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6年金岳霖回清华创办哲学系,一年就收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学生

 心灵牧场书馆 2022-05-02 发布于河南

1926年,金岳霖学成归国,在清华大学首开逻辑学课,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他自任系主任。招生时他忙乎了好久,却只招到了一个叫沈有鼎的学生。于是,两个看起来都有些怪异的人,就做了外人眼里不可思议的师徒。

文章图片1

沈有鼎,字公武;1908年生于上海,比自己的老师金岳霖小13岁。两个人虽然是师徒关系,但是因为两个人都举止怪异,不善言谈,从外表上看不出二人有什么差别。尤其是沈有鼎,跟老师比起来更胜一筹。

外界人给沈有鼎冠以“疯子”的称谓,大抵是因为他的几大行为表现。首先,沈有鼎的眼睛一直似乎都很迷蒙,好像一直都在发呆。如果在某处与他相遇,你大可不必与他打招呼。即使你想要对他示意自己已经看到了他,他也仍然是在匆匆地赶自己的路,似乎并没有看到你一样。其二,沈有鼎并不注重穿着,他几乎从不换衣服。一件衣服,一旦穿上后就好像长到了身上一样,每天穿来穿去,从来不洗,直到最后穿烂了脱掉一扔了事。同时,沈有鼎也几乎很少会主动去洗澡。这样一来,他的尊容便会显得很有些与众不同,以至于有人甚至会把他与小偷和邋遢鬼联系起来,不小心便会被人误会起来,有时甚至会惊动了警察。

文章图片2

金岳霖

沈有鼎年轻时曾有过一次婚姻,婚后第二天新娘就跑了,据说是嫌新郎太怪。从此他过了很长时间的独身生活,住在北京东罗圈胡同的时候,常常抱一本书,在东安市场的起士林泡一天,服务员都已认识他,上午就送上一杯咖啡;到了吃饭时间,就上正餐饭菜。又常常是半夜读书的,某位同事的寓所与沈只隔一道板壁,时常会被“半夜书声”吵醒。

沈有鼎不会做饭,偶尔因为口角起来他的律师妻子便会赌气不去做饭。捱到中午时,若妻子还不去做饭,沈有鼎便会走去找领导,告发说自己的妻子是反革命分子。领导问是何故?沈有鼎便气哼哼地说,“她不给我做饭。”

据任继愈回忆,联大文学院到云南先设在蒙自,沈有鼎与钱穆同居一室。沈有鼎每月工资都码放整齐,放在一个旧皮箱内,上课、散步从不离手,每天晚上数上一遍。有一天发现少了一摞钞票,怀疑是钱穆偷去,便去质问钱穆。钱穆受此无礼质问,以为奇耻,大怒之下,差点儿打沈有鼎一耳光。

沈有鼎是有名的好吃,却绝称不上什么美食家。他不会与人分享美味,总是一个人在那里独享。每到一地,他一定会吃遍当地的风味食品,甚至连寺庙的斋饭都要去亲自尝过。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学生们经常可以在联大后面的文林街上见到沈有鼎,他会拎着几乎从不离身的装着钱和书籍的“百宝箱”,出现在茶馆或者小饭馆里。

他嗜书如命,据说有借书不还的“毛病”;在清华大学,不论是哪一个系的教授开课,只要有兴趣便会去参加旁听、发问,有时候还会插嘴说“你讲错了”,让人家很下不来台。

据说,沈有鼎有钱的时候会请学生去喝茶,但只有他觉得你的意见有意思的时候才肯让你吃他买的那碟花生米或者瓜子。要是旁边凑上来的学生一贯不受他的青睐,他就会伸出手,紧紧护住碟子里的瓜子,严肃地说:“不给你吃”。

文章图片3

沈有鼎对逻辑学产生兴趣大概是在中学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后,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逻辑问题。有一次讨论问题时正逢金岳霖从窗边经过,金先生委身于窗下,默默地听了很久。

一次逻辑讨论会上,有人提到了一本哥德尔的著作,金岳霖当时表示要买来看,沈有鼎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这本书你看不懂的。”在同学们的一片目瞪口呆中,金岳霖“哦哦”了两声,说:“那就算了。”

抗战期间,沈有鼎一直在西南联大任教,与金岳霖共同培养出了王浩、殷海光等人。1972年中美建交以后,王浩从美国回来,金岳霖每次见王浩一定会叫上沈有鼎作陪。金岳霖对人说:“沈先生有学问,其实王浩不是我的学生,是沈先生的学生,他们在一起讨论,我根本插不上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