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论篇-少阳章

 空青赭石 2022-04-26

1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廖厚泽:少阳者,人身之祖气,诸气之根也。少阳如南瓜之须,乃生发之气,为生发之先,故“十二经皆取决于胆”。祖气一病,则人身阴阳争战,阳盛则热,阴盛则冷。所谓三焦者,其实为胰府。胰府之经络,表支于足少阳相统摄,与手厥阴相表里,其里支与心包相络属。且丹医认为与脾相通与胃相连,故胰病每以胃病认。若胰府失和,则水谷之海无根,故胰府有化食丹之称。嘿嘿乃默默不关心之状,因少阳生发之气被阻,故漠然。三焦,其里支与脾相表里,三焦病则食欲不振。

柴胡能升清降浊,善解腹中结气,尤能提升少阳,以和解阴阳。寒重者,重用法夏,热重者重用黄芩,生姜应法夏,甘草应黄芩,人参补气血虚者用之有表证者去之,大枣存津液。

2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俞昌: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表邪也,且邪不能出表也。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里邪也,且邪不能从里出也。又因头汗出,故为阳微结,而非阴结也。

胡希恕:脉细不大,故为阳微结,阳明微结。手足冷,大便鞭,这种大便也有寒湿导致的结,头汗出,是热往上冲的情况。这个柴胡证可以是口不欲食,默默不欲饮食,就是昏昏然的不愿意吃东西,精神不好。那么,在阳明病里,咱们还没研究,阳明病里有热,热结于里,里头有热,它能食,阳明病,能食者为中风嘛。但是它要是内里有结得相当厉害了,它就不能食。那么这个呢,它要是真的结得厉害了,不光是头汗出,阳明病是法当多汗,那身上是不断汗出,蒸蒸汗出。那么结得厉害它小便也数,手也汗出,甚至是谵语,这个它都没有,阳微结,结得非常轻可见这口不欲食它不是阳明病,它是少阳病,所以他用可与小柴胡汤。这个小柴胡汤呢,我对于它的认识,它有一个疏泄的作用,咱们现在说的疏肝那,它不光是疏,它也有缓下的作用,后面阳明篇有,所以胸胁满,大便要是不通,与小柴胡汤,这个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这个胃气不和,小柴胡汤咱们开始就讲了,小柴胡汤它既是解热剂,它又可以健胃安中,所以它里面有人参嘛。但是柴胡大量用,柴胡这个药有些疏泄,也能通大便,所以《本经》上说是推陈致新啊,那么如果是上有些热结,它只是心下满,这都是上边,对于胸膈这个地方有所揭制,柴胡就都疏泄了。所以小柴胡汤对于胸胁苦满,它是通上焦,这块儿有所结制,津液它不下,所以柴胡汤使津液可以下的去,大便也通。由这一段咱们也可以看出小柴胡汤它也有通大便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感冒日久不了了,这种情形咱们是能遇到的,就是不爱吃东西,自己量的体温还挺高,这个时候啊,表和里,既有半表半里证,又有柴胡证,不能用发法啊,泄下啊,不能用,所以这一段在临床上很重要。那遇到这种病,脑袋出汗,恶寒很轻了,微恶寒,手足冷,容易看成是阳虚啊,容易看成是这个,但是呢底下又有大便硬,大便燥结,所以你得全面看问题,这个病很不好措手的,那么它说可与小柴胡汤,实在不好了,得屎而解,这个得屎而解也是比较含蓄的话,就让你临证适应用药,也可以小柴胡汤加点儿大黄啊,或者用小柴胡汤加芒硝啊,或者用调胃承气汤啊,稍稍的用啊,得屎而解。所以这一段是很重要的,上次我讲时没有这么详细解释。我们这么看张仲景的辩证啊,他不但辩六经,六经是六个类型同时它无一不在八纲中下手,你看看这就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就是这个东西,它不象咱们现在的这个辨证。所以读他的这个书搞出很多门派不同,这东西就是各有所见。你看他这个书,它一样样排除。它肯定就是阳微结,从大便硬,心下满来看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个微恶寒不是阴证,就是表不解。手足冷呢,它是由于卫虚,津液虚,不达于四末,手脚就凉,也不是什么特殊的身寒。头汗出呢就是阳亢于上,它就是辩的寒、热、虚、实、表、里,就是这个东西。然后在六经上看就是既有表,又有里,又有柴胡证,就是少阳证半表半里都有。那么要是都有的话,表里半表半里,它从中治这是对的,由于少阳正是忌汗忌下,用小柴胡汤是非常好的。所以他用一个“可”,由于这个证它不太具备。所以他的论治是非常有分寸的,那么这个呢,要求你在临床上还要细辩。

3 伤寒,脉弦细,头疼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俞昌:脉弦细者,邪欲入里,其在胃之津液,必为热耗,重发其汗而驱其津液外出,安得不谵语乎!胃和者,邪散而津液回,胃不和者津枯而饮结,所以烦而悸。

4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胡希恕:阳热在半表半里得部位,半表半里就是在胸腹腔间。热泻即不能出也不能入,只能顺着孔道上涌,故口苦咽干目弦也。

柯琴: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

5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胡希恕:热甚,则耳聋眼红,柴胡剂对五官得证候常有机会用。热向上冲,则胸中满而烦。里实在上可以吐,里实在下可以下,不在里当然不可吐下。若虚了胃,有寒饮得话就乘之,则心下悸而惊,惊就会烦躁,者都是病陷于里得证候。古人说气虚也悸,这是对心脏讲的,吐下伤气,气虚则悸;吐下也亡津液,丧失津液,血液不足,血不养心,也会惊。

6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陈逊斋:热者,邪结于腠理之络中,卫气因强而发热也。烦躁者,热结于肌肉之经中,荣气因强而阻碍也。今无大热而烦躁是腠理之外热渐少,而肌肉内热渐增者。热有腠理之气分,入肌肉之血分,其道路则在半表半里之中,故曰阳去入阴也。

7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胡希恕:浮取脉涩,外血不足,按着上下弦直有力,内寒也。中气虚则内寒,中气虚,不能消化水谷,外营卫不足,真正到少阳时,气血不足于外,血弱气尽。腹中拘挛痛,小建中汤的脉证,就是外气血弱,内虚寒,阳脉涩阴脉弦,弦主痛主寒。里有虚寒,必须先救里,因此先于小建中汤,后与小柴胡汤。里需要温补,需要先治里。里需要下,先需治外。

8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 饴糖一升 大枣十二枚。

尤在泾:伤寒里虚先补里,里虚则悸,邪扰则烦,二三日悸而烦着,正虚不足,邪欲入内也。是不可攻其邪,但与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中气立则邪自解。

郑钦安:桂枝辛温能扶心阳。生姜辛散,能散滞机。可加熟附子,壮先天元阳。合甘草大枣,辛甘化阳。阳气化则阴邪灭,气机自然复盛,仍旧能耐寒也。加芍药,饴糖,苦甘化阴。此方可治疗百余种阳虚证候。

9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 炙甘草二两

胡希恕:发汗复下,邪热内陷,胸胁满微结,胃中热,渴且不呕,说明胃中无停水。但头汗出,气上冲。不用小柴胡是因为胃不虚,不用人参,不呕不用半夏,但渴,所以用花粉牡蛎。去痰宽胸用瓜蒌,去热解渴用天花粉。桂枝甘草治疗气上冲,且有解表作用。

廖厚泽:牡蛎软坚散结,性味咸寒,其性守而不走,收敛剂,故配以桂枝干姜温化之剂,其弊方轻。

尤在泾:汗下之后,胸胁满微结,邪聚于上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热盛于内。夫邪聚于上,热盛于内,而表不复解,是必合表里为治。柴胡桂枝解外在之邪,干姜牡蛎,散胸中之结;瓜蒌根黄芩除心烦而解热渴,炙甘草佐柴胡桂枝发散,合牡蛎干姜黄芩花粉以和里,为三表七里之法也。

10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炙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 生姜一两半

尤在泾: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外证未去。微呕,邪入未多。支结,偏结一处,不正中,与心下硬满不同。故以柴胡桂枝合剂,外解表邪,内除支结,乃七表三里之法也。

廖厚泽:柴胡桂枝汤,补虚第一方。太阳篇中,不欲食而外感者,与小建中汤。柴胡桂枝汤类此。此方和解少阳,益火生土,又能发动少阳祖气,优于小建中汤。

11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胡希恕:外表邪热,乘子宫之虚而入,虽然热郁在血室,但反应在胸胁这个部位,胸胁下满如结胸状。阳明症也有热入血室,用桃核承气汤。

12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3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募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