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教你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4-28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不想听也不肯说?

梳理作者介绍的案例,孩子不想听也不肯说的原因可以归类为五个:

第一,父母常常否定和忽视孩子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不开心的事情时,为了让孩子尽快摆脱不好的感受,父母会说“不要紧”“没关系”“别想了”这些话。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这都是父母在否定他们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视时,不管父母的态度有多好,孩子只会更加难过,他们甚至还会感到愤怒,觉得父母根本不懂自己。

第二个原因,父母太喜欢提建议、讲大道理,甚至是直接上手包办。

当孩子跟你说什么,你都要批评他,立马制定出更多的规则。那孩子的回应也可想而知:“早知道我就不告诉你了。”或者是:“我说什么你都有一堆道理等着我,我以后再也不要跟你说学校的事情了。”

第三个原因是,当孩子不能合作时,父母处理的方式往往简单粗暴,强迫孩子配合。

孩子忽视父母的话,不肯合作,就容易惹怒父母。这时候不少父母就会指责辱骂孩子,还会威胁命令孩子。

这些指责、威胁的话有用吗?有的孩子可能当下会配合,你推一下,他动一下,有的孩子甚至配合都不想配合,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甚至是故意捣乱。用父母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更“皮”了,但其实这是孩子将内心的抗拒表现出来了。

你可能会说,那我就给他点教训,让他长长记性。而这恰恰是孩子不想听也不想说的第四个原因,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想到的办法只有惩罚。

惩罚会奏效吗?

事实上,很难奏效。通常父母惩罚孩子之后,孩子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觉得你说的话太讨厌了,他要想办法报复你。

第二,孩子觉得被你抓住简直太倒霉了,以后只能更加小心。

第三,孩子把你说他的话都听进去了,进而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产生自我否定、自卑的心理。

第四,受到的惩罚会减轻孩子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于是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父母的方法,父母用不讲理的方法跟孩子沟通,孩子也学会用不讲理的方法跟你沟通。

惩罚没有用,那表扬有用吗?有时候你会发现,表扬了孩子,他还是不想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也是孩子不想听不肯说的第五个原因,当孩子需要鼓励时,父母的表扬方式不对。

父母使用的是“评价式表扬”,像“聪明”“厉害”“优秀”这一类词,都是给人一个评价,下一个定论。这类表扬往往会让被表扬的人产生怀疑:“我明明画得不怎么样,他是不是在撒谎?”或者是让被表扬的人关注到自己的弱点:“开玩笑吧,我明明上次才85分呢,哪里聪明了。”还会给被表扬的人带来压力:“我这次偶然考好了,就得到了表扬,那之后要是又考不好呢,是不是就是愚蠢了?”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出现父母越表扬,孩子越拒绝的情况。

这五个原因就像五个雷区,父母踩中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和孩子沟通的大门就逐渐关闭了。

那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肯听又肯说呢?

作者的建议可以总结为一套包含四个步骤的方案,即接纳-梳理-执行-赞扬:

第一步是,积极倾听,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跟你说事情时,你需要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

当孩子说的时候,你需要用简单的词语回应孩子,“哦”“啊”“是吧”,这样简单的词,就能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倾听,鼓励他们表达面临的困境。

父母还可以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比如:“轩轩不跟你玩让你很生气吧?”

在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父母不要评论孩子的情绪是对是错,因为你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因此你不能去否定孩子的感受。

不否定孩子的感受,也不代表总是说“你做得对”。事实上孩子也不需要父母认同,他们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当孩子说出问题,你又没办法让他们立即和好,那你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帮助他们。他们虽然知道这不是真的,但也能让自己感觉好多了。

感受是第一位的,接纳孩子感受,把孩子情绪处理好了,就到了第二步,帮助孩子梳理想法,找到问题的关键。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之后,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首先,你可以总结孩子的观点。如果孩子表示认可,那说明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接着,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就是第三步,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于这一步,作者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下所有的想法。

为什么要写下来呢?因为写下来就代表着认真对待,孩子会感觉受到了重视。

孩子可能会天马行空地提很多想法。在孩子说想法的时候不要评论,写下来就够了。因为当你说出“这个主意不好”的时候,整个过程就前功尽弃了。而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当他们发现再离谱的建议都能被你写下来的时候,他会觉得太有成就感了,也更愿意合作。

全部写下来之后,父母再和孩子一起逐一分析这些方法,说出哪些是大家认为都能接受的,哪些不能,直到双方达成共识,找到一个可执行的解决办法为止。

计划列好要开始执行了,就到了第四步,父母给孩子及时肯定和夸奖,进一步放手让孩子自立。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夸奖孩子呢?那就是不要再用“评价式表扬”了,而要用“描述式表扬”,也就是描述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进展。

在这里,作者建议父母还可以再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比如“你们轮流玩游戏,谁都没有闹脾气,这就是’友好协商’。告诉孩子一个他以前不知道的词,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

你可能会说,孩子实在没有可以让我夸奖的点怎么办?作者建议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孩子跟之前相比是不是有变化了呢?他是不是正开始尝试做一些改变呢?这时候,你可以指出孩子完成的进度,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当这套接纳-梳理-执行-赞扬四步骤执行得越来越好之后,父母可以将这套模板放在更多的事情上,让孩子自己梳理问题,制定执行步骤,鼓励孩子更自立。

最后作者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父母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

父母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家庭教育确实是一个高压力的工作,孩子也确实会激怒父母,父母有情绪是正常的。为人父母的智慧就在于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释放自己的情绪,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

那么,父母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你在生气时可以明确地说出自己不喜欢的,以及这种行为给你带来的影响和你的感受。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我上了一天班很累,想要休息一下,但是你的音乐声音很大,我没有办法休息。”

接着,你可以再加上你想要怎么样。“我希望你调低音乐的音量。”

作者的这一套说辞里,始终是用“我”开头的。用“我”开头这种说法方式往往带着邀请,传达出“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我需要你帮忙”的姿态。

有时候你太气愤了,很想要上手打孩子,怎么办呢?作者也给出了一个幽默的解决方法,叫做“让孩子快去逃命”。当你实在生气得不行时,给孩子一个逃命的机会,而不是真的去打他。

当然,很多父母可能一时无法保持冷静,而是打了孩子,作者认为也可以弥补。当你的情绪好了一些之后,可以把孩子叫过来,说想跟他认真谈一谈。这时候你可以说:“咱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以后尽量的少发生这样的事,你有什么建议吗?”这样就又回到了接纳-梳理-执行-赞扬这个步骤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