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言|法官说,还是法律说?

 袁志律师 2022-04-28


和你一起

聊聊法律中

的故事

正  文

在和当事人沟通交流以及和同行讨论案件过程中,常听到他们说,法官对案子是什么态度,他是怎么样说的。法官作为案件的裁判者,通过对法官意见和态度的了解,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知诉讼的结果并以此来调整诉讼策略。但问题是,法官错了怎么办?法官对你表达出来的意见和态度不是其内心真实想法怎么办?你按照法官意见和态度做,法官后面又改变了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怎么办?

法律的具体适用是通过法官一个一个的具体裁判得以体现,法官的个人能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包括是否客观公正,都会影响到裁判的结果。因此,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包括律师是要随时关注法官的意见和态度,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我认为,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要信仰法律,而不是信仰法官,绝对不能把在诉讼过程中法官表露出来的意见和态度奉为圭臬。法官说的重要,但法律是怎么说的更为重要。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如果以法官的态度和意见马首是瞻,不仅会让自己丧失独立判断的精神,见风就是雨,而且不会再去认真研究案件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本身。

对于这一点,我在和一些年轻律师接触过程中有深刻的感悟。当问及他们代理案件情况时,他们常有的回答是,法官对这个案件是什么样的意见,某法院的惯常操作都是这样的。在他们这样回答之后,我一般都会接着问,那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法官这样的惯常操作有没有道理?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法官都是这样的态度和意见,我就没有或者还没来得及去认真研究,这让我经常是哭笑不得。都没去认真研究,怎么就认为法官的意见和态度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基础来预知诉讼的前景。法官错了怎么办?法官对你表达出来的意见和态度不是其内心真实想法怎么办?你按照法官意见和态度做,法官又改变了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怎么办?

我认为,在法律说和法官说之间,有一个顺序的问题。首先应当是法律怎么说的,然后才是法官怎么说的。法律怎么说的是我们确定诉讼策略以及预知诉讼结果的主要依据,是我们前进的大方向。法官怎么说的要重视,不仅是因为事实的认定以及对法律规范的理解会有争议,律师理解和认知不一定正确,而且在法庭上毕竟是法官说了算。律师应根据和法官沟通交流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应该的,但不能因为法官是怎么说的,就不去研究法律是怎么说的,甚至以法官是怎么说的取代法律是怎么说的。

如果我们在代理案件过程中,信仰法官多于信仰法律,甚至认为法官怎么说的可以改变法律怎么说的,我认为是律师没有把自己当做专业人士看待,让自己变成了法律的民工,既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也不能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作者介绍|

袁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