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诊治技巧

 昵称72924878 2022-04-25

在前两天的文章中,有不谦真人的学生提供的病例,具体病情如下。

病人为女性,十九岁,全身皮肤痒,隐私部位红色斑疹,夜间痒严重,怕冷怕热,少汗,口干,便溏,一天大便两三次。病人睡眠可,经常涂抹药膏,口服西药,无效。


有的读者留言说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有的读者留言说用麻黄汤。疾病诊治是要有病理推理的,可以用否定法,这样准确性比较高。假如用肯定法,一开始就肯定用某方,则容易出错。很多医生的诊治思维是肯定法,认定某方合适,就处处去认证该方正确,这样必然使思维陷入狭隘而跳不出来了。

以此病例为例,病人每天大便两三次,为里实而不用党参,故凡用党参的方剂不考虑,病人口干,是否用生姜,就要慎重了,病人若呕是可以用生姜的,不呕口干则胃气盛,可以不用生姜。春季口干不可用桂枝麻黄之类,这是因为必表热上虚,用之则加重病情,至夏则变热病。病人下利便溏而身痒是表虚,解下利便溏则身痒也必解,故不是要去治身痒,而是要去治下利便溏。

疾病诊治是应时而变的,如今春季天气转热,所以不宜用桂枝麻黄之类,病人少有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假如现在病人有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那么冬天是没法过的。假如病人冬天有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那么春季会好转或者变化成其他疾病,而不是再以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论治。

春季之病与其他季节疾病不同,每个季节疾病都有各自特点。太阳中风或伤寒是秋冬季节特征病,阳明中风是春季特征病,若天气再暖,则以太阴中风或少阴中风为季节特征病,夏季则以中暍或厥阴中风为季节特征病。在季节特征病的基础上,或合病或并病,病情有所变化。

如今所谓的某某病毒作祟为春病,故多为阳明中风,太阴中风以及少阴中风等,所以不宜用桂枝麻黄之类方剂诊治。一开始就认定某某病毒作祟,这是肯定法,如此思维陷入狭隘而处处去认证病毒之正确性,两三年来所谓的专家们一直是这样干的,百年来西医一直是这样干的。但是假如一开始就是错的呢,如何去拯救专家们狭隘的灵魂呢?

强迫弱智才是真正的病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