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臊子面?炸酱面?

 高骏森 2022-04-19

臊子面?炸酱面?

    文/溪青浅

趁着女儿不在家,计划着把午餐由米饭改为面条,谈面色变的女儿和嗜面如命的我在吃这一方面永远夕调不一致,实在让我这个本就不擅厨艺的母亲伤透了脑筋。

吃什么面呢?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臊子面或者炸酱面。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炸酱面,原因无他,简单易操作,对我这个又懒又笨的女人来说,做一次炸酱可以吃好几顿,太省事儿了。

本地的臊子面需用剁好的肉粒加上土豆丁、豆腐丁、粉条碎等物,所有的食材必须剁碎,汤的调法也很有讲究,我常常不得要领,无论如何都做不出如母亲那般浓郁鲜香的臊子来。

更不用说用料复杂,做工讲究的陕西臊子面。用到的食材光摊好的鸡蛋皮切成碎这一项就很考究技术含量,何况还要加上木耳丁、胡萝卜丁,豆腐丁,土豆丁、黄花菜等等食材。

还得调出酸香可口的汤来,要做出一碗“酸辣香煎稀汪薄劲光”给臊子面来,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估计穷我一生都无法达到要求。

这臊子的技术含量令我望尘莫及,每每做出的臊子口味令人一言难尽,如此反复几次,臊子还没出锅就先否定了自己,所以挣扎许久,索性放弃了。

而炸酱面就不同,操作相比来说就简单了许多。只需用肉末即可,偶尔加一点香菇碎,再随便加入点干黄酱、甜面酱或者豆瓣酱之类现成的调料,做出来的味道就很浓郁,非常适合被麻辣鲜香的火锅之类的重口味惯坏了味觉的我。

炸酱面的重点在一个酱字,要想做出酱香浓郁的美味炸酱来不是难事,我的经验是一大勺郫县豆瓣,再加半勺黄豆酱,无往不利。

解决了炸酱的问题,接下来便是面条了。悲催的我早已丧失了活面的能力,只能用买来的机器面条代替。常常望着别人把雪白的面粉置于盆中,用同样雪白的柔夷一番搅拌揉搓之后,制成光洁的面团。

稍事醒发,置于板上,用神奇的擀面杖和灵活的双手一翻操做之后,或宽或窄或长或短的面条就赫然板上,最后撒一把干面,啪啪拍两下掌,一番完美的表演就此结束。

我非常羡慕会做手擀面条的女人,我家中的擀面杖早就不知被置于哪个角落了?那也是一根传承于母亲的经年之物,多年与面和油的亲密接触让它被打磨的光滑锃亮,可惜到我家之后用到的次数屈指可数。

想想昔日这根擀面杖在母亲手下的风光,我便有些汗颜了。不会擀面的我,让它经年累月不见天日,实在有愧于心。

手擀出来的面条不光筋道,而且还带着一种浓浓的麦香,入口爽滑,入胃熨帖,实在不是不知加了多少添加剂的机器面条所能比的。

我家附近有一家陕西面馆,专门请了几个厨娘在大堂里手擀面条,产自关中大地的麦子磨出来的面就是好吃,他家的厨子只把擀出的面煮好捞出就交给食客,至于臊子,完全是采用自助的方式。

在他家吃一回面才让我知道臊子的种类可以如此之多,有西红柿鸡蛋的,有胡萝卜土豆的,有豆腐肉丁的,台子上有八九种选择。有些人干脆只加几筷子烫好的青菜,然后泼上一勺熟油,两瓣生蒜,就着几样爱吃的凉菜,埋头大干,呼啦呼啦,吃的那叫一个香啊!

陕西的油泼面就是这样,辣子面和生蒜末被热油一泼瞬间激发出诱人的香味来,又宽又长的手擀面自带麦子的清香,这种简单的烹制之法,才能显出食材的本味来。不过这必须得用当地的面手工擀制,如果换成机器加工的面条,味道就大打折扣了。

我自知做不出美味的臊子面来,只好用炸酱面代替。好在炸酱制作简单,味道也不差,还能储存好几天,最适合像我这样的懒人了。

随意加上点黄瓜丝,胡萝卜丝、青菜之类,营养丰富,不光可以用来拌面条,还可以用来拌米粉,只需把面条米粉煮好,切好配菜,舀一勺炸酱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正餐,十分钟就能搞定。

南方人爱吃的阳春面,奥灶面,锅盖面之类多是汤汤水水的面条,面条清淡,味道尽在汤中,我却不怎么喜欢吃。不如北方的臊子面,炸酱面,加一勺油泼辣子,吃的满头大汗,通体舒泰。

都说人们对味觉的记忆是从孩童时候开始的,人人都有一个思乡的胃,此话不差,就像听惯了秦腔的西北人不懂昆曲的美妙,从小吃臊子面的我也吃不惯南方寡淡的面条。

我这个久居高原的人完全禁不住面条的诱惑,却可以对各种海鲜熟视无睹。阳春白雪和乡野俚曲说不出谁更好,口味使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

倾听花开的声音

没有什么比善更柔软

每座村庄都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