沟区、臀部或髋部间歇性疼痛。严重的患者,甚至在不活动时,也会出现疼痛。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还可导致盂唇损伤,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疼痛,臀部疼痛,可向膝关节放射,严重时可出现髋关节绞索、活动受限。
【保守治疗】:避免重体力劳动、过量运动和长距离行走,避免做引起疼痛的髋关节活动,必要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软骨营养类药物。
【手术治疗】:多施行关节镜手术,目的在于解除髋关节异常的解剖结构,扩大髋关节活动度,推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如有盂唇损伤,则需进行盂唇缝合、修补、重建。
三、髋关节骨关节炎
常见于中老年人,多累及双侧。早期表现为髋关节、大腿甚至涉及膝关节的酸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改善,有时影响行走。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疼痛加重,伴有跛行、髋关节屈曲和旋转受限。有的甚至出现静息痛(不活动也痛),夜间痛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利用辅助行走的工具(如手杖)、理疗、康复锻炼、肥胖者减轻体重等。
【手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关节内有游离体或骨赘,可以做关节镜进行清理;晚期可做髋关节置换。
四、   滑    囊    炎滑囊是充满液体的小囊,起到缓冲作用,有助于减少髋关节的摩擦。当滑囊发炎时,髋部疼痛将从大腿侧向下扩散,当触及到疼痛区域时,会感到尖锐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会在久坐后起身时或爬楼梯时较为明显,但站立时不会出现。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药物和物理治疗。
五、 其   他   原   因
其他原因包括外伤(肌肉肌腱拉伤、骨折等)、腰椎病、耻骨骨炎、髂腹股沟神经卡压、运动性疝等。

关于股骨头坏死的详解

石老师 尸体解剖 2018-12-15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但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
发病原因
股骨头坏死病因不外有两种:一种发生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的愈合,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出现应力损伤,所以坏死总是发生在患者骨折愈合,负重行走之后。另一种是骨组织自身病变,如最常见的慢性酒精中毒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坏死,同时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障碍。此外还包括儿童发育成长期股骨头生发中心-股骨头骨骺坏死,又称儿童股骨头坏死,扁平髋。
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而各种临床表现都不是股骨头坏死所特有的,许多髋关节疾患都可以发生,换句话说,难以通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临床检查做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来。例如髋和骶髂关节许多病变可表现为“4”字试验阳性,(即屈膝并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摆成“4”字形状放在对侧伸直下肢上,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另一手放在膝内侧手同时下压,引起臀髋痛)因此也不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特定体征。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坏死组织-修复的炎症病变或炎症病灶内的高压引起,可表现为持续痛,静息痛。骨软骨塌陷变形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有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附着部位慢性损伤性疼痛。髋部活动受限,特别是旋转活动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缩性跛行。
检查情况

早期X线片可没有阳性发现,随进展,于负重区出现骨小梁紊乱,中断,以后股骨头软骨下骨囊性变、夹杂硬化。随病变进展,修复障碍,病变区出现线性透亮区,围以硬化骨,呈现新月征。晚期出现塌陷,变形,半脱位,关节间隙变窄。X线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排除骨的其他病变,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和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仍作为股骨头坏死的基本检查方法。
同样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CT片可表现为正常。CT扫描对判断股骨头内骨质结构改变优于MRI,对明确股骨头坏死诊断后塌陷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因此CT检查也是常用的方法。早期:股骨头负重面骨小梁紊乱,部分吸收,杂以增粗、融合,囊性吸收、部分硬化。CT可显示新月征为三层结构:中心为死骨,且被一透亮的骨吸收带所环绕,最外围则是新生骨硬化骨,晚期:股骨头出现塌陷变形,中心有较大低密度区,关节软骨下出现壳状骨折片,髋臼盂唇化突出,可有关节变形。MRI可早期发现骨坏死灶,能在X线片和CT片发现异常前做出诊断。股骨头坏死MRI的多样信号改变反映不同层面病变组织的代谢水平。T2加权像呈高信号的病理特征是骨和骨髓的坏死引起的修复反应,以骨髓水肿、局部充血,渗出等急性炎症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T1加权像多为低信号。T2加权像显示为混合信号,高信号提示炎症充血,水肿,低信号的病变组织多为纤维化,硬化骨。T1加权为新月形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信号。如果T2加权像显示中等稍高信号,周围不均匀稍低信号环绕,则呈典型的双线征,位置基本与CT的条状骨硬化一致。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也是能做到早期诊断的检测手段。
如何治疗
病因治疗是终止病变进展,使之有可能进入良性转归的轨道上的关键。例如针对酒精和激素中毒,采取戒酒和终止使用糖皮质激素措施。通过生物学反应促进骨再生和病变组织修复,尽可能使之修复完善,有效,恢复承重能力,防止股骨头变形塌陷。因此第二个关键治疗在于减少负重,行走,降低股骨头负重区的载荷,避免减弱的骨组织发生显微骨折,塌陷。主张病人少量分次行走,切忌蹦跳,,在坏死病变进展期宜靠扶持助行。鼓励病人做减负式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在急性进展期宜卧床,避免负重。可试用促进骨和软骨营养和生长的药物。对于频临塌陷或已塌陷变形,长久疼痛功能障碍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技术成熟,效果肯定,成功率高。
预防
避免酗酒,尽可能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力争做到解剖复位。

酒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股骨头的?

骨事一点通 2018-12-20
家人团聚、朋友聚会,酒似乎成了餐桌上的必需品,开心的,一醉方休,不开心的,借酒浇愁。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酗酒对股骨头的伤害吗?
酒精对股骨头的影响?1过氧化脂质: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后可产生乙醛,导致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膜的重度损伤,进而出现局部缺血。
2造成维生素D紊乱:大量酒精摄入可造成体内维生素D代谢紊乱,易发生骨质疏松,导致局部受力面积减少而产生高应力的成骨反应,局部骨内压升高和出血可导致骨坏死。
3促进前列腺素生成:酒精可刺激前列腺素升高,使局部发生血管炎,如股骨头微血管存在病变,则很容易形成局部血栓。
4直接细胞毒性作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对于缺血的骨细胞能造成进一步损害,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变性坏死。
5造成脂肪在肝内堆积:酒精可使脂肪在肝内堆积,囊性脂肝不断放出脂栓进入血中,滞留于软骨下区血管内,引起软骨下骨小梁坏死。
长期喝酒何引起股骨头坏死?

长期喝酒导致人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升高,小动脉发生纤维变性和粥样硬化,细胞膜严重受损,长期如此就会使股骨头的局部缺血。另外,由于血液中脂肪增多,就会聚集成脂肪球,使股骨头软骨下的微血管被栓塞;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又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会使缺血缺氧状态下的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等改变,进而造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形成。
通常人们会认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一样,是脂类代谢异常的结果,临床资料证实长期大量饮酒者,血脂明显升高,致使肝内脂类的清理效能降低而致脂肪肝。所以股骨头坏死患者继续大量饮酒还会使病情逐渐加重。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表现?1疼痛这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无法忍受的症状。早期的坏死并不严重,疼痛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一些异位疼痛,主要是由肌肉、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神经牵引等引发的髋关节周围 、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形式多表现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或麻木感,休息一会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运动或活动时间过长疾病就会加重。
2功能受限主要是由疼痛引起的,患者出现疼痛后,股骨头处于非正常状态,股骨头与髋臼相互作用疼痛会明显加剧,人体常常为了避开疼痛,就会减少髋关节的活动,使得髋关节发生活动受限。股骨头塌陷表面不圆滑,关节活动受到阻碍,也会发生受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的功能会受一定的限制,人们盘不上腿,下蹲有困难。
3跛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的患者会有跛行的出现,部分早期的患者也会有跛行的症状,主要是间歇性跛行,是患者的常见姿态。不过疾病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持续性跛行,股骨头塌陷期,患肢的腿着地时同侧骨盆下降,而导致同侧肩倾斜下沉,对侧摆动腿髋膝过度屈曲与踝背伸加大,会出现斜肩步的情况;另外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的患肢缩短也是导致跛行的原因。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70%~80%的病人如不经治疗,在X线片及临床上有病程进展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再加上负重(比如走路、爬楼、扛东西等)引起股骨头塌陷,形成骨性关节炎,最终的结果是患者致残。所以,股骨头坏死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基础及影像学表现

2020-04-11    来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肌肉骨骼致残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原因,这是一个重大的诊断和治疗的挑战。虽然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关节破坏,最终需要全髋关节置换(THR)(见下图)。事实上,50%的AVN患者由于恶化致使严重的关节破坏,并在诊断后3年内接受大的手术治疗。 股骨头塌陷通常发生在髋关节疼痛后2年内。

正常的轴向CT显示在股骨头内的突出和增厚但正常的小梁(箭头)。注意从中心密集带以径向方式发出的细腻、硬化、射线状的分支形状。

插图是从后面观察股骨头的正常循环。后上方的支持带动脉为骨骺部位提供了主要的血液供应。它们穿过股骨颈并且被包含在关节囊内,并在股骨头和颈的交界处产生的横向骨骺血管。从那里,它们穿透股骨和供给股骨骨骺区。

插图表明股骨头供血通过头下股骨骨折或股骨头骨骺滑脱受到损害。由于骨骺或股骨颈从股骨头分离,股骨干骺端向上外侧移位和股骨外旋转,这导致远侧后上支持带动脉和近侧横向骨骺血管扭结或旋转,损害血液流向骨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股骨头将处于发展缺血坏死的高风险。

患者的臀部的蛙式位图片,新月征显示缺血坏死志,表明软骨下骨折。一旦出现这种迹象,治疗性干预就不太可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新月征是指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板内1~2mm厚的透光区,是由于骨坏死后,骨质被吸收,出现微骨折所致,通常在正位片上不易见到,在蛙式位片上易显示,容易被忽视。

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片显示新月征
AVN的发生率正在增加。原因包括更多地使用外源性类固醇和创伤的增加。在54-80%的肾移植受者中,平片照片检测AVN ,该病是双侧的。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执行的近50万个THRs手术中近10%旨在治疗AVN,费用超过10亿美元,占国家总量的25%。创伤是缺血坏死的最常见原因; 然而,非创伤性缺血坏死(AVN)通常是双侧的,发生在年轻人中。此外,非创伤性双侧AVN通常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并在不同的臀部以不同的速率发展。

轻度扁平至左股骨头的上方(空心箭头)表示第3期疾病。右股骨头具有正常的轮廓,表明阶段2疾病。黑色箭头表示修复区的边缘,代表死亡小梁上的新骨形成。双侧的AVN,它通常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每个髋部,并且疾病在每个髋部的分期可以,并且经常是,在不同的阶段。
缺血坏死(AVN)的特征在于死的小梁骨和骨髓的区域涉及延伸到软骨下板。通常涉及股骨头的前外侧面,即主要负重区域,但也可涉及股骨头的任何区域。在成人中,涉及的部位通常不会完全血管重建,通常在缺血坏死(AVN)之后的某一时间,股骨头的塌陷才能在X线片上发现。股骨头是缺血坏死(AVN)发展的最脆弱的部位。坏死部位通常直接在骨的负重关节表面(即,股骨头的前外侧面)下方, 这是最大机械应力的部位。
老年人发生AVN的风险比较低。因为老年人的脂肪细胞缩小,脂肪细胞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松弛的网状结构和粘液流体,其抗AVN的作用,这种病症称为凝胶状骨髓。即使髓内压增高的情况下,间质液也能够逃逸到血管中,使得空间自由地吸收额外的流体。
脂肪髓出现在股骨头骨骺及2岁以上的所有个人的大转子。脂肪骨髓在T1加权图像(T1WI)和T2加权图像(T2WI)上具有高信号强度(参见下图)。当存在造血骨髓时,其存在于股骨颈,转子间区域和髋臼中。它在T1WI上具有低信号强度,在T2WI上具有高信号强度(参见下图)。

冠状T1加权磁共振图像显示在股骨颈近端的低信号和表示造血骨髓的转子间区域(箭头)。

冠状T2加权磁共振图像显示在近端股骨颈和转子间区域内的低信号,代表造血骨髓。增加的信号在大转子(单箭头)和股骨头骨骺(星)区,代表正常的脂肪骨髓。正常的髋关节(双箭头)含有少量的流体。
髓质腔在从股外侧的下外侧延伸到股骨头的超内中侧的所有成像序列上包含低信号的突出的垂直定向的线性条纹。这些代表负重小梁并且类似于在CT扫描上看到的射线样改变(参见上面的2个图像)。髓腔由边缘尖锐的低信号强度的包绕,其代表骨的皮质。皮质和小梁具有弱的MRI信号强度,因为低浓度和氢离子的移动性降低(参见上图2)。代表关节软骨的高信号强度的细线围绕股骨头的外边缘。曲线低信号线,代表骨髓,横向的股骨颈骨髓横向内侧(见上图2)。与髋臼相邻的髂骨的髓腔与股骨头相比具有稍微更低和更不均匀的信号强度(参见上面的2个图像)。
AVN从最小到更严重的进展直至机械衰竭。如果血管区域小并且不邻近关节表面,则患者可能是无症状的; 可以自行愈合,或者疾病可以保持未检测到或者在其他条件的后处理期间偶然发现。
一旦AVN发展,修复开始于活骨和坏死骨之间的界面,在坏死灶内死骨的吸收效果不佳,死骨仅部分再吸收。反应性和骨修复导致骨小梁充血、炎症、骨吸收和纤维化,使小梁增厚和硬化边缘。死骨的不完全再吸收在放射照片上具有混合的硬化和囊性外观。
在死骨和活骨之间的界面处的小梁骨,由于机械损伤可能加剧无血管坏死(AVN)。在软骨下区域,这种微裂缝不愈合,因为它们发生在死骨区域内。微裂缝的进展导致弥漫性软骨下骨折,在放射学上看作新月形征(见下面第一图)。在软骨下骨折和进行性加重之后,关节软骨发生塌陷(参见下面的第二至第五张图)。继续骨折、坏死和进一步加重,可进展为退行性关节疾病(DJD)和关节溶解(参见下面的第二张图片和最后2张图片)。

该患者的缺血坏死显示新月标志,表明软骨下骨折。一旦出现这种迹象,治疗性干预就不太可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骨盆的前后视图显示右股骨头的外侧部分因缺血坏死(箭头)扁平,相邻关节空间变窄,近关节硬化和代表退行性关节疾病的骨赘。

该患者病程6个月,患者经过了骨内减压术后,但已经股骨头已经可以看到的轻度扁平化,表明尽管已经治疗,病情还是有进展。

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片显示股骨头软骨下骨质密度减低

该患者病程6个月,患者两侧缺血坏死,经过了骨内减压术后,右侧股骨头近端已经轻度扁平化,这表明疾病从阶段2到阶段3的进展,尽管保守治疗。 右侧近端股骨头内的缺陷代表死骨的移除。

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骨盆正位平片可见不对称关节间隙狭窄(箭头),近关节硬化,软骨下囊肿形成围绕右髋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
CT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较X线片敏感,可早期发现微小的病灶、软骨下骨板微骨折等,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CT检查所见进行分期较X线片更准确。

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CT显示中央小梁的聚集和变形。

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CT显示股骨头的前部的骨折。这个发现在轴向脂肪饱和的T2加权磁共振图像上被证明,但是由于CT扫描的优异的分辨率,使用CT扫描更清楚地描绘。

该图显示了右髋前内侧和后外侧周围的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硬化和骨赘形成(退行性关节病)。
MRI是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正常骨骼在T1、T2加权图像上,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呈高信号。骨内信号强度的改变是骨坏死早期且敏感的征象。最早的特征性表现是在T1加权图像上出现带状低信号包绕脂肪信号,T2加权图像上或Turbo回旋序列像呈现“双线征(Double line sign)”,即外缘的低信号线和内缘的高信号线,双线征是由Mitchell 等首先提出,外缘代表反应骨,内缘代表血管化和新生骨,是坏死骨与活骨之间的分界线,在双线征内的病变区可呈现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区;在T2压脂像上骨坏死呈现片状或点状高信号。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金标准,敏感性达99%,特异性94%~99%。

T2压脂像在股骨头和颈部(箭头)内显示增强的信号,代表水肿。STIR和脂肪饱和成像非常敏感。

T2压脂像显示了关节积液(箭头)和表示股骨头内的水肿的广泛的异常增加的信号。存在股骨头的前部中的骨折。

冠状T1加权磁共振图像(MRI)在股骨头(箭头)内显示降低的信号,代表水肿。这是一个MRI C类病变。软骨下异常也可以指示骨折。多平面重建CT扫描将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显示双线征
骨扫描对于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有很大价值,特别是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者作用更大。骨扫描与X线检查相比,常可提早3~6个月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表现为股骨头软骨下出现一放射性核素浓集带,表明股骨头坏死区周围已有血管化及组织修复;在股骨头缺血坏死后期,股骨头不出现放射性核素浓集。但由于骨扫描的假阳性率较高,因此,诊断准确率在91%~95%。

骨扫描显示在右股骨头的超外侧方面的摄取增加,这表明缺血坏死,但是提供关于髋部的结构完整性的很少的信息。

骨扫描显示在两个髋部中放射性药物试剂的吸收显着增加。

当归芍药散可治股骨头坏死

中医书友会 2020-04-26
中医书友会第2405期
I导读:股骨头坏死系之中医,大体不外乎气血失衡,当归芍药散乃调气治血效方,可广而用之。(编辑/宁佳佳)
当归芍药散治疗股骨头坏死
作者/冯向东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病。由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目前知道的原因有60多种,比较复杂,这与发病机制不清有关。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其病理上是先破坏股骨头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中医认为气血失衡是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股骨头坏死是西医病名,而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故此没有合适的名称给其加注,随证治之是其关键。现代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总体来看手术疗法因其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局限性广、远期疗效不能尽善尽美而不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近年来有中医治疗该病的报道,大体上是从气滞血瘀、风寒湿痹、痰湿、气血虚弱、肝肾不足诸多方面来分析治疗,但临床疗效多不尽如人意。当归芍药散是调肝理脾治血的效方,故我在临床上多用之。 [病案举例] 杨某,男,77岁,2000年8月诊。 患者因患哮喘病30余年,长期服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的药物,造成骨质疏松病。近期发现髋关节进行性疼痛,站立或行走时加重。某院诊疗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时患者起坐行走极为困难,辗转反侧而睡时痛醒,胃纳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白,脉弦而细弱。认为是肝郁血虚,邪毒外袭。 处方:当归15克,白芍9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黄芪15克,防己10克,通草10克,细辛3克,肉桂3克。 上方用了三剂而疼痛立止,遂停用其他西药而用中药治疗。上方加减运用120余剂,随访至今,患者行走又如常。
补肾复骨汤加热敷散,治愈老人股骨头坏死
严某,男,63岁,双髋部无明显原因疼痛半年,有下肢跛行1月余。双髋部MR示:双侧股骨头可见数个低信号区,双侧关节腔可见少量积液,考虑双侧股骨头坏死;双侧CT平扫及三维重建示:双侧股骨头轮廓尚完,双侧股骨头缺血性改变,左侧累及股骨头1/3骨质,右侧累及2/3骨质。
辨为骨蚀,肝肾亏虚、血瘀痰阻证。
自拟补肾复骨汤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强筋生骨,疗效明显。
初诊:症见双髋部疼痛,活动受限,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患者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由他人扶入诊室。此病属骨蚀范畴,为肝肾亏虚、血瘀痰阻所致,法当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强筋生骨。
方用自拟补肾复骨汤:黄芪30g,骨碎补15g,土元12g,丹参12g,炒白芍15g,当归12g,炒白术12g,牛膝12g,茯苓12g,醋元胡12g,三七粉9g冲服,陈皮12g,甘草10g上药7付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
外用热敷散(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刘寄奴12g,独活12g,防风12g红花9g,艾叶9g,桑枝30g,花椒9g,草乌9g,川乌9g,伸筋草12g,透骨草12g,牛膝12g,瓜蒌12g。用食醋将药拌湿,包裹于纱布中,蒸热后敷于髋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局部用自制小针刀在透视引导下行双侧关节囊减压、股骨头减压,每周1次。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膝踝套牵引,如生活需要应扶双拐下地,其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注意生活调摄,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建议食富含蛋白质低脂食物。
二诊:上方药服7剂后,双髋部疼痛有缓解,但双髋关节活动仍受限,舌质淡,苔白,脉沉。此仍是肝肾亏虚血瘀经络,以上方稍加调整:黄芪30g,骨碎补15g,土元12g,丹参12g,炒白芍15g,当归12g,炒白术12g,牛膝12g,茯苓12g,醋元胡12g,三七粉9g冲服,鸡血藤12g,陈皮12g,甘草10g,上药7付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继续双髋部热敷,小针刀松解减压1次,余嘱同前。
三诊:又服7剂药后,患者自感双髋部疼痛有所缓解,舌质淡,苔白,脉沉。遵效不更方原则,上方再进14付。继续双髋部热敷,小针刀松解减压1次,余嘱同前。
四诊:又服14剂药后,患者自感双髋部疼痛缓解,行走仍受限,舌质淡,苔白,脉沉。遵效不更方原则,前方再进24付。继续局部热敷,余嘱同前。
五诊:治疗2月后,患者自感双髋部疼痛减轻,双髋关节前方压痛,以股骨头处压痛为甚,双髋关节活动受限,舌质淡,苔白,脉沉。遵效不更方原则,前方再进24付。继续局部热敷,余嘱同前。
六诊:治疗3月后,患者自感双髋部明显疼痛减轻,静息状态下疼痛消失,负重后隐隐作痛,双髋关节前方压痛,以股骨头处压痛为甚,双髋关节活动受限,舌质淡,苔白,脉沉。患者病情好转,改用口服骨复生胶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制剂)4粒/次3次/日;继续双髋部局部热敷,余嘱同前。
七诊:治疗半年复诊,患者自感双髋部疼痛消失,双髋关节活动改善。查双髋关节MR与前次比较双侧骨坏死区域面积减小,关节腔积液基本消失,有新生骨改变。
按语
股骨头坏死属中医学“骨蚀”“骨痹”“骨痿”“髋骨痹”等范畴。《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骨则重。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骨痹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一方面是风寒湿外邪侵入人体的内部,致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及相关系统发病;另一方面,由于正气虚弱,复感外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损害脏腑而发病。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曰:“虚邪之于身也寒,寒与热相搏,久则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痛而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说明各种邪气侵袭人体,久而久之,产生骨痛或者脓疮的症状,最终产生骨质破坏这样一个病理过程。而这一病理变化过程,也同于现代医学对于骨坏死病理过程的认识,所以也可认为“骨蚀证”就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过程。
本病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血瘀痰阻为标。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卫外不固,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凝聚经脉,气血不行,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或为创伤致瘀、血供不足、慢性劳伤、筋骨受损;或过度饮酒,产生湿痰,痰湿郁久蕴而化热,耗伤气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筋骨失养,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痿。
刘德玉在临床应用中以补肾益气化瘀为主,此病病程久远在补益肝肾的同时需重视固护后天之本;方中用土元、田七丹皮、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除弊止痛;用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补骨脂等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用黄芪、泽泻、茯苓等补气健脾祛湿,消瘀化痰,疗效显著。

酒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股骨头的

2022-04-18  来源
酒似乎成了餐桌上的必需品,开心的,一醉方休,不开心的,借酒浇愁。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酗酒对股骨头的伤害吗?

酒精对股骨头的影响?
1过氧化脂质:
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后可产生乙醛,导致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膜的重度损伤,进而出现局部缺血。
2造成维生素D紊乱:
大量酒精摄入可造成体内维生素D代谢紊乱,易发生骨质疏松,导致局部受力面积减少而产生高应力的成骨反应,局部骨内压升高和出血可导致骨坏死。
3促进前列腺素生成:
酒精可刺激前列腺素升高,使局部发生血管炎,如股骨头微血管存在病变,则很容易形成局部血栓。
4直接细胞毒性作用: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对于缺血的骨细胞能造成进一步损害,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变性坏死。
5造成脂肪在肝内堆积:
酒精可使脂肪在肝内堆积,囊性脂肝不断放出脂栓进入血中,滞留于软骨下区血管内,引起软骨下骨小梁坏死。

长期喝酒何引起股骨头坏死?
长期喝酒导致人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升高,小动脉发生纤维变性和粥样硬化,细胞膜严重受损,长期如此就会使股骨头的局部缺血。另外,由于血液中脂肪增多,就会聚集成脂肪球,使股骨头软骨下的微血管被栓塞;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又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会使缺血缺氧状态下的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等改变,进而造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形成。
通常人们会认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一样,是脂类代谢异常的结果,临床资料证实长期大量饮酒者,血脂明显升高,致使肝内脂类的清理效能降低而致脂肪肝。所以股骨头坏死患者继续大量饮酒还会使病情逐渐加重。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表现?
1疼痛
这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无法忍受的症状。早期的坏死并不严重,疼痛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一些异位疼痛,主要是由肌肉、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神经牵引等引发的髋关节周围 、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形式多表现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或麻木感,休息一会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运动或活动时间过长疾病就会加重。
2功能受限
主要是由疼痛引起的,患者出现疼痛后,股骨头处于非正常状态,股骨头与髋臼相互作用疼痛会明显加剧,人体常常为了避开疼痛,就会减少髋关节的活动,使得髋关节发生活动受限。股骨头塌陷表面不圆滑,关节活动受到阻碍,也会发生受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的功能会受一定的限制,人们盘不上腿,下蹲有困难。
3跛行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的患者会有跛行的出现,部分早期的患者也会有跛行的症状,主要是间歇性跛行,是患者的常见姿态。不过疾病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持续性跛行,股骨头塌陷期,患肢的腿着地时同侧骨盆下降,而导致同侧肩倾斜下沉,对侧摆动腿髋膝过度屈曲与踝背伸加大,会出现斜肩步的情况;另外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的患肢缩短也是导致跛行的原因。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70%~80%的病人如不经治疗,在X线片及临床上有病程进展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再加上负重(比如走路、爬楼、扛东西等)引起股骨头塌陷,形成骨性关节炎,最终的结果是患者致残。所以,股骨头坏死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要穴:隐头穴 及家庭调理方法   A医学临床宝库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要穴:隐头穴 

隐头穴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要穴,它位于腹股沟的中部,它为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要穴,因为它可以改善股骨头的供血循环,股骨头坏死主要病因是由于骨的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的退行病变,因此改善股骨头的供血循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穴位可贵的是,患者可以自行操作,以提高疗效。

股骨头坏死的家庭调理方法

步骤一:着重按揉脚下的免疫系统反射区,主要是上身淋巴、下身淋巴、胸部淋巴这三个反射区,其次是通过刺激肾上腺和脾反射区来消炎。另外,还要刺激甲状旁腺反射区,促进骨钙和血钙的形成,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从而调理股骨头坏死。

步骤二:从小脚趾的根部开始推,依次推向脚腕处的踝关节,每一根脚趾推9下。推完以后再揉小腿上的三阴交,再沿着膀胱经从承山一直揉到委中

步骤三:做完足部的梳理,要在整个腿部推筋,包括整个小腿和大腿,对股骨关节的痛点采用五行生克补泻法,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步骤四:两手分别在委阳和阴谷两穴进行按揉,先在委阳穴按揉,逆36顺24,然后在阴谷穴按揉,逆36顺24。

步骤五:从委中到承扶分成9点,每一点都做顺9逆6。把9个点做完以后,让病人侧身,从股骨关节到阳陵泉,分成6点,每点顺9逆6。然后再在内髋关节,就是骨盆、耻骨和大腿根交的这个地方,一直到阴陵泉,分4点,每点做顺9逆6,这样就把整个下肢全疏通开了。

步骤六:全疏通开了以后,在环跳穴附近找一个痛点,做五行生克补泻法。先在痛点的上下左右按揉,顺36逆24,然后按揉当中痛点按揉,顺90逆60,再四边敲击,上下左右各敲击9下,中间敲击81下。

患有股骨头坏死同时腰不好的人,平时要多推按脚上的髋关节反射区,从前推到后。推的时候要用按摩油,否则皮肤很容易破损。


股骨头坏死验方妙药 屡试屡效

民间特色特技特效疗法 2022-08-10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大医院一直对采用手术而乐此不疲,原因是会对自己和医院带来大额的收入。从而“你 这个股骨头得换”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从几年前开始用清宫御医处方骨筋再造汤治疗股骨头坏死,同时 结合中药袋(配方见下册)外敷股骨头的周围挛缩肌群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当归15熟地15丹参15仙灵脾10鹿含草10土元10红花10乳香10没药10牛膝10血藤10炙鳖甲10穿山甲10三七10一 日一剂。制马钱子0.4研粉口服日一次。
此方治疗股骨头坏死三个月为一疗程。功能补精添髓,活血化瘀,促进坏死骨的骨血管和骨髓再生。早中 期患者可完全使骨质恢复。晚期患者消除症状,延缓病情演变。

近几年来,随着中药的疯狂涨价,此药方让患者应用价格有点高。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有汤剂转换成丸 剂或散剂。还要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且不能有副作用。我拜访了好多制剂人员和名老中医。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与验证,终于研制出了骨筋再造丸。一日口服两 次服用方便,无副作用。适合股骨头坏死患者长期口服。

当归150熟地150丹参150仙灵脾100鹿含草100土元100红花100乳香100没药100牛膝100血藤100炙鳖甲100穿山 甲100三七150制马钱子40每日两次一次8克。也可结合服炙鹿骨。 

 股骨头坏死治验方妙药:

股骨痛自制胶囊:丹参、.三七、骨碎补各30克;黄芪50克;鹿角胶、鳖甲各40克;巴戟天、白芍、制川乌各20克;

研末装胶囊,每次5粒。饭后配黄酒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个疗程股骨健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软骨炎、股骨头扁平症。多见于5-14岁的男童,或者30-50岁女性。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伤后供血障碍;轻度感染致使供血障碍或骨骺生长过快;过敏反应或缺乏维生素所致。中医认为股骨头受伤,由于病人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故见骨质坏疽,筋骨枯萎,屈伸不利。

治 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健骨

方 药:熟地18 山萸肉12 当归15 鹿角胶12 骨碎补15 威灵仙18 丹参18 黄芪30 牛膝12 鸡血藤24 桂枝10

方 解:方中鹿角胶、山萸肉、熟地、牛膝、骨碎补能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威灵仙除风湿、通络。

股骨头坏死秘方:

此方曾治人很多,近日治一久治不愈的病人,初见时足不能着地,腰不能仰俯,因痛而夜,安睡不能,疼痛终日不断生不如死,经半年多治疗,杖已丢、痛已失、夜能安、行如常而告全愈。合家无不高兴。

方药组成:黄芪60克伸筋草10克秦艽7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炮附子3克白芍20克苏木10克泽兰15克独活10克

生地30克枸杞10克大蜈蚣一条申姜20克制没药8克菟丝子10克巴戟天7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茜草10克透骨草10克赤芍10克。

龙虎将军丸:

地黄4g 阿胶4g 黄柏3g 知母3g 鱼鳔3g 地龙2g 壁虎2g 蜣螂2g 牛膝2g 麝香风仙膏:龟版胶30g 玄参l0g 地鳖虫10g 地龙l0g 象牙l0g 冰片1g 麝香0.2g 凤仙露l00g

龙虎将军丸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服法:每日3次,每次1丸。

麝香凤仙膏制法:

以上药物除麝香、冰片、凤仙露外,共为细末,每贴膏药用细末70g,凤仙露l00g,放沙锅内掺匀,用文火熬至以滴水成珠为宜。将膏药摊到已缝好的双层布上,30cmX2cm大小,然后把研好的冰片、麝香均匀地撒在膏药上,敷贴患处,用胶布固定。每3天换1次,10次为1疗程。凤仙露熬制法:每年秋分前后,采集凤仙全草,用水洗净后切碎,放锅内用水熬只至熟烂后,去药用细罗过滤去杂质,用文火熬成蜂蜜状为宜。存放在瓷器内封闭保存,随用随取。

适应病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I期、Ⅱ期。

病案举例:

刘某,男,36岁,因过量服用泼尼松,逐渐感觉双下肢无力,1年后双髋疼痛,活动受限,X线提示:双侧股骨头上缘均有骨质破坏象,有多处不同程度的缺损,给予上方治疗4个疗程,病症逐渐消失,随治5年无复发。 

按 语:

麝香凤仙膏重用龟版胶滋阴补血,以玄参补肾阴降虚火,凤仙露化瘀通经,地龙、地鳖虫活血通络,象牙强筋健骨,麝香、冰片具辛香走窜之性,活血止痛,诸药共奏补肝肾、化痰通络、强筋健骨之功。龙虎将军丸以地黄、阿胶补肾、滋阴养血,黄柏、知母滋肾阴,鱼鳔强健筋骨,地龙、壁虎、蜣螂活血化瘀,牛膝补肾强筋骨,共奏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健筋骨之功。内外兼治,符合滋补肝肾治其本,化瘀通络治其标的治则。

复骨汤:

当门12g 熟地9g 生地9g 赤芍9g 川芎9g 山萸肉12g 附子6g 肉桂6g 补骨脂9g 毛姜9g 淮山药12g 仙灵脾9g 仙茅4g 独活12g

制剂用法: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1月为1疗程。治疗早期,成人卧床或扶拐不负重步行,儿童患者,采用牵引配合石膏固定,制动,2年内不负重行走。

适应病证: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按 语:

本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通经络,山萸肉、补骨脂、毛姜、仙灵脾、仙茅补益肝肾、壮筋骨,山药健脾,附子、肉桂益肾壮阳,独活祛风湿、通痹止痛,共奏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方具有促进局部新生血管的生长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使死骨吸收,新骨重建。

益气化瘀汤:

组成:生黄芪30g 丹参30g 当归30g 何首15g 生地15g 补骨脂30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血竭2g(另包)

制剂用法: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l剂,分2次温服,3个月为1疗程,停服激素药2周后继续服上方。

适应病证:因用激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案举隅:

朱某,男,20岁,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服用地塞米松、泼尼松后,出现腿痛行走困难,跛行,X线提示:双侧股骨头有不规则大透亮区。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予上方3个月,复查X线提示:囊变区缩小,骨密度增高。服药18个月后,X线提示:全骨股头密度均匀,骨小梁生长尚可,恢复工作。

按 语:

中医认为本病乃气运行不畅,瘀阻不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筋骨失养,不为所用。治疗应以益气养血、祛瘀生新为治则。方用当归补血汤为底方,遵循“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原则,重用黄芪补气以增生血之源,用当归养血活血,佐以何首乌、补骨以滋补肝肾真精,用丹参、生地、血竭、煅龙牡以活血祛瘀,使瘀去新生,共奏益气养血,祛瘀生新之功。

二仙汤加减: 

仙茅15g 仙灵脾15g 巴戟天15g 黄芪30g 当归l0g 川芎l0g 鸡血藤30g 牛膝12g 盐炒黄柏l0g 木瓜15g 路路通l0g

制剂用法: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

寒湿者加细辛3g;湿热者改盐炒黄柏为生黄柏,加苍术10g、生苡仁30g、木通log;痰瘀者加白芥子10g、僵蚕15g。

适应病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阳虚湿困型。

病案举隅:曾某,男,43岁。不明诱因出现右髋疼痛2年余,呈逐步加重趋势,右髋活动受限,跛行。X线提示:右股骨头密度不均匀,稍变扁平,关节间隙稍变窄,诊断: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给予上方100剂,复查,右髋无疼痛,活动度正常,X线提示:右股骨头密度较均匀,稍有扁平,关节间隙好转。再服100剂,诸症消失,右股骨头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正常,扁平不明显。

评 按:

中医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骨痹”范畴,主要是由于肾虚骨痿,风寒湿乘虚而人,客于股骨头。治疗应以补肾填髓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本方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阳益肾、壮筋骨祛风湿,用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用黄柏为佐,祛除邪气久聚化热,坚肾,使君药温阳而不伤阴,用独活、木瓜、路路通祛风湿、通经络、舒筋止痛,牛膝为引经信使,入肾经补肝肾,壮筋骨,活血,利关节,诸药共奏温阳益肾、祛风除湿、散寒化瘀通络之功。现代医学认为上方具有进股骨头血液循环,增加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组织吸收的作用。

益气活血汤:

黄芪30g 刺五加15g 党参30g 当归15g 穿山甲10g 益母草20g 三棱l0g 莪术l0g 丹参30g 桃仁15g 赤芍15g 鸡血藤15g 牛膝15g 活血回龙散(外用方):乳香20g 没药20g 血竭10g 当归30g 川乌15g 草乌15g 白芷15g 红花25g 姜黄25g 大葱头50g

益气活血汤用法:上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l00ml,1日l剂。 

活血回龙散用法:上药研细末,备用。取大葱头50g,加清水煮沸l0分钟,取汁凉后,加入上药,调成糊状敷于温水洗净后髋部,每日换1次。

适应病证:股头缺血性坏死I期、Ⅱ期。

病案举例:

李某,男,42岁。右髋部摔伤4个月,近日右髋突然疼痛,活动时痛甚。查:右股三角区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下肢呈屈曲内收畸形,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骨密度增高,软骨板下有1~2平方厘米大小之圆形透光区,右髋骨头变扁。诊断: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上药内服、外敷,5周后,可适当做内收外展动作,3个月后,X线提示:骨透光区缩小。9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软骨密度正常,软骨下透光区完全消失,病愈,半年随访未见复发。 

评 按:

本病一般由外伤、服用激素、嗜酒等原因所致,使局部缺血,中医认为本病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瘀阻不通。治则应用补肝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本方用党参、黄芪、刺五加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明显增加股骨头血流量;用当归、鸡血藤、赤芍、丹参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粘稠度。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配合外用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关节功能恢复。

复原丸:

熟地75g 骨碎补50g 血竭50g 鸡血藤50g 肉苁蓉50g 淫羊藿50g 续断50g 枸杞子50g 乳香50g 没药50g 无名异50g 三七50g 五加皮50g 自然铜50g 红花30g 牛膝30g 刺猬骨—具

复原丸用法:上药研末,用蜂蜜制为丸,每丸重log,每日早饭空腹,温黄酒引服,每次2丸。适应病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病案举例: 

黄某,男,54岁,左髋及下肢疼痛8个月,查:髋关节呈半屈曲位,各方向活动均有疼痛性受限,跛行。X线提示:左股骨头骨质正常,右股骨头小凹外侧有一个较大的界限明显的囊性改变,且股骨头浓淡不均如絮大葱头50g,加清水煮沸l0分钟,取汁凉后,加入上药,调成糊状敷于温水洗净后髋部,每日换1次。

透入法方药:

五加皮200g 防己200g 木200g 续断200g 自然铜200g 鹿衔草200g 牛膝200日 杜仲200g 海桐皮100g 乳香100g 没药100g 红花50g 血竭50g

透入法用法:上药用水浸泡3小时,煎成汤剂,使其成为约30%左右药液,装瓶放入冰箱备用。用时可取适量加热40摄氏度,浸泡药垫,保留浓湿度20ml,根据药液的离子性,正极导入.将正极铅板相连的药垫置于髋鼠蹊部,负极放人同阳极对置的患侧臀部环跳穴,砂袋固定,患者有麻震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每2周为1疗程;间休3天。

适应病证:股头缺血性坏死I期、Ⅱ期 。

病案举隅:

李某,男,42岁。右髋部摔伤4个月,近日右髋突然疼痛,活动时痛甚。查:右股三角区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下肢呈屈曲内收畸形,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骨密度增高,软骨板下有1~2平方厘米大小之圆形透光区,右髋骨头变扁。诊断: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上药内服、外敷,5周后,可适当做内收外展动作,3个月后,X线提示:骨透光区缩小。9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软骨密度正常,软骨下透光区完全消失,病愈,半年随访未见复发。

按 语:本病一般由外伤、服用激素、嗜酒等原因所致,使局部缺血,中医认为本病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瘀阻不通。治则应用补肝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本方用党参、黄芪、刺五加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明显增加股骨头血流量;用当归、鸡血藤、赤芍、丹参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粘稠度。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配合外用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关节功能恢复。

髋关节关节置换手术的缺点:

1、不能过多的活动。过多的活动会使假体的使用年限减少、假体的松动。因为人造关节没有自行修复功能。如:爬楼梯、跑步、登山等运动。所以很多医生都说假体能用20,但实际上大多数的人用到7-8年就需要第二次的翻修手术。还有一部分人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做了置换术后不久就出现了假体松动的情况,导致了置换书的失败,不得不挨第二刀,甚至第三刀。 

2、不可长时间的站立。当假体固定界面承载负荷超过其界面结合强度时可引起松动、假体提前下沉。因此重庆贻青中医院专家提醒髋关节置换术并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方法。吕东尧专家指出且由于人工关节减震功能不良,手术之后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离过远、更不能负重行走、进行体力劳动、跳舞,以免假体提前下沉,出现髋关节疼痛症状。 

3、活动受限。关节脱位。坐得太低、者翘二郎腿、盘腿的时候极易发生。因此重庆贻青中医院专家指出不要做过度屈髋关节等动作,不能让你受伤的腿向内旋转超过身体的中线,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度,包括向前屈曲和向后屈曲。坐的时候也不要使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如厕时,不用蹲式厕所,使用坐厕,或加用高凳。

4、术后双腿不等长。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由于目前尚未寻找到术中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的测量截骨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为 50% ~ 80%。 

5、手术中骨粘合剂聚合产生毒性反应、 聚合热损伤害。手术后晚期粘合剂老化、假体经-骨水泥-骨之间弹性模量不同产生磨损碎屑骨吸收磨损碎屑 产生炎性反应。人工关节磨损及松动也是术后产生疼痛,手术失败的原因。 

6、感染。3%-5%的人手术后引起感染,需延长治疗时间,治疗十分困难,甚至不得不将人造关节拔除,待感染控制1-2年后,进行关节再置换。再置换关节的感染率远远要高于第一次手术。 

7、手术过程中。骨头的脂肪进入血液,随血流运行到肺部,引起肺栓塞而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手术损伤。手术部位水肿挤压,导致该部位的神经损伤,出现麻木。术中可能损伤其他部位的骨质,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8、价格昂贵。重庆贻青中医院,采用祖传药物,中医外治,以靶位定向体液疗法保守治疗将专属治疗药物送入患区,降低血液的粘、稠、滞状态,改善患区的酸性环境,促进局部血管脉增多,管腔扩大,建立有效的微循环或侧支循环,重建骨小梁,从根本上治愈股骨头坏死。

功能锻炼操:

1.扶物下蹲法。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

2.患肢摆动法。单或双手前伸或侧扶住固定物,单足负重而立。

3.内外旋转法。手扶固定物站立,单足略向前伸,足跟着地。

4.屈髋法。患者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

5.开合法。患者正坐于椅、凳上,髋膝踝关节各成90°角,双足分开,以双足间为轴心,做双膝外展。

6.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使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

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按量锻炼,切勿半途而废或是操之过。

朱长庚提出以补肾、活血、生骨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方药组成:

黄芪30g,丹参15g,三七15g,土元10g,鹿角胶10g,牛膝8g,生甘草6g。

方解:黄芪起补脾肺之气,益气生血的作用,为君药。丹参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三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鹿角胶功能为温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肿,通调督脉,为血肉有情之品,性味咸温,入肝肾二经,三药共为臣药。土元破血逐瘀,接骨续筋,为佐药。牛膝主下焦血分,善活血通脉,引血下行为,为使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使用方法:研磨装胶囊每次服用含生药量1.2g,每日3次。每疗程10天。

适应范围:I期、II期股骨头坏死。

外敷:朱长庚临症时常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明显增强了治疗效果。

方药:热敷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

组方:刘寄奴12g,独活12g,防风12g,秦艽12g,红花9g,艾叶9g,桑枝30g,赤芍15g,花椒9g,川芎9g,草乌9g,生姜30g,栀子9g,五加皮15g,大葱3根,透骨草12g。

用食醋将药拌湿,用纱布包裹,蒸热后热熨患处,每日2~3次,每次40分钟。 

主治: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处疼痛较剧者。骨痹(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本病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运行失常以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疼痛、活动受限为主。

笔者采用威灵仙、穿山甲配伍外敷治疗骨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将烘干后的威灵仙和醋制穿山甲以2:1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无粗末,用陈醋、面粉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范围比疼痛部位稍大,厚薄适宜,一般12小时更换1次。

注意事项: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者,适当缩短外敷时间,并且适当延长敷药时间间隔,一旦患处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停止用药则上述症状会逐渐消失。 

点评:骨痹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认为颈、胸、腰椎或四肢关节骨质增生部位周围的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由于机械、化学性刺激,产生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致病因素堆积而刺激伤害感受器产生疼痛。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膀胱经,其主要功效为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因其味辛,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其主要功效为活血消瘕,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经络,能活血化瘀,消瘾积,通经脉。依据威灵仙、穿山甲的特性和功效,将两者配伍外治骨痹,疗效显著。但理论上骨质增生属于骨质异常,非手术治疗不能使其软化或消失,因此目前临床多以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近期不复发为治愈标准。

使用药包:

取川牛膝、羌活、红花、川乌各15克,捣成碎末之后,分成两份,分别放入布包中缝好口备用。

使用时,将米醋倒入锅中煮沸,然后将药包浸入米醋中,取出挤干,分别放置在两侧膝关节上,热敷至药包变凉后取下,再放入加热的米醋中浸泡后挤干,继续治疗。如此反复治疗,每次热敷 30分钟,每天2次。

川牛膝、羌活、红花、川乌等药物,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加之局部热敷,使病变部位血管扩张,微血管流量和淋巴循环加快,增强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其营养状态,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