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生命之本,健康之源, 跟人体的骨骼血液、皮肤 乃至牙齿、耳朵都有莫大关系。 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 不断积累健康能量, 激发肾脏的活力, 做到“肾”气凌人? 中医院官方微信推出“四季养肾”专栏, 由肾病科刘立昌主任带领团队, 教大伙科学系统养肾、护肾和补肾! 豆类是人们常见的食物, 生活中有许多美味都是豆制品, 但是在肾病科病房, 经常有人问: “医生,我可以吃豆腐、喝豆浆吗?” “得了肾病,是不是不能吃豆制品了?” 豆制品真的对肾不好吗? 得了肾病就要和豆制品“say byebye”? 肾病患者适量食用豆制品, 有益无害!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豆制品的蛋白吸收差,还含有嘌呤、磷等,会加重肾脏负担,让肾脏病患者对豆制品“望而却步”。 事实并非如此,肾脏病患者适量食用豆制品,是有益无害的! 1 豆制品富含的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 这里说的豆制品,是指用黄豆 、黑豆、青豆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它们含有的 大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日常常见的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豆浆就多为黄豆制作而成。 红豆、绿豆和赤小豆等属于杂豆类,其主要成分为淀粉类,杂豆的蛋白质则属非优质蛋白;豇豆、扁豆、豆芽菜等以食用植物根茎类和膳食纤维为主,也不属于豆制品。 什么是“优质蛋白”呢? “优质蛋白”指的是高生物价蛋白质,因其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相似,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而产生的废物相对较少。 牛奶、鸡蛋、大豆蛋白、瘦肉等所含的蛋白都是优质蛋白。肾病患者提倡优质蛋白饮食,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入总量应当占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的一半以上。 除了富含大豆蛋白外,大豆中还含有一些成分如大豆异黄酮、亚油酸和磷脂, 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有肾损害的相关动物试验证明: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在多囊肾动物中显示可减缓囊肿体积增大。 另外,大豆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纤维,对维护心血管健康也有积极有益的影响。 也就是说,肾病患者不但可以吃豆制品,而且提倡常吃。经常吃豆制品,既可以改善膳食的营养供给,又可以避免吃肉类过多带来的不良影响。 2 豆制品的嘌呤含量不会超标 与新鲜大豆相比,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会经过多次加工和处理,所含的嘌呤已经被去除了一部分,担心尿酸高、痛风发作的肾病患者完全可以适量食用。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中指出:“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高尿酸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 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3 豆制品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豆制品中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其胆固醇含量低于鱼、蛋、奶等动物蛋白,吃了不容易发胖,对改善血脂紊乱、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 素食主义者,平时不吃肉,可以通过进食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从而可以保证营养均衡;而对于习惯吃大量肉食、肥胖的高尿酸、痛风患者,可减少肉食,适当用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这样可降低尿酸,减少痛风发作,有利于病情好转,有益身体健康。 可以吃≠放肆吃! 适当食用豆制品对肾脏病患者有好处,但是这不代表肾脏病患者可以随便吃、放肆吃豆制品。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好豆制品种类 卤豆干在加工制作时加了卤水,里面盐分相对比较高;而油皮、油豆筋添加了太多的盐和油等,就不建议多吃经常吃。 2.控制食量,调整饮食搭配 可以吃≠放肆吃!肾病患者可以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食品搭配食用,但应控制蛋白质的总摄入量。 我们常吃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腐脑、豆浆,肾病患者可适量吃,但一天应该控制在2两左右。 3.肾脏病患者不建议直接吃大豆 肾病患者可以安心吃的是豆制品,不是整粒的大豆。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整粒大豆含有的嘌呤没有去除,也含有较高的磷,肾功能衰竭排泄功能差的患者建议少吃。 4.吃了不舒服,就别吃了 如果个别人由于进食豆制品而诱发痛风发作,那很可能与个人体质特殊有关,就不建议吃了。 另外豆类如果生吃或者加工方法不对,吃了以后也容易腹胀、产气而难以消化。 对豆制品过敏,或进食后出现不适症状者,也不建议食用。 专科简介 医生名片 刘立昌 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擅长: 各种原发、继发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急慢性肾衰的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治疗。 出诊:周三、六全天,周四上午; 周一下午(名医诊室) 地点: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金玉燕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等的中西医诊疗,及腹透,血透的相关诊疗。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公众号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