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仲景方剂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用于打通中气的方子。中气者,脾胃之气也。 那,什么叫做打通脾胃之气呢?脾胃之气不通,又会怎样? 我给你讲一个,我从前收藏、研习过的验案。 它十分典型,无论什么时候说它,都有警示意义。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63岁,姓李。 初诊时间,是1997年的12月11日。 大概是一周前吧,她在吃了饭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之间开始头晕目眩、恶心想吐。 当时,家里人吓坏了,以为是食物中毒。可是,和她一起吃饭的人,什么事儿都没有,可见饭菜没问题。 是不是高血压犯了?一量血压,也没事儿。 那到底为了什么,一顿饭吃下去,就头晕恶心不止? 发病一周以后,患者和家属决定,看中医去。 找的谁呢?是当时的中医临床家,刘继祖前辈。刘师1939年生人。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查阅一下他的学术生平。 刻诊,见患者身体比较胖,脉濡,舌黯淡,苔白浊。仔细询问,患者除了头晕恶心欲呕之外,还感觉到胃胀不舒,口渴,但是不想喝太多水。仔细体会,患者当时口臭还挺严重。 细问得知,患者当时大便不爽。即便是平时,也是时干时稀。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刘师再三斟酌,给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半夏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大枣6枚,党参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所有这些,开5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服用150毫升。 结果如何?患者5剂药用完,头晕恶心等现象基本消失。只是胃里头,偶尔还有些发胀不适。这时候,刘师嘱咐,用黄连6克,半夏8克,桔梗10克水煎服,3剂即可。 最后,患者诸症悉平,生活恢复正常。 这是刘继祖老前辈的著名医案。很多研习过半夏泻心汤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此案。 现在,我带你一起研究,这背后的奥秘。 你看啊,这个人,在吃了一顿饭之后,突然之间就头晕目眩、恶心泛呕了。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是得考虑食积,消化不良之类的事儿? 但是,你仔细考虑,现在患者头晕啊。你无论是食积,还是消化不良,都不可能引起头晕目眩。更何况,人家都是正常吃饭,也没有胡吃海喝。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跟你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因由,在很早以前就埋下了。 你看,这个人,形体较为肥胖,就诊当时脉濡,苔浊。而且,平时就动不动便溏。 这说明什么?说明她素来脾虚啊,对不对?脾虚,生湿浊,所以脉濡、苔浊、便溏。 湿浊之气,由脾而生。但这个家伙,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处跑。你一个不留神,它说不定去哪儿了。 赶巧,恰在这个时候,患者吃饭了。脾胃素来不好,这一吃饭,别管吃的是啥,脾都运化不了了。它一歇菜,好家伙,湿浊之气就更大了。 当此际,湿浊之邪觉得羽翼已丰,于是就往上走。中医管这个,叫做“阴浊上逆”。上逆到哪里去?到我们的清阳之地——脑袋上去。于是啊,我们就开始头晕、目眩、恶心欲呕了。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当然,湿浊之气这么一闹,脾胃运化之机更加为之郁滞了。脾胃气机郁滞,所以患者就会胃胀。郁滞日久,湿浊化热,所以患者还会口臭、口渴。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想象,患者现在的脾胃之气,不通了,被邪气壅遏住了。而且,阴浊还不停上犯,让患者晕起来没完。 这个时候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散湿浊之气,打通脾胃之机。这样,才能让上逆的湿浊降泄下来。治疗的关键,不在脑袋,而是在脾胃。脾胃,才是上逆的湿浊之气的大本营。我们得把它的老巢,一举端掉。 好了。既然如此,我们来看看当时刘师用的配伍吧—— 半夏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大枣6枚,党参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这个配伍,去掉茯苓,就是半夏泻心汤了。 半夏泻心汤,是以前文老师经常念叨的方子。它出自《伤寒论》,基本组成是半夏12克,黄芩、干姜、人参各9克,黄连3克,大枣4枚,炙甘草9克。 它能干啥呢?就是治疗脾胃虚弱、虚实寒热错杂、升降失常导致的胃胀。什么叫做虚实寒热错杂呀?说白了,就是患者脾胃虚弱为本,同时又因故出现气滞、湿阻、郁热等实邪。它们在一起这么一搅和,患者就开始胃胀、欲呕、便溏拉稀了。 这个,你仔细体会,是不是和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很类似啊?此患也是一样的:脾胃平时就虚弱,一顿饭的功夫,湿浊阻滞上逆,引发胃胀、欲呕、大便不爽等症。看起来,她也属于脾胃本虚,虚实夹杂呀。那好,就用半夏泻心汤应对。 其中,半夏配干姜,取辛散之性,降逆止呕,除痞消胀。黄连和黄芩,取苦降之性,用于泄热开痞。两者配合,中医行话叫做“辛开苦降”。 如此,患者胃胀、湿浊上逆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当然,这还需药党参、大枣、炙甘草来健脾。因为患者的问题,最初源于脾胃虚弱啊。这是根本问题,需要照顾。 医案里,刘继祖前辈加一个茯苓。茯苓,增进全方健脾化浊利湿之功。 你看,这么一来,缓者的问题,是不是就彻底解决了? 严格来讲,这是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疾病的例子。我希望你能看懂它。 通过这小医案,我们能领会到到什么呢。 首先,就是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你记住,这张经方,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神经性呕吐等疾病时,应用率很高。患者主要表现,就是胃胀、欲呕、拉稀或者便溏,苔腻微黄。这里,最主要的是胃胀问题。这个胃胀,按下去是不痛的。也就是所谓“满而不痛”。 其次,我们得知道,脾胃不佳、便溏者,务必在饮食上多加小心。吃得要少一点,慢一点,细一点,千万不能吃多、吃急。因为你脾胃素来不好,本身就有湿浊。你吃得再不科学,那就容易引动湿浊上逆。到那时候,可就难受了。医案里这位,吃了一顿饭,头晕恶心一礼拜,你说遭罪不遭罪?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