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妙好词·惜别篇

 一凡书馆 2022-04-29

绝妙好词·惜别篇

1·宋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吴山、越山:江南地区的山岭统称称为“吴山”细分起来,钱塘江北岸的山称为“吴山”南岸的山称为“越山”。

罗带同心结未成:罗带即香罗带,是丝织的,古人常把香罗打成结比喻同心相爱。结未成:喻说婚姻遇到障碍。

2·宋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叶额。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重风情,更与何人说?

都门帐:城外的帐幕。

兰舟:木兰舟,对船的美称。

暮霭沉沉楚天阔:南方的天空一片阴沉沉。经年:一年。

便纵有、千重风情,更与何人说:纵使有种种风流的情意,但能对谁去倾吐呢。

作者主要用铺叙手法来写离别的伤感。开头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以黄昏时凄切的蝉鸣、刚停的急雨啦烘托饯别的气氛。“无绪”“留恋”等词语,直接写出情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叙写,把痛苦更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跟着通过眼波,暮霭等景色描写,抒发怅惘和凄凉的情绪。将意境拓深。下段以议论开笔,点出在秋天离别。使人倍加痛苦。“今宵”以下是设想。一是设想“今宵酒醒”后的环境--------“杨柳岸,晓风残月”,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秋晨图,渲染别后的悲伤,二是设想以后“经年”的岁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表明“我将失去生活乐趣”。这首词写景、叙述、想象、议论结合在一起,把离别的悲伤淋漓地倾诉出来。是传诵千古的名作。

3·何满子

秋怨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此词抒写在秋天离别的悲哀。以“怅惘浮生急景”开头,抒发了对时光迅速流逝、青春不再来的叹息,跟着才写离别。作者着重以景来衬情。对景物的描写,从白天转向深夜,从室内转到室外再转回室内,创造了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抒情空间。凄凉的宝瑟、望不尽的远山远水、连向天边的枯草、疏疏落落的捣衣声,都是惹人愁思的景,充满了凄凉的美感。下段写离别后的情怀,开头两句继续以寥落的秋景来表现愁思,跟着“天若”句是议论。“摇摇”句是直抒、它们都围绕着“怨”字来写。最后两句说往日的快乐已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失落的惆怅。

这首词,感情充沛,写景精炼,具有很强的感人力量。

浮生急景:人生经历过的种种场面。

宝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楚客:作者自喻。作者是扬州人,战国时扬州曾属楚地。

疏砧:疏疏落落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摇摇:形容忧伤彷徨。

4·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醮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禁袖上、空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天黏衰草:枯草直连天边,就像与天空黏在一起。

画角声断谯门:城楼上的号角声已经吹过,画角是古代一种军乐器。谯门:即城楼,供远望,守卫的城楼。

征棹:远行的船。

引离樽:饮饯别酒。

蓬莱旧事:指恋爱的往事。作者在绍兴做客时,住在蓬莱阁,曾与一个歌女相好。

烟霭纷纷:说往事像烟雾纷纷消散。

销魂:伤心,神情颓丧。

香囊暗解:古代男子有佩香囊的风尚。这里指解下香囊作别后的纪念。

罗带轻分:轻轻地解开香罗带上的同心结表示分别。

谩赢薄幸名存: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妓女,歌女居住的地方,薄幸:薄情。

啼痕:泪痕。

这首抒写与歌妓离别的词,着力表现依依难舍的情意,同时也隐约抒发了不得志的悲哀。正如清代词人周济所说,是“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

词首先写秋天黄昏的景色来烘托离情。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两句是叙述,其中聊字突出了惆怅感,跟着通过“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两句,概况了回忆欢乐的过去。借此来反衬今天分别的痛苦。接着又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这一眼前景物来寄寓赞誉,同代词家晁补之曾评价说:“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语言,”

下段先以“销魂”二字来概况心境,接着叙述赠物留念,完整地叙写离别的场面。“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既点出了对方的身份,又抒发了自己在整治上失意的感叹。“此去何时见也”这一询问,连自己也回答不上,只好“锦袖上,空然啼痕”了。最后三句写黄昏之景,衬出迷惘的痛苦之情,余味流露出篇外。此词以景烘情,寓情,情景浑然一体。,韵味浓郁,遣词造句功夫精湛,所以传诵不衰。

5·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蒿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抒写了“客中送客”的悲愁情怀。

烟里丝丝弄碧:笼罩在烟雾中的柳枝随风轻舞,闪闪发绿。

隋堤:隋代在汴京附近修建的河堤。

故国: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长时间居京城,感到厌倦。

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在哀愁的乐声中饮酒,灯光照着饯别的宴席。

榆火:古例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禁火不举炊;节后才取榆、柳作柴煮食。

回头迢递便数驿:回头一看,远远过了 驿站。迢递:很远。

望人在天北:送行的人在北方。

渐别浦萦回:送别的滩头,水波在回旋。渐:无义。

津堠寂:码头冷清清。

斜阳冉冉春无极:夕阳慢慢西沉,春色无边。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回忆起在月夜共游的情景,月榭,露桥都是游乐场所。

词解:第一段通过写柳“过千尺”来表明“我”曾多次在这里送别。透露了“京华倦客”的伤感。并抒写了对故乡怀念之情。

第二段才写这一次送别。“酒趁”、“灯照”两句凝练地描绘了践行的悲伤场面。“灯照”两字表明,饯别是在天未亮的时候,“梨花”句点明,这是在寒食节前。“愁一箭风快”以下四句的虚写,是代远行者设想--------设想远行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从而表现“我”与远行人之间依依难舍的感情。第三段抒写“我”送别后的情思。先以“凄恻、恨堆积”来直接倾诉离愁的沉重。“渐别浦”以下几句,叙写自己徘徊在河边一直到太阳西斜,表现了依依难舍之情。其中“斜阳冉冉春无极”一句所描绘的美丽而苍茫的境界。与“我”心中所怀有的“客中送客”的惆怅感融为一体。,造成了“绮丽中带悲壮”的艺术效果,分外感人。最后通过忆述“我”与离别的朋友夜游“前事”来反映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反衬现在“泪暗滴”的悲伤,使词意更为完整。

这是周邦彦的代表作。

4·宋·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抒写了与丈夫离别的悲伤。

上段通过香炉冷却,懒得收拾被褥、无心去梳妆打扮等生活细节来反映满腔离愁别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一是说了也没有用,丈夫必须远去。二是因为心中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好把一切憋在心里。其苦可知。跟着用“曲笔”写出“新来瘦”的原因是由于离别,这种含蓄笔法,与缠绵、婉曲、抑郁的心情相适应。

下段以“休休”领起,这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念武陵人远”以下都是对以后日子的想象,突出了孤独情怀。“烟锁”二字所展现的迷茫感,正是她惆怅心情的写照。最后环绕着“楼前流水”来写,是有深意的。水载走了她的丈夫,也流走了自己的年华,这一来,自然会增添新愁了。这首词抒情细腻,真切,充满阴柔的美,是婉约词风的典范作品。

金猊:指狻suan猊形的金属香炉,狻猊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又有人说,它就是狮子。

被翻红浪:红锦被没有折叠好,乱摊床上。

慵自:懒得,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任由梳妆匣铺满灰尘,哪管阳光已照到帘钩上。宝奁是华贵的梳妆匣。

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唱多次《阳关》曲。《阳关》后人将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成《阳关三叠》称为流行的送别曲。

武陵人远:指丈夫要到远方去。

烟锁秦楼:自己独居于烟雾笼罩的妆楼。

应念:应当可怜。

凝眸:注视,呆呆地看着。

5·宋·聂胜琼

鹧鸪天

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着窗儿滴到明。

据《古今词话》载,作者是长安名妓,。与李之问相恋,李因事离开长安后,她作此词为赠。李在途中收到,藏于箱子中,回家后被妻子发现,妻子喜欢她的文才,出钱娶她回家,后与李妻相处很好。

词的上段写送别的情景。开头两句指出送别的地点(莲花楼),及季节(柳青青)意味是春天。“柳青青”是使人欢乐的景色。作者却以此来衬托哀情。并与首句的“玉惨花愁”作对比,营造了悲剧气氛。突出了心中的痛苦。“尊前”句直接描述饯别场面。最后一句指出这已是第五次饯饮。把难舍难分的缠绵感情表现出来了。下段写分手之后,通过写整夜睡不着,整夜流泪来描绘悲伤,以夜雨来衬托眼泪,把凄苦之情表现到了极至的境地。

玉惨花愁:喻自己愁眉苦脸。凤城:指长安。

《阳关》:离别曲。

人人:对心上人的爱称。第五程:第五站。

6·宋·张元干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难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作者的朋友胡邦横《即胡铨》坚决主张抗金,上书皇帝要求斩投降派头子秦桧等人的头,结果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张元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顾危险,写这首词来为胡送行。因此,他也受到了“除名”的处罚。这是,他已经是七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但铁骨铮铮,使人敬佩。

词以“梦”开篇,抒发了对“神州”的怀念感情。“怅秋风”以下两句,是祖国大地战火烽起,汴京一片荒凉的形象写照。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以砥柱山倾倒、洪水泛滥来喻写中原地区的悲惨景况。并对造成这种景况的原因提出了强烈的质问。跟着把敌人喻为“狐兔”,抒泄了满腔的憎恨。“天意从来难高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两句表达出对朝廷当权者执行投降政策的强烈不满,最后才点出在“南浦”,送胡铨的事。怨愤之情凝聚于字里行间。

下段开始三句,描写了凄清的秋夜之景,以烘托愁苦的别情。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回顾了两人高洁和深厚的情谊,这也是为了映衬离别的痛苦。“举大白,听金缕”是对饯饮的叙写,但含蓄着无可奈何的叹息。

此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四库全书·提要》说它“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能想见其抑塞磊落之气”,指出了此词的格调和作者的高尚胸襟。

神州: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连营画角:各营垒连续响起号角声。画角:有彩饰的号角。

故宫《离黍》:汴京故宫已荒废成庄稼地。《诗经》中有《离黍》篇,叹息周平王东迁之后,西州故都一片荒凉,长满庄稼的情景。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为什么砥柱山突然倾倒,让从昆仑山流下来的黄河到处泛滥?砥柱即中流砥柱,在黄河三门峡。九地:遍地。

聚万落、千村狐兔:无数村落都变成荒野,狐兔成群,狐兔喻指敌人。

天意从来难高问:老天太高,它的主意从来难以了解。指皇帝的意图难以猜度。

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何况当权人物暮气沉沉,丧失抗金热情,很难向他们倾诉心事。

南浦:泛指送别的水边。

耿斜河:明亮的天河斜转,(表示夜已深)

断云微度:一片片的浮云轻轻地飘过。

雁不到、书成谁与:指书信难通。雁能传书送信,但据说雁到衡阳就不再南飞。而胡铨是被贬去比衡阳更南的新州,所以说“雁不到”。谁与:即与谁,托交给谁。

目尽青天怀今古:放尽目光眺望青天,怀想古今大事。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我们怎肯像小孩那样只讲个人恩怨呢!儿曹:小儿女辈。

举大白,听《金缕》:喝酒、听歌吧!《金缕》即《金缕曲》,是《贺新郎》的别名。

7·宋·辛弃疾

贺新郎

别嘉茂十二弟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如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词通过写三种鸟的啼鸣和一连串的离别故事,来抒发作者与嘉茂离别的痛苦心情。同时还寄托着更深刻的思想内容。

鹈鴃、鹧鸪、杜鹃都是在春末啼叫的,鹧鸪啼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其他两种鸟的啼声都十分悲凉。作者通过这来暗喻宋政权的大好时光已成为过去,北伐却“行不得”的可悲现实。作者还用昭君被迫去和亲、庄姜被迫送戴妫回娘家的故事,暗喻南宋势衰弱,在强敌面前无能为力的景况。李陵、荆轲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败者,他们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作者用这来寄托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经过这些铺垫,到最后四句才正式点出与嘉茂的离别的痛苦。

这样构思很新鲜,给人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这首词气势磅礴,慷慨悲凉,用典很多,但都用得很贴切。王国维认为它“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评价极高。

它的确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嘉茂:作者的族弟。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去桂林。

鹈鴃:杜鹃科中的鹰科。

更那堪:更加上,更兼之。

芳菲:香花。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指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到匈奴去和亲一事。长门是陈皇后失意时所居的宫殿,昭君也是失意的宫女,所以词用它来指代她的住所。翠辇:绿色羽毛装饰的宫车。金阙:皇宫。

看燕燕,送归妾:春秋时,卫庄公的妻子庄姜无子,以妾戴妫的儿子完做儿子。庄公死,完继位,不久被人杀害,戴妫只好回娘家,庄姜就唱《燕燕》诗来送别。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汉大将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丧尽名声。苏武出使匈奴不屈,被羁留十九年。他们是朋友,后来苏武归汉,李陵不能归,两人在河梁(河上的桥)作别。李陵作诗赠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很心酸。向:看。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如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行刺秦始皇,太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送他到易水边。荆轲唱起了悲凉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都流下了眼泪。未彻:未完。还在唱着。

还:如果。

长:经常,常常。

谁共我,醉明月:因为嘉茂被贬去桂林。今后有谁与我一起在明月下饮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