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而有述”画家张荣国 趣者,源于心,寄于景

 泊木沐 2022-04-29

中国画的追求方向,一直是社会中探讨的问题。可以说是各有其理。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画面的趣味性。趣者,源于心,寄于景。由此而知,我们就可以给中国画的创作设定一个方向。那么就是画面的趣味性。但是,借景生趣,绝不是中国画的创作宗旨。

张荣国参展作品

“趣”是一个看似很低级的话题,但是其实却是控制了中国画的整个市场的方向。我们把“趣”来分解,那么就是寻根溯源,可是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溯源,而是,趣味的社会性。

张荣国参展作品

“趣味”二字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特别是中国画领域。但是万物皆有因,所以趣味的产生也会有自己的姻缘。而“指墨”的特殊性,把趣味更加地放大。画家张荣国的指墨画。就是自带趣味性的创作形式,其中指墨占据一定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却是在于画面内容的蕴意。画画,是一种释放,这释放是情绪变化的记录,也是不同情绪的释怀。这也是为什么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即兴而产生的原因。张荣国的画作,不论是指墨画还是笔墨下的山水画,都是在兴致中,或者是一种特殊情绪中创作的 。所以画面中包含着丰富的故事。画作同样地穿插点染,但是洋溢出的意蕴却有着不同的情感。而这就是因为每幅画作都是张荣国老师在不同的心境中创作所产生的。

参展画家 张荣国

张荣国,山东肥城人,居上海、泰安两地。文学博士(艺术语言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画家。本、硕、博分别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2020年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书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专著《王诜<烟江叠嶂图>研究》获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16)。论文在《中国书法》等发表30余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近20次;获《爱尚美术》首届青年美术理论奖、 2018上海书协“书法学术奖”、2019年“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上海书学讨论会优秀奖等。

应邀参加“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2020年)、“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教师作品邀请展”等大展数十次。在《文汇报》《大众日报》《澳门日报》《美术报》等刊发个人书画专题近20次。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张荣国参展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