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分清湿寒和湿热?

 朱永林548cr9af 2022-05-03 发布于湖南
#中医如何分清湿寒和湿热?# 寒湿和湿热都是以湿为主,
首先当辨“湿”的有无。
1,从症状看:湿性粘滞,重着,无论是伤寒,受风,伤热只要有湿患者病症纠缠难愈,症状较单一外感复杂,比如伤寒头痛可以如裂,性质锐利,挟湿兼有蒙,昏,如布裹,如戴帽。风热挟湿或者伤暑,多见脘腹胀满,胸闷,倦怠,渴不欲饮,
无论是寒是热,挟湿都出现汗出不畅,或者但头汗出。发热也是热势此起彼伏,不易退却。
无论寒热挟湿都会伴有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大便泄泻或者粘滞不爽。
2,从舌苔看,厚腻或者滑腻,是挟湿的明证,同时舌体胖大有齿痕,因为湿可以外感,多在舌苔表现出来,可以内伤,多舌质舌体表现出来。
3,脉象,若有湿邪,外感脉浮兼有滑象,若是内伤,脉滑而偏沉,虚则濡细,实则滑实有力,外感多在寸位,内伤多在关部,久病累计尺脉。部分湿邪郁遏则脉沉细而数。寒则沉细而涩。另《金匮要略·痉湿喝》第7“…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再者辨寒热。
湿热辨治首推薛生白,薛雪 在《湿热论》中首先提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属太阴。
湿热之属阳明者,阳明为中土,火化从阳也。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而“寒湿之属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同气相求也。”
寒湿辨治首推仲景,《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就是典型的风湿(寒湿)表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头汗出也。背阳也,腹阴也,太阳之脉,夹脊抵腰,太阳客寒湿,表气不利,而背强也。里有邪者,外不恶寒,表有邪者,则恶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在表而恶寒也。若下之早,则伤动胃气,损其津液,故致哕而胸满、小便不利。下后里虚,上焦阳气因虚而陷于下焦,为丹田有热,表中寒乘而入于胸中,为胸上有寒,使舌上生白苔滑也。脏燥则欲饮水,以胸上客寒湿,故不能饮而但口燥烦也。”

雷丰《时病论》“伤湿又兼寒,名曰寒湿。盖因先伤于湿,又伤生冷也。夫寒湿之证,头有汗而身无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脉缓近迟,小便清白,宜以辛热燥湿法治之。”
周学海《读医随笔》“自古皆谓寒伤肺,湿伤脾,同气相感也,展转乃伤他经。今据吾所见,凡人久在湿地坐卧,寒湿之气尽从太阳、少阴深入矣。《内经》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谓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常从足胻始。况人坐则以足置地,卧多以背向下,故内气充足者,邪气不遽内袭,即从腨髀上窜膂脊,过顶入鼻,一路筋络牵引,酸疼胀急,此伤于太阳之经,而内连督脉也,重者即菀为脚气矣;若内之真阳稍怯者,邪气即从涌泉上入胫骨,而内侵腰俞、背俞,先使肾阳不得下降,大便溏滑,小便赤涩,两胫时冷,渐渐弥漫三焦,心胃之阳又为所抑矣,甚者即水气凌心也。其始筋骨酸胀,精神猥软,呼吸气高,两腿沉重。治之必仿少阴伤寒治法,而加以温行湿邪之品,方能奏效,若仅治中焦,药力不能与邪针对,无益也。若见其上热,误认为热,而以寒凉浇灌,其祸更不堪言。仲景《辨脉》篇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一条,即此病之久延败证也。”

最后,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对湿热,寒湿的表现予以了总结:
“兼寒湿者,一身尽痛,关节尤疼,凛凛恶寒,甚则足冷,头重胀痛,如裹如蒙,身重肢懈,胸膈痞满,口淡不渴,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甚或发热,身色如熏黄,神沉嗜睡。舌苔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而滑,甚或白苔满布,厚如积粉而浮滑,或兼黑点黑纹而黏腻。兼湿热者,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头胀昏痛,面色黄赤,如熏油腻,口气秽浊,胸满而烦,口燥而渴,渴不能饮,一身无汗,但头汗出,鼻塞背强,欲得覆被向火,午后寒热,状如疟疾,腹满便溏,溲短黄热,甚或呕吐不纳,身黄如橘皮色,或皮肤隐隐见疹。舌苔底白罩黄,或舌苔黄腻,边白尖红,或白苔渐黄,兼有灰腻,或黄中带黑,浮滑黏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