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精真的有毒吗?鸡精是否更健康?医生道出真相,不妨瞅一眼吧!

 铠甲护士 2022-04-21

日常烹饪中,调味料是给菜肴增色增味的必需品。相信大家在最近几年,听说最多的则是味精有毒,容易致癌。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们就一探究竟。

味精真的有毒吗?鸡精是否更健康?医生道出真相,不妨瞅一眼吧!

味精是什么?是化学物吗?

味精不是化学合成品,它的化学名称是谷氨酸单钠或谷氨酸一钠。是氨基酸的一种,在我们身体中必然存在。

味精源自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

随着技术发展,从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常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比如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

我们常说的鸡精,并不是鸡肉浓缩而成,而是味精基础上加了食盐、呈味核苷酸二钠等物质后制成的,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强了调料的鲜味。

味精会致癌吗?

关于味精致癌的传言最多的则是“谷氨酸钠加热到120度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实际上,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就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基本成分很多,天然食物都存在,并不是什么有毒物质。

科学家研究过味精安全性,并没有发现它能产生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药监局以及中国膳食指南,都把味精归入「最安全」的类别。

焦谷氨酸钠并没有致癌性,只是不像谷氨酸钠具有纤维,所以,不建议炒菜时提早放入味精,而是等到出锅时,再放入能够发挥体现作用。

味精美味提鲜还营养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营养价值,但是能够增加食品鲜味,提高人的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消化率。

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安全就可以随便吃?

味精+盐=升血压

味精含有丰富钠离子,三克味精相当于一克食盐,菜本身就会加盐,如果重复加入过多味精和食盐,日积月累,就容易刺激血管造成血压增高,因此味精摄入过量,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不利于健康。

每人每天可以吃多少味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天中钠的摄入量不要超过 2.3 克。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的味精摄入量最多为6克。

关于味精的这些谣言,该认清了

谣言一、味精会导致脱发

目前比较权威的部门,根本没有发表过食用味精会脱发的言论,反而比较受认可的说法是:

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还可以转化为谷氨酰胺和络氨酸,这些氨基酸对于蛋白质组成有重要意义,对人体反而有好处,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吃味精,会造成脱发的问题。

谣言二、味精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变傻

相关研究显示,味精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变傻的观点是不被认可的。合理吃味精,其中谷氨酸钠在胃酸作用下,可以转化为谷氨酸,这种物质对于促进大脑发育,维持大脑机能反而有帮助。

味精的近亲鸡精,又是何方神圣?

味精是主要增加食品鲜味的调味品;而鸡精是在味精基础上,添加助鲜的核苷酸等成分而成,因为核苷酸有鸡肉的鲜味,因此才得名“鸡精”,比味精更鲜,成为现在更多人的选择。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不管是味精还是鸡精,都不能吃太多,一旦摄入体内过多,势必会增加各个器官代谢负担,更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正确使用味精,健康无害

1、由于味精加热温度过高,会丧失鲜味,所以最好在出锅前加;

2、有些富含谷氨酸的食物,比如海带,蘑菇,海鲜等烹饪时与食盐相遇,加热自然会产生谷氨酸钠,添加味精反而是多此一举,所以,本身带有香味的食物,就不必添加味精了。

3、味精中含有较高的钠,摄入太多钠对身体不好,所以,味精不能多吃,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患者,要减少味精的摄入。

4、虽然味精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但谷氨酸钠中毕竟含有不少的钠离子,食钠过多,无疑会增加高血压、胃癌等问题的患病风险,食用时一定要限量添加。

5、起锅添加更健康,味精、鸡精的适宜熔解温度是70℃—90℃,温度过高会影响其鲜味。因此,建议在关火起锅之前加入味精(鸡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