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人话广东味之鱼生

 香甜夹心 2022-04-20


说人的劣根性,双标的事真是谁也免不了。哪怕像我这样自命公正公平的,也有看见虹鳟刺身就不屑一顾,看见广东的鱼生就趋之若鹜这种黑历史。

不是一样的淡水鱼生么?凭啥厚此薄彼?细究起来,不过就是一个的味道不值得我去冒险,另一个就甘心犯难,似乎为此养几条肝血吸虫做宠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好像若是换成河豚刺身,那更是连死都不怕了。

广东鱼生据说源自顺德,品种以鲩鱼为常见,口感不似日本鱼生中的大脂之类肥腴,而是追求脆嫩爽口清甜。若是鱼太肥了,还要饿上几天,让它瘦点身,肉质才能满足要求。

顺德那些鱼生老店,基本下单就是一条鱼起,哪怕客人只是一两位,也是整条鱼上桌,鱼皮凉拌,鱼骨椒盐,鱼肉就片到薄如蝉翼,摆放在冰盘上。

鱼片得薄,是鱼生师傅的基本职业技能,也是基本职业操守。鱼片薄了,才不会腻,上口才爽,淋了酱油,点了香油,裹了花生,放了葱丝,加了姜丝,撒了芝麻,可选的还有蒜片,香茅草,洋葱丝,香芋丝等等,满满一箸,小心翼翼颤颤巍巍送到口中,触齿即散,没有一丝鱼腥,只有一种清澈的甜。若是厚厚实实,跟日本的金枪鱼厚切一样上桌,又没有那么多脂肪来支持,那铁定是嚼出一口渣子来难以下咽的。

问题是片得再薄,鱼也是那么三五斤的一条,如我喜欢做独行侠的,开始吃得眉开眼笑,差不多时候就会略嫌单调,再到后来,就难免每夹起一筷子来,都要暗暗叹一口气,不吃吧又不甘心,这种新鲜物件是不方便打包的,本来就有寄生虫,时间一久再来点腐败的菌群,给自己来个十全大补,死活事小,面子事大。继续吃吧,肚子空间实在有限,特别每一口都是一样味道,连胃口都有点审美疲劳起来。

最好就是多来点人,七八九个,点上两条鱼,多来些别的菜,鱼生只是众多美味中的一道调节,可以是巅峰,但不会是全部,每人不过三两口的解瘾,最后一口还要推让一番,请有德者居之,酒足饭包后还意犹未尽,要夸赞几句“今天的鱼生真不错”,哪怕过了几天还在挂念“兄弟啥时候再去一趟?”,甚至过了几年都念念不忘:“还记得那次吃鱼生结果都住院的事不?”

也算是生命中的一段精彩。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高端酒店提供海鱼的鱼生譬如章红之类,也按广式的传统味来吃,鱼个头小些,更适合人少的情况去享用,更不惧怕寄生虫肆虐,心里没负担,吃得更畅快。

就是没啥值得吹牛的地方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