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大要】 开篇简介了黄帝生平。随后通过黄帝向岐伯天师请问:何以“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指出了上古之人和今时之人的差异,说明了人要活得长久,就要“知道”,行道,合同于道。而道就在平常日用之中,“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天地阴阳四时之寒暑刚柔。内守精神存真气,外避邪风以养正。如是形与神俱,与道合同,德全不危。 随后谈到了常人年老而不能生子的原因,男八女七的生命节律,指出了肾与天癸在人生长藏老已有不同生命阶段的重要作用。道者年皆百数,人已老而有子者,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最后举出了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其次圣人,其次贤人,四类道者的生命境界和人生状态。 该篇置于篇首,意在使人追慕圣贤,保全天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防病,治未病思想,可以说是《素问》的总纲,其后诸篇,都是本篇的展开和细化,慢慢降落到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输穴针道,疾病专论上去。 【一问一答】 1.如何才能活得长久,近其天年呢? 2.上古,中古,今时之人有何不同? 3.为什么随着人年龄越来越大,就不能生孩子了呢?男女生长发育有什么差别? 4.你如何理解肾气?以及肾气的作用?在人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肾气虚衰了会有什么表现?如何保养肾气? 5.为什么有些男人女人年龄大了还能生孩子?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却生不出孩子? 6.为什么要把上古天真论至于篇首?读完此篇对你有什么启示? 7.读了真至圣贤四类得道高人的生命境界,你有什么感受? 【读经随笔】 1.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就要学会顺应天地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隐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恬淡的心,“外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如此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先养心。 2.人的生长发育有节律,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干什么事也要把握时机,干事情要趁肾气足的时候抓紧干。 3.每个人的禀赋天年不一样,各有气数,要爱惜自己,省着点用,别过早的透支掉。 4.人一辈子的成就都是靠精力换来的。精力就像水,你把水引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绿洲,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只追求享受是作死。不能太过分散。精气神为人之三宝,气定则神闲,积精可以全神。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精动神摇,则半百而衰,何谈有所作为? 5.人是社会中的人,现在社会,去世离俗,隐居起来基本不可能了,大隐隐于市,“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自得为功”,也能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经典应用与感悟】 临床中有很多不孕不育症的患者,除了调补肾气,让其“肾气有余”之外,还要注意疏肝解郁,令其“气脉常通”,还要“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回归正常而有节律的生活,中医就是生活,治疗也就是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身心状态。 |
|
来自: 昵称56665022 > 《皇帝内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