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 新版指南历时3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近百位专家修订而成。 一. 新版指南的主要变化 1 由六条“核心推荐”变为八条“膳食准则” 询证力度增加,内容更具权威性。 2 新增八十岁以上高龄老人指南内容 80岁以上高龄老人BMI不宜过低,否则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衰弱。建议经常监测体重,根据体重丢失情况,评估营养不良的风险,及时纠正。 3 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推荐东南沿海一带饮食为代表的平衡膳食模式。具有蔬菜水果丰富,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烹调清淡少盐等优点。 4 强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引导健康饮食行为 5 紧跟研究进展依据最新科学证据修订 6 宝塔图形、食谱可视化的更新 进一步完善膳食宝塔、餐盘、定量食谱等图形图片,提升各项内容的可视化、现代化、可行化。以方便大众学习和实践,促进“合理膳食行动”的落实。 ![]() 二. 新老指南对比和解读 营养师解读 1. “谷类为主”改为“合理搭配”,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同时,谷类尤其是全谷物,仍然是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第三条中被重点突出。 2. 进餐不规律、过多在外就餐都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需要注意:含糖饮料不能代替水。 3.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食物选择越来越丰富,学会看食品标签,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品非常重要。 4. 提倡公筷公勺、分餐等措施,能有效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 新旧膳食宝塔对比与解读 ![]() 第一层 总量不变,强调全谷物和杂豆类的摄入,薯类更是作为单独的品种列出 第三层 将肉蛋水产类统一归为动物性食物,强调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1个鸡蛋。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一些人群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第四层 奶及奶制品,提高到了300-500克。奶类是乳清蛋白和钙最重要的天然食物来源。 第五层 “限盐”更严格,降低到<5克/天。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或高钠制品的摄入量仍普遍过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