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用胺碘酮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上)

 吴药师 2022-04-25
关于胺碘酮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Ⅰ、 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该药在临床上使用已超过了30年,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长期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相关不良反应(ADR),包括肺毒性、肝毒性、甲状腺毒性、心脏毒性、消化系统毒性、角膜色素沉着等,这些都不能忽视。

肺毒性是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必须要注意的不良反应。胺碘酮肺毒性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起病隐匿,最短的可能会出现在用药后1周,大部分的患者是在连续应用胺碘酮3-12个月后出现,在临床上主要通过X线胸片或高分辨肺CT用于辅助诊断,但是一旦肺部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胺碘酮的肺毒性可能有效。因肺毒性的早期表现可以类似于慢性心衰,因此必须高度警惕这一毒性。而未能早期诊断肺毒性反应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所以现在目前临床实践中主张使用小剂量维持,肺毒性的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了。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食欲下降和便秘,特别是在最开始服用负荷量时更容易出现,减量后服用维持量时症状通常可以缓解,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肝炎和肝硬化,静脉使用发生率高于口服。如果确诊发生了胺碘酮肝脏毒性反应,应该停药,有时候胺碘酮引起的肝炎可能是致命的。

神经系统异常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比如末梢神经炎,睡眠障碍,偶尔有记忆力下降,往往与药量有关,这个时候减量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症状。

参考资料:



[1]佚名.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6期, 401-407页, ISTIC, 2005.

[2]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专家写作组. 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J].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58(4):7.

[3]杜美欣, 陈细兰, 刘晓琦. 胺碘酮致肺毒性20例文献分析[J]. 中国药房, 2017, 28(15):3.



END

作者 | 李莉莉

审核 | 高珊珊

编辑 | 王   倩

主编 | 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